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申请书大全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_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_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发布时间:2019-04-01 04:35:23 影响了:

  我们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效,那就需要给学生自由时间. 也就是说,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思维敏捷活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同样类型的两节数学应用题课的教学,我对这些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上一节“复合应用题”复习课时,我认为既然是复习课,练习的量就要大,内容就要深. 于是我准备了30道应用题,设计好一节课的教法,该讲些什么,问些什么,怎样板书以及学习的形式等. 但是课后通过作业检查,发现结果很不理想,除几个优等生对本课知识点已掌握以外,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一到两题. 原来虽然我每一个细节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但是由于一堂课排得满满的,学生没有机会提问题和思考,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总结出几点经验教训. 在上第二节“复合应用题”一课时,我先出五道应用题让学生列式口算,讲解其中较难的两道题,又分别让好、中、学困生在15分钟内各思考三种不同难度的应用题. 优等生争得面红耳赤,中等生争着发言,学困生也不甘落后,课堂上气氛活跃,人人动脑筋、个个想方法. 课后检查教学效果良好.
  通过这两节课的分析比较,我深有感触:要发展学生智力,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让他们多思考;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和探究. 如果只是简单地一问一答,显示的思维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没有机会深究,就达不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总结认识,我认为在具体应用题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指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的灵活程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基本数量关系,巧用一些思维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例如:5■千克海水中含有盐■千克,要晒20千克盐需要海水多少千克?
  学生审题之后,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解答方法. 经过分析本题有按归一法解,即5■ ÷ ■ × 20,有按倍比法解,即20 × 5■ ÷ ■.
  此外还有用分数方法,按比例方法,方程法等方法解答. 通过不同的解法,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发展了思维的灵活性.
  二、简缩过程,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思维过程的速度,它是指能够较快地看出问题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简缩解题过程,从而能够比较快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例如:某织布厂,计划1月份织布10万米,实际1月份超过计划2万米,2月份比1月份超过25%,3月份比2月份超过20%,3月份超过计划多少米?
  这题用一般方法解分别算出3个月份分别生产多少万米,再算出3月份超过计划米数. 然而,可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简缩过程,获得简便方法,即:2 × (1 + 25%) × (1 + 20%).
  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找出题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解题速度,发展了思维的敏捷性.
  三、另辟蹊径,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它是在新异情况或困难面前采取对策,独特地和新颖地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另辟蹊径可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例如:有两筐同样重的苹果,如果从第一筐中取出15千克放入第二筐,那么第一筐的苹果是第二筐的■,原来每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这题按一般思路解,先求出2个15千克相当于第二筐苹果的1 - ■,于是可得原来每筐重量. 为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可启发学生另辟蹊径,于是有的同学想出了用按比例分配法解答,即15 × 2 ÷ ■ - ■ = 120(千克),每筐苹果重120 ÷ 2 = 60(千克).
  通过练习,不仅可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使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去发展,思考解题,从而培养其思维的独创性.
  四、善于转化,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数学活动的抽象程度的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学生的思维容易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教师应教会学生善于转化,不断把思维引入深入.
  例如:学生人数在40与50之间,如果分成每8人一个小组,那么有一组多5人;如果分成每12人一组,则有3个小组各少一人. 求人数.
  解答此题如若换一种叙述形式问题将易于求解,经过分析问题可以叙述为“某数是8,12的公倍数;且在43与53之间,求这个数. ”这样解就容易多了. 这样运用转化的思维方法,沟通了题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使题中的数量关系明朗化,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五、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的一种智力品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争论,是培养思维批判性的有效手段.
  例如:把■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里的绳子无论多长,都可以把它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占全长的■. 教师可提问:“这题中哪些条件需要用到?”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大胆争论,得出绳子长度■米在这题中是个多余条件. 通过引导分析,可以防止学生滥用条件,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教师积极多样地引导学生溶入到解题的过程当中,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深究,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有所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使学生不但能真正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我们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细心体会,积极探索,为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而不懈努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