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语文教改中存在的弊病及对策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
 

语文教改中存在的弊病及对策 2018二年级上册语文书

发布时间:2019-01-13 15:59:50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作者以一堂作文公开课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作文教学 案例 问题 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热衷于追求时尚,既没有把握新教法的实质,又丢掉了传统教法的可贵之处,只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达不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目的。下面就以一节作文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对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看法。
  教学案例
  课题:中考满分作文是这样“炼”成的
  授课过程:
  导课(2分钟)
  讲:先动画展示要点,再简要讲解,之后举例。(每要点举一至三个例子,详略结合。)(37分钟)展示内容如下:
  中考满分作文是这样“炼”成的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一)确定文体,扬长避短
  (二)善于补题,以小见大
  (三)巧用修辞,匠心独运
  (1. 比喻2. 对偶 3. 拟人 4. 对比 5. 反语 6. 借代7. 呼告)
  (四)巧妙借用,妙趣横生
  (五)反弹瑟琶,引人入胜
  (六)画龙点睛,领异标新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1. 引名句,起点高远2. 巧比喻,形象开阔
  3. 趣比拟,别开生面4. 作排比,造势磅礴
  5. 巧设问,引人深思6. 深抒情,生动感人
  7. 用题记,揭示主旨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1. 日记形式
  2. 小标题串联式(包括时间串联法、空间串联法、形状串联法)
  3. 童话、寓言式
  4. 书信式、故事新编,微型小说、演讲词等
  
  四、“炼”语言――语不惊人誓不休
  
  1. 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
  2. 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
  3. 巧用修辞,增添文彩(比喻 比拟反复 对比夸张等)
  
  五、“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
  
  1. 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
  2. 字体要工整,大小要适中;
  3. 标点使用正确规范;
  4. 要写够字数。
  练:投影展示以下四个话题及要求,前后桌四人组合分工写作(5分钟)。
  话题:1. 读书(写开头)
  2. 窗(构思形式)
  3. 体验(构思形式)
  4. 家(续写结尾)
  交流和评价:指三名学生分别读开头、讲构思的作文形式、读结尾,教师分别点评,最后总结。(7分钟,本节课超时2分钟)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为迎合新理念而走形式、搞“花架子”的作法,不仅影响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都会起到制约作用。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过于强调课堂教学高效率,课堂结构不甚合理。
  不结合教学实际,过分强调课堂高效率,其表现为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重负荷,一节课的知识容量相当于别人二三节课的内容。从这节课来看,教师准备十分充分,占有资料全面,每一要点分析精准,举例有详有略,且不只一个。整堂课下来,涉及到的话题达上百个之多。过量的内容必然导致过多的讲解,从而使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只有几分钟,让学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构思并写作,即使只写好开头,或构思好形式,或写出结尾都是很勉强的。由于时间关系,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评价也只得草草结束。这样的作文教学既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理念,也丢弃了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中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精髓,我觉得如此“高效率”,值得商榷。
  对策: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堂容量。知识的难度和密度应以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为原则,不要以教多教少来判定课堂效率。作文就要精讲多练,而且不但要留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还要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各自的理解感受。在交流的过程中认真倾听,独立思考,慢慢顿悟,逐步达到自能作文的目标。
  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合作当成了“家常便饭”,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似乎只有合作讨论才是新课程、新理念、新方法。在上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合作讨论,表面上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这些热闹背后存在的合作是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还有的学生干脆天南地北,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不着边际的观点,偏离了主题,因而并无实际效果。
  对策: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要进行角色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以保证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探讨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情景启发性、层次性。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参与交流,或个别小组不认真时,教师应及时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当小组讨论偏题时,教师应及时发现予以指正;当小组讨论遇阻时,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保证小组讨论能继续进行;当个别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真正完成任务。总之,要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问题三:课件制作不切实际,教学手段华而不实。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上的“一本教材,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遭非议,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和制作成了创新的标志。在本案例中,教师制作的课件图文并茂,肯定花了不少的功夫。特别是课堂开头所放的系列动画图片,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却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反而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忽略了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在讲课过程中,把讲课要点以投影形式展示,也不过起了小黑板的作用;而正因为有了这多媒体,一节课下来,除了课题之外,黑板上一无所有,成了“空白板”;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多媒体,教师操作得手忙脚乱,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学生思考的时间被统统挤掉了。电教手段由“辅助”变成了“主教”,本人认为这是喧宾夺主,其结果肯定是事与愿违。
  对策:一堂课的效果如何不是由运用电教手段的多少来决定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毕竟只是一种辅助,作为课堂主导的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和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指导基础练习等传统教学仍不失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践。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电教手段,不应把它作为“装点门面”工具,更不能沦为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奴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