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让学生在真实的书面表达交流情境中学习写作|
 

让学生在真实的书面表达交流情境中学习写作|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9:19 影响了:

  摘 要:依据学生的生活特点,在小学习作教学中,为他们创设感兴趣的、“用游戏的方式模仿成人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来进行“真实”生活实践,产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积累真实的生活素材,产生真实的表达交流需要,进行真实的交际。在这样的情境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习作;真实交际;能力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1-0019-03
  
  《语文课程标准》将小学中高年级的写作性质定位为习作。习作,学习写作的意思。这样定位,无非是要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如何看待习作、学生是否需要写作、写作是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这些是写作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基本性质进行了这样的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从课标的表述来看,写作具有自然发生的对人的文化陶冶功能,而学生习作的目的包括自己对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整理作为“纪念”来存留,发泄;但是更重要的目的是跟他人交流。个人认为:写作的前提(也就是为什么写)是交际的需要。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际(交流)。写作是为交际做准备的过程。当一个人写的时候,交际并没有实质性地发生――只有写完了,书面的东西给人看的时候,交际才真实的发生了。学生写作,同样也是交际的准备过程――为了交际才写。当学生需要书面交际时,写作的强烈需求才会产生,对学习写作、练习写作也才会感兴趣――为了更好地表达交流,需要书面写作准备,而自己又不会,于是学习如何进行写作,然后通过写作的方式来满足表达与交流的需求。
  儿童什么时候具有书面表达与交流的需求呢?实践来看,儿童的书面表达交流需求的产生要具备如下条件:真实丰富的积累和深刻独到的体验;真实生活交际的情境(心理学称之为“诱因”),《课标》提出了“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可以将之理解为“提供积极的书面表达交流的诱因”,也就是创设学生真实需要书面表达交流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书面表达交流结束,学生得到满足,体验到学习、练习用写作的方式进行表达交流的价值和写作的乐趣。具备这样条件的情境是一种真实的生活与表达实践的情境。尽管学生是在学习写作,但是唯有在这样的情境下,才能实现教学“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要求。
  作为教者,考虑写作教学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真实进行表达交流的生活实践”的问题。传统教学以分科为主,课内外、学科之间的割裂现象比较严重,很难解决这样的问题。但是,新课程的实施为写作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真实表达交流实践的情境”――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新开设的一个课程板块。实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一般是以主题实践探究为主线,以满足好奇、实现自我和服务社会为目的;以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在内多种方式为学习方式,注重动手能力和劳动实践能力,具有了极强的学科综合性,培养目标具有了极强的综合性。其中,写作是学生完成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因此,当我们运用课程整合的理念将写作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来进行的时候,学生学习写作便在“真实的书面表达交流情境中”进行了。
  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写作过程来作一下对应的分析:
  ● “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观察、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活动”相当于“学生习作过程中的观察、实践、体验等为搜集、积累作文素材而进行的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过程”相当于“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的产生过程”。
  ● “综合实践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有所发现、产生新体验而后进行主动进行表达交流、展示成果”是“学生表达欲望产生的环境和主动写作的诱因”。
  ● “在学生需要的情况下,指导学生如何用书面文字表达交流形成的成果、实践体会或研究经历”相当于“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写’的过程与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正好可以成为习作的表达交流,促成学生的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
  两者相互整合,所需要做的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把写作作为一种交流展示的方式。
  两者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实践研究中产生了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情感,随着实践与研究探索的成功,学生的情感体验会愈加深刻,达到“情满自溢”,从而产生强烈的表达需求,“不吐不快”,使习作真正成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学生在实践中的生活、研究探索的方式、所探究的内容因自己的兴趣各异,写出的作文自然也会表现出各自的创造性和富有个性的真情实感。“整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了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由于作文成了表达与交流的需求,所研究探索的活动又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因此,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用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实验、读书、写作,学作文与写作文不再苦恼,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书面写作交流展示恰好促成了“写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文章、展示了自我、产生了表达交流的内心快慰、服务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价值和乐趣”。
  进行整合的教学,可以结合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或做拓展、或从中选择某个点作主题展开丰富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探究入手,根据活动的特点来安排习作。每次活动当中,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自主性、丰富性”的特点来安排学生进行不同文体、内容类型的写作练习。
  实验当中,我们在大多情况下是采取了针对习作内容来设计安排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
  个案一:(三年级)
  教材习作要求:早晨,是一天的开始。你留意过早晨美丽的景色、晨雾中人们忙碌的身影吗?走进校园,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你又想过什么呢?请你以“早晨”为范围,选择你印象深的人、景或事物写下来。题目自拟。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写完后读一读,修改一下。
  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师设计了一个“模仿记者采访早晨好新闻”这样一个主题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之一:“人人作小记者,采访早晨好新闻”。教师先为学生介绍发生在早晨的一件新鲜事(也可以是一个让人感到新奇的人物、一处有特点的景物)。老师介绍以后,给学生介绍这则“新闻”是怎么样得来的。然后,给学生布置任务:班上要开展一次活动――“人人做小记者,采访早晨好新闻”。任务布置下去以后,给学生讲“新闻”的特点――“别人不知道,只有我自己知道,说出来别人都感到新鲜。”接下来请学生讨论:可以采访什么?都可以到哪里去采访?怎么采访?有哪些方法?采访的结果以什么方式出现等。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采访目标(人、景、物、事均可),同时也给学生解释清楚:“采访,可以问、听、看,还可以搞访谈和相关的资料收集”。
  学生“采访”的过程中,教师留意观察学生的采访结果,发现学生在观察了解生活时存在的“角度、方法、记录”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要求学生把“采访”过程中“新的发现”记录下来(也可以拍照片、录像、录音)。
  活动之二:早晨好新闻发布会。
  布置学生认真进行准备(进行资料的整理、写成文稿)。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资料整理等书写方面的活动给予指导。指导主要面向有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存在典型的共性问题,教师也可以集中指导。
  班上举办“早晨好新闻发布会”,学生自己主持。每个人以口头的方式为大家发布新闻,其他同学可以针对部分同学的“新闻”提出问题,请同学解答。
  活动之三:办一份“晨报”。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采访结果写成小文章。教师对学生为“办报”而进行的写文章活动进行指导。指导以个别化的方式为主。如果学生采访的结果停留在“照片、录像、录音”上,教师可引导并指导其转换成文字形式。“发表”在自己小组办的“晨报”上。办报时,除了刊登自己的文稿,还要为“报纸”配上报头、花边、插图等。全班办完以后,将各小组的“晨报”张贴在教室里合适的位置,组织学生参观。
  个案二:(五年级)
  习作要求: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不断取得新成果。未来社会将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好。未来社会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围绕“未来的――”写一篇习作。可以写未来的家乡、未来的学校、未来的食品、未来的电视、未来的房屋、未来的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要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使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活动主题: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设计蓝图。
  活动过程:
  第一步:倡议。
  先用电子邮件给远方的伙伴发个快信,发出“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设计蓝图”的比赛倡议,定出比赛的标准:看谁为家乡未来发展设计的蓝图最美好。
  第二步:调查。
  从“现实家乡怎么样”入手,搞一次社会调查。同学们分成小组,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现实状况:民居建筑、街道、环境、交通、学校、教育、服务、医疗、生态、旅游、饮食、工农业发展等等。每个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作为调查主题。通过参观、访问、实际考察等,了解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现状是什么样的?那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满意?有什么缺陷?有什么问题?
  调查结束以后,以小组为单位,召开“调研报告会”,大家交流所了解到的“家乡某个方面”现实状况,进一步对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认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
  第三步:查资料。
  查阅资料,了解“自己所调研的方面”,当前发达地区或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查阅相关的资料――自己在进行关于家乡的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发达地区是怎么解决的,世界未来的发展趋势什么样的?搜集了解相关现实和科技发展资料。
  资料收集工作做好以后,班上召开一次读书报告会,大家共同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互相启示。
  第四步:设计。
  针对遇到的问题,依照所搜集的资料,对家乡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想象性设计”。设计的主题是:家乡未来发展蓝图。可以通过制作搞模型、可以设计草图、也可以用文字表述。总的要求是: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或世界的发展趋势,运用高新科技,通过“想象性设计”,解决自己在调查中发现的家乡某个方面的缺陷、差距、问题,使家乡的未来变得美好起来。
  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小组同学集思广益,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向老师、家长和社会上的各界人士求教,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五步:展评。
  设计结束,全班搞一次设计展评,对各小组“通过想象设计出来”的家乡蓝图,小组的同学向班上其他人介绍自己的设计(也可以请家长和有关的领导、专家参加),大家共同进行评议,看哪个小组的设计新奇、有趣、有创造性,也思考还存在什么问题。
  展评结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修改。
  第六步:写信。
  将自己小组的设计,写下来。写的时候,小组的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可以选择不同的方面;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小组的设计,还可以将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的设计综合起来写。
  针对写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老师给以指导,如果写这有些困难――有话不会说,或者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把自己设计的内容用恰当的话写下来,可以参照一下阅读过的其他文章。写完以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请别人给提出一些修改意见,自己再进行修改。
  写好以后,组织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或者书信发给远方的手拉手小朋友,编辑班内的《未来的家乡蓝图》习作集。
  在整合过程中进行习作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针对学生完成综合实践活动中“写的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写作技能训练”。
  教师认真观察、了解学生“记录问题、实践探索、生活观察、成品制作”的阶段写作学习需求,针对学生的实际,对学生的书面表达采用“随机性的个别化指导、分类指导”与“集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有助于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中的书面表达任务写作练习”。
  2.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计划”,处理好学生“作文的个性化”与学生作文“均衡发展”的关系。
  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与作文出现的“单一性”倾向,为个别学生制定并实施“个性化作文教学计划”,通过调控手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选择多种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或文体,并给予专门的指导,确保其发展的均衡性。
  3.与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相结合,完善小学习作教学评价。
  小学习作的终结性评价与综合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相统一,习作的优劣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一项内容。同时,强化过程评价,及时对学生“学习态度、发现问题、观察实践、研究探索、思维想象、课外阅读与查找资料、实验记录、心得体会”等方面给与“个性化评价”,对学生“积极的表现及时给予正强化”。
  【责任编辑:王开贵】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