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刍议中职院校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名词解释
 

【刍议中职院校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名词解释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5:45 影响了:

  摘要:道德教育是中职院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但长期以来,却一直处于首而无为的地位。本文力求从实践角度探索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以期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道德教育 中职院校 中职生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备这一品质,再传授其它技能才是可贵的人才。因此,在繁多的学校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应该占据一席之地。而中职院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任务。中职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决定了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国家的稳定和谐。因此,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工作,是中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中职生的特殊性
  中职生大多是中考落榜生,在知识涵养、认知水平、行为习惯等方面都相对逊色于一般学生。学习方面,由于他们在中学阶段成绩大都不太理想,很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逃学、甚至弃学现象十分严重。在思想、情绪、言行等方面还表现出诸多叛逆性:如部分学生穿奇装异服、打扮怪异、目无尊长、对学校校规校纪置若罔闻、对人冷漠、情感淡薄、行为随意、语言污秽,不服管教等。凡此种种,都给中职院校的管理与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令人欣慰的是,中职生所处年龄阶段,依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加以耐心,正确的引导,他们也会成为品德端正、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因此,教“学”先教“人” !“人”在前,“才”在后,这才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端正中职生的思想意识,矫正其不良行为,便成了中职院校首要而迫切的任务。鉴于中职生的特殊性,道德教育在中职院校中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力求使道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优化道德教育
  1、在活动中践行德育
  道德教育的关键点不在于传授道德知识,而在于培养道德信念,并最终落实由信念而衍生出来的道德行为。因此,良好的道德不是“教”而获得的,而是“学”来的,是被“做”出来的。美德若可教,也绝不是知识之教,而是意向之教、态度之教、生活之教;美德若可学,也是情意之学、态度之学、榜样之学。道德教育与其说以知识为媒介,不如说以实践为媒介。因此,开展各种丰富多彩、意义鲜明的活动,让学生的情意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在参与中明白事理。而且,对于本来就排斥“一本正经”地学习的中职生来说,用活动来调节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更受他们欢迎。在活动中,不需要事先列出教学目标,不需要向学生点明重点难点,更不需要刻意记住某些定义要点等。只需要师生一起去参与、去做,学生在活动中完全释放自我,表现自我。教师要做好观察员与引导员的角色,对于各种活动中所包含的诸如团结协作、互帮互助、集体本位、礼貌待人、认真勤奋等人文因素,适时引导,使学生在“做”中体味美德,践行美德。活动中的道德教育应该像春风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纯自然的情景中,去感悟美德,体验美德,在认知的源头就把信念与行动完美的结合起来。
  2、在知识学习中渗透德育
  作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树立“大德育观”,让道德教育“见缝插针”。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应该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在技术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此外,技术本身也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它所包含的求真务实、认真严谨、不懈追求等精神,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且,道德与技能、知识、思想、见解等是浑然一体的,那种把道德从中完全割裂出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事实证明,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带动人的道德的发展。就像基础教育阶段,在应试教育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在行为意识、思想道德等方面也比较优秀。如果把学生的心灵比作一块田地,要想让田地里没有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上庄稼。知识技能的学习就好比庄稼,对于中职生来说,技能高了,自信心就有了,有了自信,就能缓解其自卑情结,减少其“怪异性”,因为表面的叛逆往往来自于深深地自卑。这样一来,美好的道德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3、改进课堂德育教学
  尽管不能割裂道德与其它品质、技能的联系,但道德作为一种不同于技能的隐性力量,依然存在单独而教的必要。只是如何去教,有待探讨!多年来,单一的口号式课堂德育教学,让学生极度反感。严格的科学化程序,使得教育中本该有的丰富性、情感性、意义性逐渐消失,学生或许会学到很多知识、概念,但却外在与人,而无法内化于心。这就使得学生对课堂上的道德教育视为一种“教化”,十分排斥。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其作用依然不可小觑。那么,改革德育课堂教学便成为迫切而艰巨的任务。为了使道德教育有章可循,课堂德育中依然需要设置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哲学与人生教育等。但鉴于道德教育情感熏陶为主、知识讲解为辅的特点,在课程安排上,应该“少上精上”。一方面,纯粹的德育课过多,极易造成学生的反感;另一方面,无针对性、无特色的泛泛而讲,也极大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正所谓“物以稀为贵”,通过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对每周仅有的几次德育课产生一种期待,这种期待便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何精心设计才能赢得学生的喜欢呢?根据德育特点,多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去体现某一主题,用情景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美德,角色扮演让学生体味各色人物的喜怒哀乐,当然教师适时精讲,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画龙点睛,也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这样,学生“动”与教师“讲”相结合,使学生心有所悟,情有所系。
  4、以人育人 全员参与
  在学校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包括管理、教育、服务都是育人的。每个教育者的言行,在学生面前都有影响力,应具有示范性。“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其言行举止、工作态度、仪表风度等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待人、待己、待物等道德资源,是道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形式。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抓师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观念是关键。可见,真正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以精神引导精神、以生命感化生命的心灵工程,让道德教育深入人的灵魂层面,让人的灵魂发生转向正是道德教育应该秉承的核心理念。
  此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力量。“隐性课程”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这就要求学校要注意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的培养,实施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策略。班级、校园环境的创设做到“无一物不景,无一物不用”
  这种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以悄无声息的力量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以技立命,以德立信。中职院校的道德教育不容忽视,其任务任重道远。只有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以上优化道德教育的方法,能够多角度多方位地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让外铄的道德理想内化为学生自身品质,并使之能够在生活学习中践行道德信念。当然,教育中的探索创新永无止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探索德育新思路、新方法,让中职院校道德教育工作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1.戚万学,杜时忠.现代德育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张承芬.教育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李松岩.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9卷第1期.
  4.舒玲玲.德而立信技而立命――浙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初探.特别策划 2010年第9期.
  5.王斌.浅谈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科技信息 2010年36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