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电视摄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电视摄像》教学模式探索】

发布时间:2019-01-14 04:03:37 影响了:

  摘要:本文在研究《电视摄像》专业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学习者特征、课程目标以及混合式学习环境进行分析,通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网络在线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教学三个平台及各种教学资源,结合电视摄像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及探索,评价表现出了教学效果的优化。
  关键词:电视摄像 混合学习 教学模式
  
  《电视摄像》是“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摄像机的操作和摄像技能,其目标是为各级广电系统、各类节目制作机构培养所需的专业摄像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直接取决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但当前《电视摄像》课程教学过程中“‘填鸭式’课堂教学+学生根据教师操作要求亦步亦趋地完成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成课程目标;再加上该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平时成绩、考勤和期中、期末理论考试等,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考试为背,实验敷衍,课程学完后,不能熟练使用摄像机,对一些实际拍摄情况不能应付自如,造成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在此背景下,笔者对《电视摄像》课程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和探索,以培养电视摄像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尝试利用“混合式”学习模式,对本课程进行设计,以期优化教学效果。
  所谓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基于此笔者通过分析网络在线学习和课堂讲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尝试把混合学习应用于《电视摄像》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课内外实践教学三个平台以及各种教学资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混合”学习模式,经过两年的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前端分析
  按照教学计划,《电视摄像》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从学习者特征来看,二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中专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基础写作》、《摄影基础》、《电视采访》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开设,学生已经逐渐对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摄像的本质和重要性及自身职业发展进行了初步思考。这种思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自发性、选择性和主动性。对涉及他们未来职业相关联的问题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愿意付出努力并关注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从课程目标上来看,《电视摄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让学生掌握摄像理论知识外,还应该掌握摄像机的操作、画面构图、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灯光选择与应用、音频拾录等实际应用技能。
  从混合学习环境来看,课程的教学场所包括教室、机房、演播室及节目制作室。在教室中主要由教师全面、系统地讲述本课程的基础知识。机房可支持网络在线学习,学生收看、搜索与教学相关的视频与音频素材,进行基于资源的自主和小组协作学习。演播室与节目制作室是课程的专用实验场所,能进行课内外实践教学,学生可结合课堂教学动手操作,熟悉各类机型、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技能,组建学习小组并根据演播室现场的拍摄需要自行进行演员走位、现场布光、录音、摄像等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二、活动与资源设计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笔者对课程学习活动做出设计,以任金州教授主编的《电视摄像》教材为依据,将课程教学分为以下七个单元,具体学习单元如表1。
  按照表1学习单元设计中的目标要求,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多种渠道来发布信息、资源,主要包括:面对面的课堂授课及交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程相关信息、资源,并进行师生沟通与交流;课外还可通过师生QQ群进行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交流;综合性试验任务情景下的协作学习等。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同时为激发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混合学习学习支持,主要包括:明示学习的目标及要求,来引起期望,激发学习的兴趣;提供学习案例及作品范例。即展示国内外优秀的摄像、摄影作品,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目的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诊断及调控作用;提供学习过程指导。旨在指导学生依据任务和目标确定学习要点,独自或利用小组协作学习完成各类任务,并随时给予学习评价。
  由此,按课程开展的时间序列,本课程单元活动与资源设计可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和任务,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方案。课程具体教学过程如表2所示,表中反映出了教师和学生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分别承担的基本工作和任务。
  三、混合式学习过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混合式学习模式本身是一个整合的概念,虽然其本质并不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但混合式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却体现出面对面的(face-to-face)、实时性的(live-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self-paced)学习方式的整合。模式跳出传统的“课堂”视野,以教学单元设计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活动,以优化各个单元的教学效果为设计目标。这就使得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和学生按照课程开展的时间序列承担各自的基本工作和任务。
  以第四单元“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拍摄技巧”为例,该单元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单元四的混合式学习过程其中,任务1和任务2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促使他们将课堂学到的相关知识通过思考与相互交流而牢固掌握,为完成任务3和任务4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任务3和任务4又成为完成任务5的前提。即通过学生对固定画面与运动画面的拍摄训练,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自设定拍摄情景进行拍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纵观该单元的学习过程,既包括面对面的实时教学,也包括学生基于网络资源的学习、共享以及交流。组织方式上既有班级授课,又有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小组成员面对面的协作。从学习活动的形式上看则是课堂上的听教师讲、实验中的动手拍摄、基于网络的学习交流以及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协作的混合。
  四、教学评价设计
  正因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综合运用了各种学习形式的整合学习,表现出教学信息与不同教学媒体之间的结合,其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不同情境下对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对教学资源的运用和利用的混合。很难有哪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可以对这样复杂的学习方案进行有效评价。目前许多学者提出了混合评价(Blended Assessment)的概念,认为针对混合学习应该采用综合的多种评价方法。
  结合《电视摄像》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对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来说,课程的混合评价应能使学生对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自我检视和巩固。对于基本的操作实验,评价应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重点,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基于综合实验任务的小组协作,课程的混合评价应体现对任务完成过程的关注,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的收获和体验,总结有效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提高团队执行力和效率促使自己与人协作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基于此原则,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应以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如图2所示。总结性评价由笔试和实验技能考核两部分组成,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实验考核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随机抽取2个实验项目进行设备的选择与调试、情景的设置,实际的拍摄,教师根据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实验结果进行评分。形成性评价则注重对学生学校过程的引导,包括基于课程网络平台的单元自测、实验报告、平时作业和小组自评与互评等部分。
  图2 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以第四单元为例,图2所示的任务1和任务2要求学生根据评价要求写出实验报告,任务3和任务4要求完成拍摄实验,并对拍摄的操作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任务5中小组协作的自摆、自演、拍摄要以评价量规为依据,并基于评价量规进行组间互评。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要完成网络教学平台上的单元自测题,并就学习心得进行交流与共享。
  五、结语
  在《电视摄像》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多种学习形式的“搭配”增强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使过去教学中常见的学生“心不在焉地听讲,漫不经心地照着教师的操作亦步亦趋地完成实验”的状况得到彻底改观。学生普遍积极思考、主动操作、表现出极大地学习热情,在课程进行的中后期,演播室和节目制作室甚至已变成半开放实验室,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总结性评价中学生的表现也证实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的教学过程,的确有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可以说,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教学研究永无止境,对教学内容取舍的进一步思考,对多种学习形式的合理搭配,以及操作能力训练的项目模块化设计还需深入研究和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黄荣怀,马丁等.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2]张瑞等.运用混合式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微电子工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3]薛庆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整合式”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10,(4).
  [4]柯清超.混合学习的评价方法――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8,(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