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着眼文化教学说明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植物
 

[着眼文化教学说明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植物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8:37 影响了:

说明文教学教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关于说明文阅读的法定性要求。可见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培养在于领会,教学方法是阅读。 课堂的情形呢?要么知识先行,学生记住了“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等术语,要么识记了内容(知识信息)。前者,语文课程专家王荣生教授一针见血:“很多教师所设计的很多教案,其实是在想尽办法‘生产’一种奇特的阅读方式,也就是有阅读能力的一般人所从来不采用的阅读方式,也就是在备课、教学之外所有的成人都从不采用的阅读方式。”这句话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仔细揣摩。识记内容则是典型的种了他家地,荒了语文田,对此浙江师大王尚文先生给了我们教学方法:“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言语形式……启发引导学生感知、体验作品的言语形式,这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 这里笔者以教学《巍巍中山陵》为例,谈谈说明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教学环节一:初读课文��见证巍巍建筑 1.通读课文,思考作者围绕中山陵写了些什么? 2.作者按从南向北的顺序、位次向我们介绍了中山陵的哪些建筑,填表。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填空:作者按(空间/游览)顺序,依次向我们介绍了中山陵的(地理环境、设计和修建用时耗资、陵园建筑)等。] 这里设计1在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课标阅读要求之一);设计2在于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明确写建筑物找准一个立足点,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介绍事物的方法;设计3是对设计1、2阅读后的一个点睛式的小结,立意于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此环节解决课文写了什么的问题。 教学环节二:品读课文��探寻巍巍意蕴 1.浏览课文,思考我们能从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中山陵的巍巍气势? 2.这些句子为什么能体现中山陵的巍巍之势? 3.本文是一篇说明文,文中却有大量的景物描写,去掉这些景物描写可以么?为什么? 设计1是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与表达的关系,仍是对文本的深入阅读。设计2化文体知识(列数字说明)于阅读,以知识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从分析的角度(掌握一定的规律性知识)培养语感。此环节解决文本是如何表达的和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设计3意在引导学生明确“烘云托月”写作知识和映衬建筑语言,进一步去探寻作者为什么这样写,领悟中山先生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受到情感和建筑思想的熏陶。该环节融文本如何表现内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和我们的理解于一体,落实读的语文形式训练,也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受到感染。 教学环节三:内外勾联��感悟巍巍文化 1.结合全文说说当年吕彦直的钟形设计为何能得首奖?你对我国陵园建筑有了哪些了解? 2.通过阅读本文,你学到了哪些写建筑物的方法? 作者刘叙杰是一位建筑学家,他的文章在于通过此建筑来向读者传递中国陵园建筑的特点,意在向读者展示悠远的中国建筑(这里是陵园建筑)文化。文章的核心言语在于:“陵园与周围环境、地形的结合,并参照了我国古代建筑中若干优秀的传统经验,采用了中轴对称、民族形式的建筑外观、淳朴的色调、简洁的装修和大面积绿化等手法,基本上达到了表现陵园庄严气氛和孙中山先生不朽精神的要求,在实用上也取得满意的效果。” 也就是说,本文的阅读价值取向是教文化,教我国的陵园建筑文化。教学环节一、二是深入文本理解内容,教学活动是为环节三蓄势;环节三是走进课文又跳出文本,获得文化积淀、写作技巧,文学素养。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明文教学,教什么,怎样教,取决于文本写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后者决定了说明文教学内容的定位。说明文教学的宗旨不是让学生了解教材选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让学生学习课文表达内容所采用的言语手段。说明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语文”教学,是从言语的层面走向语文;着眼于文化的意蕴展开语文训练,着力于文章和文学两个方面来实施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王功政,贾敏,语文教师,现居湖北宜昌。本文编校:左晓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