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起点论英雄”得不偿失】 不以成败论英雄
 

【“起点论英雄”得不偿失】 不以成败论英雄

发布时间:2019-01-21 04:03:42 影响了:

  中国父母常告诫子女“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旦孩子在不堪重负之下丧失学习动力,他们依然苦口婆心再送上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们的用意也许是好的,但一旦缺乏科学的态度就会物极必反,事与愿违。
  小学、初中真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高中阶段可以用功一点,进了大学再刻苦一些,如果选择读博士,那就必须全力以赴,献身科学研究。这种“递增函数”式的学习方式比目前“大学前递增、大学后递减”的抛物线函数要科学得多。
  我们的校长和教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珍爱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勿把成绩看得比天还高,勿把排名看得比地还大。我们的大学要把重点放在“教书育人”上,少浪费时间做低等、重复、凑文章、骗外行的无聊研究,少聘用分身无术、无实质贡献的“名人”来装点门面。
  近日回国,看到一些媒体连篇累牍地讨论奥数热、择校热,孩子们刚上小学,甚至还未跨入校门就已加入了激烈的竞争。这些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已深深扎根于大家的心坎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君不见,奥数、音乐考级、强化班、辅导班等等五花八门,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家长疲于奔命,孩子苦不堪言。再加上成堆的课外作业,真要把孩子们柔弱的身体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也是一名大学教授,在中国获得硕士学位,又去美国读了博士学位,后留美教书至今。我想通过自己对中美两国教育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思考来说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流传甚广的“名言”是违反科学的,是误人子弟的。
  
  女儿初中时回国找不到同龄玩伴
  
  我念小学时正是**前夜,直到高中毕业基本上是以玩为主,兼学别样。因课余时间充沛,打乒乓、拉二胡、像猴子一样玩单杠,兴趣广泛,什么书都翻。14岁一口气无师自通读完高中三年数理化全部教材。**结束,就凭那三个月的数学基本功,我考进了南京大学数学系。至于英文,我是上了大学才从“ABC”开始学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我在“起跑线上”已经“输光了”,可是我同样进步神速,还修了三个学期的德文。为什么学习能如此高效率,功课能全面发展?只因少年时代在父母“任其自然”的宽松环境中,书没读呆,到了大学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在多年之后,我在母校高三教室门口却亲眼目睹,铺天盖地的高考复习资料无情地挡住了窗外明媚的阳光。
  我女儿只在国内念过小学一年级,是受美国教育长大的。初中时,有一次她随我回国。我在北京学术访问,她在扬州爷爷奶奶处住了一个多月,却苦于找不到同龄玩伴。当时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我在美国读初中》。
  文中,她感叹道:“这次回国满1个月时,我才与比我大1岁的江都表姐见面。由于功课多,她无法抽身和我相见。也上初二的她,连周末都不休息。早上5点起床做作业,晚上11点才睡觉,太辛苦了!而我扬州的堂弟,才二年级就很少有娱乐的时间。前几天我去南京外婆家,另一个上初二的表姐也很难有空和我玩。”
  这让她想起自己的初中生活:“在美国,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初中生早上8点15分上课,下午3点半放学。每天回家后,我做完作业还有充裕的时间学中文、看小说和弹钢琴。像一般的美国学生那样,我有很多时间可以玩。”
  从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的教育思想和方针是符合自然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在教育起跑线上,这个国家注重爱的教育、快乐的教育。它教孩子们基本的知识、做人的道理。它尊重个人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它不鼓励超前教育、死记硬背,更不提倡“起点论英雄”。孩子们从小学到初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读书,反而学到了许多实用的知识。四年高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追求,他们基本上为满足自己的爱好、实现自己的理想而选择自己的未来。到这时,他们才开始真正紧张忙碌起来。
  在“兴趣大于一切”的教育理念下,学生们对自己定位清楚,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最终成为不同层次的社会有用之才。我们国内媒体每年报道中国学生又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得到了团体冠军,比美国队强多了。但这些金牌选手又有几人像我的大学同学、据我所知从未学过“奥数”、参加过数学竞赛的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田刚那样终生献给数学事业的?而在美国,这样的金牌选手大都像田刚那样最终成了知名的数学教授。
  
  真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精益求精”
  
  毋庸置疑,天下没有哪一对父母不希望子女成材,不希望子女拥有幸福的未来。问题是怎样才能成材,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中国父母常告诫子女“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旦孩子在不堪重负之下丧失学习动力,他们依然苦口婆心再送上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们的最初用意也许是好的,但一旦缺乏科学的态度就会物极必反,事与愿违,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好的动机不一定有好的效果。”在高压下痛苦地学习反而容易丧失兴趣,孩子长大后倘若感到“一事无成”,就会怨恨父母、埋怨教师。要知道,拔苗不能助长,循序才能渐进。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信条难以打破的另一原因,就是当今社会分配不公的教育资源和民众心中深深扎根的“名校情结”。中学要进“重点中学”,大学要上“北大清华”。涌向这条“独木桥”,考分是唯一的指挥棒。于是小小年纪就被赶着在“起跑线”上狂奔,刚刚启蒙就被“奥数”蒙得团团转。一些父母力图“赢在起跑线上”,其结果是让大部分孩子丧失自信心,心灵在攀比中扭曲,心理在挤压下失衡。
  以我在中美两国学习、教学的体验,小学、初中真没必要花那么多时间“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高中阶段可以用功一点,进了大学再刻苦一些,如果选择读博士,那就必须全力以赴,献身科学研究。这种“递增函数”式的学习方式比目前“大学前递增、大学后递减”的抛物线函数要科学得多。
  
  家长和老师勿把成绩看得比天还高
  
  我们在重视教育文化传统的同时,要多吸收现代西方文明中人人平等的思想,牢记孔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诲,逐步减少“重点学校”的比例,让每个公民享受均等的受教育机会。我们的校长和教师要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珍爱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勿把成绩看得比天还高,勿把排名看得比地还大。我们还要挡住到处兜售无用“辅导复习书”的唯利是图之辈,不让他们大赚天下父母的血汗钱来养肥自己。我们的媒体更要少一点小题大做地宣传“高考状元”。有人调查后发现,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全国各省高考状元,没有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有杰出成就,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发展中,最终经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
  在美国,“高考状元”也许会拒绝“哈佛耶鲁”,就进家乡名不见经传的人文学院,但这并不影响其日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企业家。很多伟大人物也并不早慧,“起跑线上”也许跌跌撞撞,进了大学也未脱颖而出。美国第一个本土出生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密立根,大学本科并非在我们想当然的名校度过,而是在Oberlin学院一待就是六年,直到获得奖学金才去了当时还未成为美国物理学研究重镇的哥伦比亚大学。
  因此,我们的大学要把重点放在“教书育人”上,少浪费时间做低等、重复、凑文章、骗外行的无聊研究,少聘用分身无术、无实质贡献的“名人”来装点门面。只有各地大学的教学质量大长之后,考生的第一选择才会均匀分布,形成良性循环。
  西方有句谚语:“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不应追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应鼓励“让孩子的未来赢在终点线上”。
  
  (作者单位: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数学系)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