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任务型教学法英语

发布时间:2019-01-13 16:20:59 影响了:

  摘 要: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明显不能满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要求。为改进英语教学,本文笔者对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加以研究,并就其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应用进行了一番尝试。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 应用
  
  一、问题之提出
  
  改革开放为高职高专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涉外活动和在外资、合资和涉外等企业和单位就业的机会,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简单的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口头交际和书面表达能力就成为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有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2000年修订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然而,在传统的教学PPP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单方面向学生传授词汇和语法规则,通过让学生背诵语法规则,做翻译练习来学习课文、学习英语。此法尤其强调语法功能,优点在于注重了语言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但却明显不利于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们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而改变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不力现状。有鉴于此,笔者在下文中初步介绍了国外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并尝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
  
  二、任务型教学法之理论探索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ing Learning),顾名思义,指的是以任务为核心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是Prabhu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提出的,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但在我国,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施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概念――任务的定义
  对于任务的定义,国外语言学家们众说纷纭,多种多样。例如,Long从非语言学的角度把任务定义为:“a piece of work undertaken for oneself or for others, freely or for some rewards”。 Nunan给下的定义是:“一项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理解、处理、生成、互动的课堂作业。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语言的意义而非形式。此项作业应具有完整性,作为一项独立的交际行为自成一体。”Richards将它定义为:“为达到某一具体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活动。任务的不同方面会影响其在语言教学中的使用。这些方面包括:目标,步骤顺序,进度,结果,学习策略,评估,参与情况,资源,语言。”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学者们对任务的描述各有侧重点。就客观全面性而言,笔者倾向于Skehan对任务的论述“意义是首要的;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以语法和形式为主要导向的课堂活动(如重复,模仿等)不能视为任务,任务重视学生如何沟通信息,而不强调学生使用语言形式。
  (二)任务的结构
  关于任务的结构,Nunan认为: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环境等五部分组成。
  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在语法正确前提下的说和写的能力,而且还应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学会学习能力和语言文化意识。输入是指“设计任务的资料”,输入的形式各种各样,包括报刊、电影、歌曲、戏剧、小说等。活动指学生利用这些输入的资料做事以及操作的方法与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活动。师生角色,被认为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学生是交际者,其主要任务是沟通信息,具有学习的自主性,而教师须扮演三个主要角色:助学者(facilitator)、参与者(participant)及观察者(observer)。环境则是指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既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和时间的分配,也包括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等。
  (三)任务的设计
  就如何设计任务,笔者认为必须基于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任务应有现实意义,接近生活中的各种社会活动;第二,学生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尽可能使用英语;第三,学生应通过做事情完成任务;第四,教师设计的任务应包含信息的输入、接受、传递等过程;最后,任务完成以后一般要有一个具体的成果。因而,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突出趣味性、可操作性、科学性、交际性和拓展性,着力提高学生的用英语解决现实问题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并让学生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信心。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经典模式及教学实践
  
  (一)模式简介
  虽然迄今国外学者提出了为数不少的任务型语言教学实施模式,但笔者认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仍然是Willis的三阶段模式。Willis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
  a.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
  b.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c.报告(reporting)――学生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3)后任务(post-task)
  a.分析(analysis)――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
  b.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
  我们知道,在传统的教学PPP模式下,教师先呈现某个语言项目(Presentation),然后让学生练习(Practice),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项目进行表达(Production)。而任务型教学模式则明显不同,它把语言形式的聚焦安排了在后任务阶段。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上的实施之尝试
  笔者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Book2Unit4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如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进行应用。这一单元包括三篇课文,都是关于人类的朋友――动物的。
  针对这一单元的内容和学习重点,笔者布置了以下的前任务:让学生预习课文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查阅资料,了解动物在人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就濒危动物的保护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安排学生观看有关动物保护的记录片或电影,例如陆川的《可可西里》。
  任务环(task-cycle)是任务型教学三个环节之中的重点。首先,任务环节,将学生分成两人或两人以上小组,小组成员用英语表达自己对动物的看法,教师则应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帮助学生把思想用英语表达出来,但不要为了纠正语言错误而打断其交流。本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流畅性。其次,计划环节,学生开始准备即将进行的汇报,汇报可以是口头、书面形式或录音等形式,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须从关注流畅性转移到关注表达的准确性上来,而老师应帮助学生修改、提炼语言,并提供适当的表达形式。最后,汇报环节,学生使用正式、精练的语言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任务结果,这可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口头和书面语,而教师也应就汇报的内容和形式向学生作一番总结。
  后任务阶段,重点须从语言意义转到语言形式上。在语言分析环节,教师帮助引导学生注意任务中出现的新单词、词组搭配和句法分析,但绝非是教师一味讲解、告知,学生机械记录,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练习或活动以引起他们对其中词汇、短语、句型或语法现象的注意。在语言操练环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中的一些练习。须注意的是,语言操练要有针对性,主要应针对学生在执行任务中表现出来的不足,针对本单元内容中新的语言现象、重点语法项目等。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项理论无论多么先进,最终还是要靠实践中的正确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理论当然也不能例外。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笔者窃以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再也不能像传统课堂那样一本书、一本教案,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根据学习者的语言程度和手中的材料来设计最为适当的课堂任务,扮演好助学者、参与者及观察者这三个角色。
  其次,学生完全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就需要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习惯,养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有很强的依赖性,不愿意参加到任务中来,任务型教学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要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实现课内学习与课外应用紧密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顺利地交流,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英语课堂不能单纯地进行语言形式的教学,必须考虑语言的实际使用来进行教学设计与安排。
  
  四、结语
  
  古谚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学生主体参与、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学用结合”为主要特色的任务型教学法,能把教师和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语法条条和琐碎的分析讲解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浸沉’在实际语言的海洋之中,感到学有所用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英语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这正是我们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目标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2000.
  [2]岳守国.任务语言教学法:概要、论据、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3]方文礼.外语任务型教学法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4]陈亚轩.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3).
  [5]鲁子问.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简述[J].学科教育,2002,(6).
  [6]Nunan 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7]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8]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gman Press 1996.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