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_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管理体系的创新_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2:53 影响了: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高职院校着力培养高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也需要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轴心与坐标。要认真审视高职教育的管理与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建立使培养对象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与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人的全面发展;创新
  作者简介:杨东铭(1965-),男,江西铜鼓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职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7-0047-03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被业内人土形象地称为“灰领”、“银领”、“大学水平的能工巧匠”、“能工巧匠型的大学生”。对应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高职教育被许多人称之为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日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专才教育往往被人为地摆在通才教育的对立面,受到一些人的非难。结合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有必要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对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教育模式与管理特色进行反思。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认知
  
   现代社会职业岗位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大系统,对进入各类岗位的人员的专业要求与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要求走入社会的人员必须具有多重能力,全面发展,才能够适应它的需求。我们常说,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这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除了技能外,还体现在人文素养、人性的全面升华方面,要求一个人具有正确的道德观、专业学识、综合智能。现代高等教育就是要努力把大学生造就成为人性向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综合统―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学科的专业化和细化,不少人认为,大学教育就应当是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它应当为学生提供某一学科的专业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专业工作,谋得相应的职业。以这种观点看来,职业教育也就是专业教育,而这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相矛盾。我们应当承认,在高职教育中,由于普遍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使得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较单薄,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明显不足,学生人文素质较低,人格与道德出现缺损,最终也影响了技能型人才的完美性,但否认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这种看法显然也有失偏颇。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综合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把授业与育人结合起来,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人的全面发展是高职教育的中心轴点,也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最高理想。
   我国新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上要有成熟性,知识上要有综合性,思维上要有多元性,能力上要有全面性,同时也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现代社会决定了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全面化、立体化、系统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注重把专业教育与综合教育融为一体,走全面发展之路,特别是现代新型职业教育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是采用一种复合型培养模式,注重对人的创新精神、开拓能力等综合要素的培养。实际上,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发展思路、办学模式基本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整个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中,也始终是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运行的,简单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训练不是现代高职教育的全部。
  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传授专业知识之外,注重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传授以及学生情感体验与良好个性养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要求出发,我们也有必要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重新审视。以前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技术的娴熟应用上,过分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人的其他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行。实际上,每一项科学和技术的背后,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性烙印。先进技术的应用必须有先进文化为引导,高尚人格为保证,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因此,有时候对应用型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将比科学技术素质的培养更显重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究其根本仍然是培养人、发展人。当前教育理论界“教育主体性”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无非是尊重学生个性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动性自由地发展,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打破过去那种模式化教育,用多样化教育造就富于个性的一代新人。职业教育还是创新教育,创新精神亦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基本义务和追求。引导学生去创造,使学生在永无止境的职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丰富自己“人”的内涵。同时职业教育也关心人的职业社会生存,关注生命、理解生命和尊重生命,让学生毕业后得到并胜任自己中意的职业,并且有新的发展空间,在职业发展与未来生活中,理解领悟人的精神价值、追寻生活的意义。教育只有让学生回到感性的、生动的、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够满足人在理智、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发展的墓本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类自身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教育的追求不但应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个人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在高职教育管理与实践中,―方面我们要关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同时也注重人的社会关系的构建与发展,形成和谐的社会空间。事实上,社会的和谐是由个体的关系和谐构成的,每个人的社会关系处理好了,会让人摆脱狭隘性,以更开放的胸襟充分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扩展自己的社会交往,在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确证自己,实现价值。也只有让每个个体在社会中通过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和对社会关系的高度驾驭,才能获得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条件,获得个性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凸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将使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两个主要内涵相互支撑、相互融合,在人性提升和能力发展的和谐共振过程中,把人的全面发展主题推向极致。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文明对教育的呼唤与要求,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
  
  在高职教育管理中落实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要细化在各个管理方面。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关注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创设和谐、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师生人际关系摒弃权力和服从,主张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张扬。学生作为现实社会的个体存在,是有见解、有情感、有渴望也有能动精神的人。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特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疑虑和异想天开的探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成长,在独立探索中起飞,在自然发展中成熟。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要研究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全面、自由而充分的发展空间,从而在变化万千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再就是要从单纯的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转变为“综合素质”培养,把综合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目标追求,用综合素质教育观取代传统的职业教育观,把发展“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机统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以综合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必须重视培养能力,但能力培养的目的“应该表现在善于塑造健全完善的人”。在现代教育中,“经世致用”的教育功利观和“教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要摒弃,必须以能力为中心,全面把握能力的内核,并赋予它丰富的文化和人文蕴涵,建立全新的育人模式。首先,这种能力培养必须建立在人性提升的基础上,即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其次,能力培养的归宿是素质的合成,这种素质合成既是学生对自身素质提高的认同与渴求,也是学生诸种素质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然融合。第二,能力培养的着眼点不仅仅是某种职业技能的训练与提高,更重要的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有见解、有情感、有追求、有生命律动的建设人才。第四,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创造意识。当然,对能力定位的确认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怎样建立。高职教育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启示我们这种模式的建立不仅仅是教育理念问题,还与能力结构的确立、教材体系的创新、评价标准的建立等一系列问题息息相关,这就需要我们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
  (三)创设全面发展的人文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意识形态、观念和校园学术、文化的总体氛围,对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等将产生深远影响。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与管理总体要求是相辅相成的,必须始终以学生得到全面锻炼、人性得到充分张扬为主线,营造良好的人文与科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体验深刻的人自身的魅力、科学与文化的力量。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要特别注重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以校报、景墙、雕塑、路牌、有线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等为舆论宣传阵地,以积极健康、具有时代特点、针对性强的内容教育广大学生。必须从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的高度去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把人与人相互包容、尊重、团结、互助的群体精神,自尊、自立、自重、自强的独立精神,公平、公正、守约、诚信的道德精神,让学生在洋溢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气息中,在能力提升和人性开掘的和谐统一中达到全面发展。
  (四)管理目标与人文、科学精神培养相结合。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由于行业岗位不同,也呈现多样化的要求。现代社会,知识爆炸,技术革新快,中国越来越与世界经济接轨,走向全球化,很多领域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岗位技能要求和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传统职业,还是新兴职业,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和信息技术的科学素质,将是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比如文秘工作岗位要求,既要会做文秘、秘书工作,又要懂计算机、懂现代化办公设备、懂外语、懂公关,更主要还要懂得如何做人。职业发展的趋势将在更深层次上对我们的管理手段产生冲击,提出新要求。因此,不管培养哪一类人才,在管理、培养过程中,要促使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培养内容与目标要求相一致,适应职业发展趋势,特别是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入。
  (五)管理与教学体系相结合。我们在按知识体系要求设计政治理论、人文知识、专业墓础理论、专业理论等教学模块时,要注意到这些模块并不是孤立的,人的全面发展蕴含于各门学科的教学体系之中。对高职教育而言,在传授知识与技能时,也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文素养、职业素质等。在职业教育教学体系与模式设计中,要树立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创造的教育观念,在此观念上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教学计划和具体的课程模块。在每一课程设计中,按照突出知识性、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根据具体课程将人性、人文、科学教育等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具体教学管理相互渗透,相互交融。
  (六)重视提高教师与管理者的素质。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要求应当更高,教师除了担当传统教学角色外,还是“师傅”角色,要教技艺、教职业技能。因此,在管理中要高度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结合师德师风建设,造就一批全能型优秀教师,催生技术大师、行业专家。同时,也要提高高职教育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人的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教师和管理者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学、管理,言传身教,营造润物无声的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铸就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高职教育全新的“育人工程”。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能力・理念基础水平――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特点评述[N].2007―04―17第010版.中国教育报.
  [2]吴向东.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解释门[J].教学与研究,2004(01),P84―87.
  [3]下雪源等.论人的全面发展与高职育人质量的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08),P13.
  [4]下小梅.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P38.
  [5]李寿和.论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6(05),P18.
  本文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管理研究”重点课题《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效能提升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0703号。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