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设计 > _浅析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效用
 

_浅析语文课后“研讨与练习”的效用

发布时间:2019-07-13 03:56:26 影响了:

  课后“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编者的指导思想,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航标,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的桥梁。充分认识它的作用,科学地加以利用,对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意义重大。
  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篇目多,研讨与练习份量重。以八年级上册为例,有课文30篇(不含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及附录),研讨与练习128道(不含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有些课文如《阿长与》研讨与练习多达4道。但稍作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本套教材的习题设计科学,并有明显的弹性和层次性。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灵活加以运用,使它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一、借“研讨与练习”指示教学思路,组织教学
  层次性是本套教材研讨与练习的显著特点。它一般分三个层次,一是“理解·分析”;二是“揣摩·运用”;三是“积累·联想”。这种设计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又显示了教师组织教学的路径。教学的关键“在相机诱导”(叶圣陶语)。课后研讨与练习无疑是教师极好的诱导之“机”。教师从这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入手,往往能使学生循序渐进,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化解疑点,进而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领悟文章的真谛。如《故宫博物院》一文,我们可以借助课后研讨与练习将教学设计为“三步导读”。第一步,启发研读,整体感知。教师出示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三,布置学生阅读课文,以圈、点、批、划促进思考,从而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三。通过这一步骤,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篇章结构便有了整体感知。第二步,探幽发微,深化理解。出示研讨与练习二、四后,学生精读课文有关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答问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推敲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巧妙所在:方位词的准确、说明条理的清晰以及详略处理的恰当。这时水到渠成,学生便能顺利完成研讨与练习五,使知识得以巩固和消化。第三步,启发归纳,促进迁移。通过一、二两步,本文的训练要点均已得到落实,教师可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接着,布置学生自己解答研讨与练习六、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将课后研讨与练习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并借此组织教学,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以“研讨与练习”显示学习要点,启发自读
  设计哪些问题,怎样设计,编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研讨与练习一般都是围绕单元及课文的训练要点设计的。导向性是它的重要特点,它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要点。学生透过课后研讨与练习便能明确训练的重点所在。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学生解决这些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大大增强,而阅读的质量、训练的效果必然得到提高和强化。如《海燕》一文,学生由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就知晓了本文的两大训练要点:一是象征手法;二是排比和反问。阅读的目标明确后,学生便能有目的地精读文章,通过条分缕析,解答研讨与练习,深入理解“象征手法”的特征和“排比、反问”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自己对问题的研究探索,对研讨与练习的反复操练,也因此习得了自能读书的能力。
  三、由“研讨与练习”提供训练内容,培养技能
  这套教材设计了不少新颖的题型,涉及到读、写、听、说诸项能力的训练。读有默读、朗读、背诵……写有改写、仿写、缩写……听的内容丰富,如听读、听讲、听录音;说的形式多彩,如复述、讨论、讲故事。还安排了多项语文活动,如“读报单元”的办报竞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收集等等。设计如此多样的训练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由“枯坐听讲”而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入情入境地去学习。教师如能合理安排,巧妙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借助研讨与练习这个学以致用的转换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借“研讨与练习”介绍语文知识,丰富积累
  课后研讨与练习涵盖了大量的语文知识。不必说汉语知识基本安排其中,也不必说修辞、标点之类知识大多由习题介绍,单就一般习题来说,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读、写、听、说知识。如“中心句”、“支撑句”知识就安排在《敬业与乐业》与《大自然的语言》的研讨与练习之中。编者这样编排体现了张志公先生提出的“精要、好懂、管用”的原则,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与课文结合;使语文知识“好懂”、“管用”。因而,“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叶圣陶语)。
  总之,课后研讨与练习不是教学中沉重的包袱,而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激思启智的契机,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效用。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刘会清 江苏省徐州市开发区大庙中心中学 221121)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