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适应时代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适应时代需要,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发布时间:2019-01-14 04:42:23 影响了:

   [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但是,很多中职财会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却没有相应地得到调整和改革,这样势必造成了专业发展的一些瓶颈。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开发适合中职财会专业需要的教学内容,成为我们当前教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财会 课程设置 思考
  
  一、传统的课程设置情况
  1.课程设置的目标过于单一
  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对口升学设置的,多年来没有大的变化。为了对口升学,甚至把一些过去开设的比较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也删减了。近年教学目标虽然增加了技能大赛和会计证的考试,但在课程设置上却没有做明显的有效地调整,学生在参赛或应考前才临时抱佛脚,显得过于仓促、底蕴不足,因此也未能取得很显著的成效。
  2.课程设置的内容过于陈旧
  教材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主要工具,是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教与学的主要材料。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材陈旧,跟不上会计政策变动和学科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适应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我国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而受编著教材周期的影响,最新的会计改革成果未能及时地纳入教材,所以课堂教学内容也未能及时纳入最新改革的内容,学生所学知识存在严重的时滞性,毕业后对专业知识难以学以致用。教材站的课本只能满足对口升学的需要,却满足不了技能大赛和会计证考试的需要。
  3.课程设置的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由于采用教材的先理论、后实务的特点的局限,过分强调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而忽视中职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与认识规律,导致本身知识基础薄弱的中职生容易产生畏惧厌倦的心理。课程设置简单模仿高职教育,过多重视原理和学科体系,应用性体现得差,忽视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专业教学的效果。
  4.课程考核方式过于呆板
  在我们的职业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只重理论,导致各课程考试形式也只采用笔试,缺乏相对灵活的考核方式。我们都知道,中职生源多数来自中考成绩较差、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认知不足,信心不足。如果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会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改革的一些思路
  开发校本课程和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有利于中职学校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综合办学实力,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职业人才。
  1.课程设置目标的多元化
  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多元化目标。
  (1)通过系统的理论化教学保证对口升学的需要,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会计理论是指导会计工作、制定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的理论依据。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毕业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经济理论,理解并掌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懂得会计的基本原理。所以,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好并上好理论课。
  (2)通过技能大赛项目的实操训练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实践性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主体是初级会计核算人员,是会计工作最前线所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中职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应当既能进行简单的日常账务的手工处理,还能具备相关的其他技能,这样才能适应高度信息化的会计行业。为此,我们不但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还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时间和灵活的考核方式。
  (3)通过职业道德和财经法律的学习,使学生顺利取得职业技能资格,从而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
  为了规范会计工作,国家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的毕业生如果能在学习期间考取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就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也要为考证作一定的考虑,应在合适的学习阶段为学生开设会计证必考科目如《会计法规》,同时加上为前两个目标设置的《基础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课多用,相得益彰,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针对课程设置的多元化目标,给予教师一定的教材选用自主权。除教材站提供的适用于对口升学的教材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要采用国家指定的统一考试教材。技能大赛没有可以统一规范的课本,这时就需要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众多的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中选用理论和实践高度一体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课本和实训指导及模拟训练的一系列资料。所以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还有很多局限性的现状下,应当鼓励专业教师自主选择适用于本校学生特点的专业课本,并据此研发校本课程,探索出能够真正提高本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3.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学科性质,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笔试和实操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考虑以会计相关资格证书或技能大赛成绩作为相应科目的考核成绩。这样就可以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和考证的信心,争取在毕业时成为“双证”或“多证”人才。
  (1)对于对口升学的考试科目
  文化课语文、数学和英语及专业综合课,应当采用与考试方式一致的笔试考核手段,使学生明确地掌握这些科目的基础知识,从而为有兴趣进一步到高职院校深造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应试基础。
  (2)对于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所开设的课程,应当按照比赛的流程和评价标准来对学生日常的训练进行考核
  技能大赛的比赛流程和评价标准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所以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学生,一来可以适应大赛的要求,二来可以达到举办的大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的真正目的。
  (3)对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所开设的课程,要分情况对待
  珠算课要以珠算技能鉴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在平时课堂训练和小测时就以标准的鉴定流程和方式来要求学生,以鉴定的结果作为学生该科的考核成绩。会计电算化应当上机考核,考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而不是以一纸试卷来草草应付。对于《会计法规》和《基础会计》也是按统一考试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以学生参加资格考试取得成绩作为考核成绩尤为合理。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课程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施工蓝图,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产品。因此在开发专业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财会专业的特色,进而构建起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校本化”课程体系,为提高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促进中职会计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