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中学语文【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
 

中学语文【对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9-01-27 03:55:55 影响了:

  列宁说过:语文是全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门工具的掌握不仅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手把手地教,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亲自去操作,去实践。学语言就像学游泳,教练在岸上给你详细地讲解每一个动作步骤,不下水也许终身不能学会游泳。把学生丢在语言的海洋中,老师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工具性目的的实现或许更快,而不会出现“少慢差费”“误尽苍生”的局面了。这个语言的海洋如果仅仅指几本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应该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
  语文是工具更是具有丰富知识性和深刻人文性的一门学科。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总让老师嚼碎喂给学生,那样学生也会觉得淡而无味。叶圣陶曾说过:“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构架,架上缤纷的花絮应该由学生自己挂上去。这就要由广泛的课外阅读来实现。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自学语文的习惯在课外语文领域里才可能得以充分实现。
  近年来,语文人文性呼声日益高涨。许多批评意见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违背现代人文精神,不利于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发展,教学程序化、技术化。可以这样说,为什么课本上的一些文章,我们认为是名篇名作,学生却不感兴趣?而有些杂志上的文章却被他们争相传阅?就因为这些文章与人生、社会、人的情感相连,有极大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课外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选择权交给学生,体现了语文本身的灵动性、形象性、开放性、想象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吸收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文修养,形成自己理想的人格魅力,最终也形成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对社会、人生的判断、评价能力。
  语文新课标把大语文教学观、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观念带给了全体师生,如何把这些观念变成现实存在,笔者认为,有效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一、确立阅读计划与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如果让学生自己漫无目的地摄取,是会导致高耗低效,因此新生刚进校,语文老师便可将三年读书计划宣讲给学生及其家长,鼓励他们利用周六周日节假日的时间选购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当代时文、学者散文、青春读物、报刊杂志等。并利用课余或语文活动课时间阅读文艺科普和其他有益读物。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己就会逐渐发现喜欢所了解的知识,思想和情感越来越丰富,头脑越来越充盈,产生了兴趣,自然会坚持读下去。还要求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制定读书计划及日程表,进行有计划的阅读。兴趣加上家长的支持会让阅读活动持久下去。
  
  二、教师要督促组织学生的课外阅读。讲解有关泛读、精读、速读的基本原理,指导学生如何动笔写读书笔记,布置学生摘抄格言警句、优美的段章等。笔者从教十余年,多年来一直坚持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课外阅读笔记库,要求每个学生准备自己喜爱的笔记本,将自己的阅读成果记载下来,并且鼓励对自己的笔记库作个性化设计。可设计成小报,可用宋体、楷书、草书等各种字体,可画上花鸟虫鱼、卡通娃娃,并与摘录内容心得笔记相得益彰。学生对这种个性化的设计兴趣很浓,三年下来有些同学积累了厚厚的好几本。在这期间,教师要定期检查、评比,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督促学生完成课外阅读。
  
  三、展示学生阅读成果。学生的成长成功需要舞台,老师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必须给学生提供这种舞台。举办朗诵大赛、故事大会、手抄报展览、评选“十佳主编”等等。成果展示的同时,也就是开展了一次语文活动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发现自己的收获,并激励学生将课外阅读坚持下去。实践证明,坚持课外阅读,并正确有效地加以引导、组织,可以极大地提高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视野会变得开阔,情感得以丰富,思维变得灵敏,自学能力和独立精神也得到培养,课内课外形成良性循环,可以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期待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来共同探讨,认真实践课外阅读这个深广厚重的领地,把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褚金红,武汉钢铁公司第十一中学教师,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教育硕士。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