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3:11 影响了:

  教研组是教师合作从事教学研究的学习型组织,也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是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展教学内涵,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校积极开展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注重教研实效,较好地丰富了校本研修的内涵。
  
  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学习”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通行证,也是参与社会竞争和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必需能力。作为一个新的学习群体,教研组认真学习了学习型组织建设的相关知识,开展“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怎样提升课堂教学执行力”等内容的讨论,引发教师的危机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
  为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科学的学习方式,形成“发展要转轨、观念要转变、业务要转型、作风要转变”的跨越式发展的共同愿景,教研组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天在行动上做到“八个一点”,即学习一点、设计一点、研究一点、记录一点、体会一点、总结一点、改变一点、提高一点。
  此外,教研组还建立团队学习机制,强调团队共同学习,引导相互学习,致力于改善思维的品质。老师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个人的思维活动就成了教师之间的思维活动,使每个教师的学习效果相互强化,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目前,学校教师把学习当作是一种乐趣,当作自己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形成在学习的状态下研究,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的全新学习方式,逐渐树立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理念。
  
  构建和谐教研团队,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学校教育“以学为主”,创造学习型教研组,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知识、学习做人、学习生活、学习创造,四个“学习”齐头并进,追求良好的立体效应。教师是任务的执行者,在校本教研中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⒈以师德培训为前提,强化学习责任意识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塑造新时期教师形象,形成良好教风的需要。近年来教研组结合各级要求,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了“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行风师德建设的有关文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观看英模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专题片等。这些活动增强了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们不计时间,不计报酬,刻苦钻研教学业务,无怨无悔地扑在教育工作上,关心学生生活,爱护学生身心健康,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与后进生建立长期帮教责任制,开展“献爱心”活动,耐心辅导学困生等。
  2.构建合作交流机制,教学研讨和谐互动
  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有效沟通是基础。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中,团队成员才能有效沟通。在学习型教研组建设中,我校注重营造内部团结并形成合力的团队氛围,挖掘培养具有和谐理念的团队精神。
  重视团队同事关系间的和谐,是营造教研组团结氛围的前提,是正常开展教研活动的有力保证。我们的教研组活动并不局限于进行专门的会议探讨与严肃的学习研究,而是在平常教学之余的同事之间的问题咨询、课程对话、教学探究等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日常教研组中的研究与讨论活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参与,自觉或不自觉的质疑都是在生活常态下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使原先属于个人的信息得到交流,实现了资源共享,为教师改善今后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基础与帮助。
  3.关注个体学习,实现群体共同提高
  教研组不仅是学科教研的平台,也是有效开展同伴互助的学习型组织。为此教研组落实教研活动主讲及中心发言人制度,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教研活动的主体。教研组统一规划,注重教研活动专题性、系列性。
  教研组着重构建了从教学理论到课堂教学实践再到提升课程执行力的校本课题研究系列专题。从多视角讨论学科教学的本质问题,开展理论学习、讨论、实践课、研究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实践能力,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此外,教研组还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开展“青蓝工程”活动,既带动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骨干教师自身的进步,营造了教师间相互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
  4.以自我反思为突破,提高教师的创造力
  自我反思是教师个体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校本教研中,教师不仅要成为教学的主体,而且要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把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与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长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针对性,促进团队的发展。
  学校引导教师以课例为载体,边实践边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并注重问题的研究和行为的改进,实行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并在反思的有效性上下工夫。一是教案反思。教师每月上交一篇最能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特色教案,在教研活动中进行交流,选择有特色的教案反思,让教师在思考中成长。二是对话反思。学校要求教师不仅做书面反思,还形成了对话反思的习惯。教师上完一节课,很自然地会对自己的课进行回顾与思考,会产生与人交流的愿望。课后教师间的对话满足了老师这种自然需求,让老师们有话可说。对话反思可以说是一种最真实、自然的教研状态,教师带着反思进入新的教学实践的时候会不断改进教学,提高实效。
  5.深化课题实验,培养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先进科学的教育理论作指导。在校本研修工作中,课题研讨是最直接有效的提升教科研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基于这一认识,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申报课题,做到人人参与、人人研究。
  与此同时,教研组积极倡导以课例为载体的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例研究、案例分析、问题讨论解答等活动,激发教师开展教科研课题研究。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做好教学札记,详细、系统地记录自己的实验、观察和思考,收集数据,积累实例,整理个案,总结方法,提高科研水平。
  6.搭建学习平台,构建专家引领机制
  为拓展教师视野,使教师在校本培训和课程改革中少走弯路,尽快实现专业成长,教研组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各种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同专家面对面交流,组织好受训教师再培训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消化吸收,教师丰富了知识,强化了理解。同时,教研组还结合学校工作安排,认真学习市、区教育局等相关专家来校进行专业指导,有效地发挥了专家引领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迅速提升,提高了教师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此外,教研组还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参加校际教研,增进交流。
  
  依托网络教研,点燃教师参与热情
  
  网络教研是利用网络优势对常规教研的包容和放大,是基于网络的常规教研。网络教研能促使校本教研活动更富有生机与活力,能极大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学校结合先进的设备优势,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引导教师开展网络教研。
  1.丰富了教研形式
  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参加网络研究,能够灵活地采用更多形式进行合作互助,使校本教研的道路更加宽广。有时我们将网上的课录制下来,发送到学校的网络平台,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互动评课,提建设性意见;有时我们组织同一年级的教师参加活动后上研究课,再结合网上活动进行反思,取长补短;有时我们参加网上教研活动后,再组织教师进行论坛交流等等。
  2.创新了教研组学习方式
  教研组利用校园网络,在教师办公系统中开设教研主题帖,积极拓展专题研究,不定期组织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大家对某一个教育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再由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总结归纳,提升认识。
  教研组还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各大教育论坛的教学研讨,倡导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名友,集思广益,丰富信息,提升自己的素养;组织教师在市教研网等网站开设教研博客,书写工作日志,帮助教师摆脱仅凭个人狭隘的经验学习和工作的状态,由独学无友的学习状态,进入了自主开放、能够利用先进技术进行高效率学习的状态。这不仅强化了教师教研意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促进了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习惯的形成。此外,为方便信息传递,教研组还开设QQ群,扩大了信息交流的时空。
  学习型教研组建设有效夯实了校本研修,为教师搭建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找到了突破口,为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铜陵市映湖小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