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德育中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在当下中国
 

德育中的“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在当下中国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2:25 影响了: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这是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描写的一段,可见,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不是机械地照搬照套,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有所创新。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概“拿来”,结果可能不会有原来的好。
  
  一、学生不同,不能一概拿来
  
  最近,看过一则中央台的电视节目。节目是围绕一堂作文课展开的,是一堂怎样的作文课,会在中央电视台讨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就很感兴趣地看了下去。作文课的内容是这样的:
  教师让学生在一张洁白的稿纸上,写上5个最爱的人。学生一开始都犹豫着,因为,在这偌大的世界上,爱自己的人很多,自己爱的人也很多。最后在老师的要求下,有的人写下了:爸爸、妈妈……共五个人。
  让学生意想不到的是老师让学生划去其中一个,假设你和他们会分开。学生在艰难的选择中,划去了一个。有的划去了过世的亲人,有的划去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但是,学生心里都很难受。就这样,老师让学生不停地想,想与这些亲人之间杂碎的片段;老师让学生不停地说,说内心真实的感受。想着想着,学生就流下了泪,有的甚至抽泣起来。直到最后老师说要划去最后一个你最爱的人时,全班学生几乎都哭了起来。最后老师说:这些都过去了,你们的亲人还在你们身边。学生的心一下子飞向了天堂。
  一个孩子在作文最后写道:猛然间,我明白了很多,如果我最爱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有许多爱是不可以重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来悔恨和遗憾。
  看了这则节目,我内心激动不已。作为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我,真想跑到孩子们面前,也来做一个情感测试。当时,并没有想很多,只是希望接下来能感受到像电视节目中接受采访的孩子那样,在作文课结束中,受到启发以及在家里有所变化。于是第二天,我就在我自己所在的班级中尝试了,可是学生的反应只是大声地喊:“我谁也不划,老师别叫我们划了!”他们没有哭泣,表现出极端的愤怒,只有一个女孩偷偷地哭泣,但也没有影响到别的学生。课堂的气氛不是难过而是愤怒,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我开始反思了。
  教学时间稍久一点的教师,都会感受到:
  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上课,感觉不一样;
  在同一个学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上课,感觉不一样;
  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上课,感觉不一样;
  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个班级上课,感觉也不一样;
  为什么?学校不一样,班级不一样,学生适应的教学习惯上有可能不一样;年级不一样,学生的知识情感接受上有可能不一样;就是同一个班级的同一批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熟悉的老师和陌生的老师教学,也会不一样。节目中的学生是高年级,而我班级的学生是三年级,也许真像特级教师王崧舟所说的那样:“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萌发,对社会认知与成人接近,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所以才考虑在这样的年级来开这样的课。他认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太沉重,处理不好会留下阴影。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应该适时地点醒孩子们,让他们回到现实,知道自己的亲人其实都活在自己身边,应该珍惜,恰当地把学生的情感收回来。”而我恰恰忽略了很多细节。
  经过反思,我才明白:要“拿来”,可以,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拿来。
  
  二、教师不同,不能一概拿来
  
  现在的我教学,已经四个年头了,常听到新来的师范毕业生抱怨:师范里教的一点都没用,还说要蹲下来看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我们蹲下来,学生骑上来;我们理解他们,他们不理解我们啊!和他们一样,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还走过极端。
  新教师往往会成为班主任,我也不例外。一年级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本着“爱孩子”的原则,我总是处处讲理,事事亲力亲为。后来发展到二年级的学生就敢顶嘴,而且声音还很高,尽管我多次教育他们“有理不在声高”,可是他们却反而变本加厉起来。那时的我,实在是束手无策了。于是我向老教师请教,他们的意见都是要对学生严厉一点,我就试着做了。
  事情还要从摔瓶事件说起。
  孩子们升入二年级,明显的变得乖巧、懂事,这使我从心底里佩服自己的教导有方。但是打人事件却屡禁不止。于是课间十分钟,我最怕听到孩子们传来“张老师,×××被打哭了”的“噩耗”。警惕课间“犯罪”,成了我近期刻不容缓的任务。
  这不,在我眼皮底下,又有一起事件正在由“玩玩”转变成“打架”。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向双方,只见两个孩子正手持“凶器”(装满果汁的瓶子)在“舞刀弄剑”,一不小心,一方打到另一方的鼻子上,“表演”瞬间带上了反抗的色彩,眼看一场“闹剧的性质”转变成“血腥的战斗”,一个声音命令我必须阻止这场恶战,于是我快步加入了这场战斗……我像一头发了疯的母狮子,把瓶子狠狠地摔死在地上。瓶子的主人又委屈又惧怕地看着我。
  这一回,我可好好严厉了一把,他们吓坏了。可是事情仿佛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平息下来,打架的孩子非但没有改好,反而打架次数增多,对我的教育也充满了抵触。之后的苦恼接踵而来,我的心情也陷入了低谷。
  不过我不再把其他老师的方法“拿来”就用,而是先用老师的威严压住学生的怒气,再进行批评教育,而不是把批评的环节给省了。有时候还采用“冷却法”。亲自试验,拿来加工,自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的班主任做得轻松而又心情舒畅。
  回过头想想老教师的话,其实一点没错,我就像“小马过河”的小马,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而是一概“拿来”。所以,还是那句类似的话:要“拿来”,可以,但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不能一概拿来。
  
  三、家长不同,不能一概拿来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则事件,题为:11岁女学生产生自杀念头,我们的教育怎么啦?
  “人不能没有朋友,我就没有,我就是非常孤单的一个人,没有一个知心朋友……我吃安眠药算了,死了总比活着好受,比活着舒服……”
  去年12月4日晚,市民陆女士偶尔翻阅11岁女儿蔡傲(化名)的笔记时,意外发现了女儿的一段“内心独白”,吓得陆女士和丈夫蔡先生顿时出了一头冷汗。
  蔡傲是洛阳市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原来蔡傲的家长陆女士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观念与众不同。两人坚定地认为:孩子正处在身体、人格、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应该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里,快快乐乐地生活,轻轻松松地学习,最好能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所以一直都对孩子采取的是一种放松的管理,所以不支持学校早读,到市教育行政部门打电话投诉,后来,该小学的早读被取消。据蔡傲和父母反映,自那以后,班主任就开始孤立她……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做家长的会支持文中的家长,但是作为教师,我很同情这个班主任,一个孩子搞特殊化,提早放学,不做作业,不签字,往往会带坏其他的孩子。但是我也觉得班主任不值得这样做,也不应该这样做。
  “拿来”他人一直在使用的管理班级以及和家长沟通的模式,是不行的,做任何事情都应该随机应变,尤其是教育观念与众不同的家长。所以,家长不同,也不能一概拿来。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取人所长,见贤思齐,补己之短;见到别人做得不完满的地方要学会自我反省。把别人的优点拿来故然是好,但不要忘了还要学会自省。鲁迅先生在当时竭力提倡要“拿来”,又强调不能一概“拿来”,在现今社会还有着相当大的用武之地。今天在这里,我要在德育中也强调“拿来主义”,希望老师们能联系学生实际、教师实际和家长实际,用好“拿来主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