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浅淡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模式有哪些
 

[浅淡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课堂模式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1-14 04:41:42 影响了:

   [摘要]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具有个性特点和独立性的,应该扭转以往过于重视接受学习的现象,允许多样化的学习风格。本文主要阐述体育课堂教学如何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体育课的吸引力,使体育课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
  [关键词] 课堂教学 个性 发展 创新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目标最直接、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它关注的不仅是通过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可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针对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一、个性发展的必要性
  从个性的形成过程看,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重要阶段,需要各种不同个性的人们去共同协作,充分发挥其创造才能,这是历史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二、体育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个性的作用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身体直接参与活动,而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身体活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感受,即心理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同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他人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和发展。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1.诱导学生兴趣,形成愉悦的课堂氛围
  首先,体育兴趣是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教师是学生兴趣的指南,而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在体育教学中,针对学生好奇、好动、求知欲强,对新异动作很感兴趣,对单调、枯燥无味、多次重复的动作比较厌恶,在组织教学上,应抓住重点,教法灵活多样,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总之,要看教学内容的搭配、教学方法的安排是否满足了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真正达到竞技项目教材化、教学内容游戏化、教学方法趣味化、练习手段处方化的教学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把增强学生体质和技术、技能教学转化为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过程,使学生在新鲜别致的感觉中体验体育教学的无穷乐趣。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
  其次,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针对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情境。特别是对于初中生,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兴趣也比较容易激发和转化,因此教师选择内容时也应多样化,从学生心理和生理出发,多选择一些流行化、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和转变,让学生心情愉悦,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在活动实践中体验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增强对体育的兴趣。
  2.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如忽略了这种个性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安排做不到合理化,就会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消”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就不应强求一致,教师就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急行跳远教学中,素质好、跳远技术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要因人而异,对跳远技术好的同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要求,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练习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学生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发挥其主体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地让他们独立进行活动,并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被动驱使为主动追求。同进,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创新和个性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变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教师应多尊重和采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可让学生设计或改进游戏方法等;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整个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在投掷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投掷的内容和方法,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小沙袋、矿泉水瓶保龄球、打杷场等各式各样,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由此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蕴含在身边的新事物、新问题、新方法,发展学生个性,进而培养创新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环境,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