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_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_和谐社会视域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1 03:56:49 影响了:

  【摘 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过程面临的基本国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重大影响:人口红利结束,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加剧,老年人照料护理需求增加,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发展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应该完善政府职能,培养和发展社会组织。
  【关键词】和谐社会;社会养老服务;老龄化;社会保障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2011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对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目标并作出了承诺。
  一、人口老龄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按照通常标准,一个国家或社会60岁以上年龄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于7%,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或社会。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并日益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一)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运行压力加剧。1995年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转型为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统账结合制度。其中,社会统筹部分沿用现收现付制,个人账户部分采取积累制。从现收现付制度转型到统账结合制度的过程中将产生转制成本即隐性债务。隐性债务包括两方面:一是新制度实施前己离退人员的养老金。这部分人员的个人账户中没有积累,所享受的养老金成为历史债务;二是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新制度实施后退休的人员,他们在新制度实施前同样无个人账户积累。由于巨额的隐性债务没有得到补偿,使得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直处于空账运行状态,个人账户部分存在巨大亏空,而且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的提高,这一部分亏空将不断扩大,对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运行产生巨大压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运行不畅将影响广大老年群体安享晚年,影响和谐社会构建。
  (二)老年人照料护理需求增加。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且正在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一方面,长期的身心失调会使老人丧失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因此需要日常生活方面的帮助。研究表明,65岁及以上的老人中,接近85%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并且慢性病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严重影响了老人的自理能力。在一般情况下,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在生活上更加依赖于他人的照料,尤其是社会提供的各种专业养老服务。另一方面,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膨胀。老龄人口是医疗服务需求的较大群体,老年人消费的医疗资源是一般人群的两倍,年龄越大,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就越高,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增长率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高出两个百分比。
  (三)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我国传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结构也发生改变,呈现出小型化、空巢化特征。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出生率逐渐下降,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的政策,使得家庭人口数量逐渐减少,普遍出现“4-2-1”倒金字塔型的家庭结构,中青年一代的需要赡养四位老人。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和生活节奏加快,中青年一代正面临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照顾四位老人力不从心,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难以为继。
  二、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老年人口是人群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需要,保障老年人的各项权益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也应不断提高,从而是老年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基于以人文本的执政理念,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相继出台并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一系列社会政策。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解决了困难老人和一般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使得养老问题的下一个关注点和工作重点发生变化,也就是从生活保障转向服务保障[2]。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党和政府制定实施的这一系列社会政策,体现其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具体体现。
  (二)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是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准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贫困、疾病和失能这三大风险使得老年人成为社会政策实施中最需要关注的弱势群体。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问题,解决老年人面临三大风险,需要健全发展老年福利制度。社会养老服务制度是老年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老人提供的老年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对老年人的长期照护服务,也包括健康照料、日常生活帮助及情感支持。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基本权益的实现,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会公平的实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