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对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_新课程课堂教学环节
 

对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_新课程课堂教学环节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8:45 影响了:

  摘 要: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结构,适时激励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师生关系;课堂结构;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2-001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试验的全面铺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也提上了教学的议事日程。对于这个问题,教师们的认识不同,做法各异:有的认为新课程教材难度降了,课堂上应多补充一些有难度的练习;有的认为新课程教材知识少了,课堂上应大大扩充信息量;还有的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要让学生互动、参与、合作、探究,于是,有的教师把途径当成了目的,为了达到此目的,不管学生情况、课程类型,每次课都要有小组讨论,无论什么实验,只要听课就要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这些做法,并不符合课改的实质,课改的实质是要从学生、课程、学校等客观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升。对如何达到这个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思考如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平等、民主、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有利于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调动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厌学,则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率的提高。
  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人格,不能厚此薄彼,尤其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①。尊重是教育的前提,热爱是教育的保证,只有尊重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学生对你的信赖,教师尊重热爱学生与学生尊重热爱教师互为条件,没有教师的挚爱,也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乐学和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应该做到的。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既不能脱离课标和教材,亦不能脱离学生。
  首先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确定目标的目的是使教学工作有方向,有所遵循,避免随心所欲,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把自己熟悉的、好讲的内容多讲,把自己不太熟悉的、难讲的不讲甚至删掉,也有的教师是基础的不讲或少讲,专拣一些有深度的大讲、特讲,导致学生会的不愿听、不会的听不懂,使课堂效率下降。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准确定位知识的难度,熟悉掌握、驾驭好教材内容,弄清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哪些内容是承前联系,哪些内容需同步联系,哪些内容待超前联系;找准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削枝强干,整体构建。
  第二是要研究和了解学生。一要了解学生的学情,因为不了解学生的学情,就不能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既要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整体情况,也要了解同一班内不同学生的差异,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在原有的起点基础上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觉得不够解渴,造成兴趣提不起来;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老师在给学生设计提问时,便可因人而异,恰到好处地去指导,使学生既能感到小有成功的喜悦,也能感到学习是无止境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学,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二要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观察与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课堂上学生会主动与教师交流,也就有了思维的碰撞,有了效率的提高。
  第三是创设情境提高兴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学生对材料的兴趣。”②如适时介绍一些所学教材中涉及到的某地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名人轶事,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日常生活入手,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美好的情境,可感染学生,激发出思维的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条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效率。
  第四是注意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学习是新课程的显著亮点,但也不是“灵丹妙药”,用不好就成了形式。对此我有以下思考:
  1.抓准契机,宁缺勿滥。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适合的不安排。把学习的重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把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基本无污染的实验交给学生独立完成。
  2.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应科学分工,如“记录员”、“实验员”、“检查员”、“汇报员”等;怎么分组也是值得研究的,如可自由结合、前后组合(四人)、性别组合、学习水平组合等等。
  3.重视小组之间的交流与反思,促进共同提高。
  第五是不忽视常态教学。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丰富知识,增强智能。
  
  三、巧用课堂评价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广泛地用于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起着重要的鼓励和激励作用。但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小学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存在着“单一、不准确、低效”的问题。要高效地使用课堂评价语言,真正起到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每一位学生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③。
  二是遵循五个原则:①选用评价语言要准确;②使用的评价语言要多样;③采用的评价语言要有效④;④评价要真诚,既有真心的肯定,也有善意的批评;⑤对问题行为巧妙制止,课后谈话。如“很好”、“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证明很有说服力”、“你的解法很棒”、“你的进步很大,若能克服有时上课走神儿的小毛病会有更大的进步”等等。
  三是通过开展学生自评、互评等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学生客观、全面、公正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可以增强同学之间友谊,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充分关注学生情感的变化,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一门学问,教师除了要注重对所教学科知识的学习和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把握外,还要注意向同事、同行汲取营养和学习长处,要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通过学习使自身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增强自己的施教能力,用自己的身心去影响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孩子,用自己的智慧去创立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注 释:
  ①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4.
  ②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4,167.
  ③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28.
  ④郝建平.课程・教材・教法[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3):65.
  【责任编辑:韩四清】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