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模仿同样可以是好课]表演课模仿什么人好演
 

[模仿同样可以是好课]表演课模仿什么人好演

发布时间:2019-01-23 04:01:21 影响了:

  “好!这节课太好了!我觉得,这几天听下来,这节课最好!学生热情多高。”   “是的,我也有同感,这节课不但设计精巧,而且情感丰富,语文味也很浓。学生学得也主动。”
  “说实在的,她平时上课只一般。她是不是模仿了别人的教案?”
  “是模仿的,我在杂志上看到过类似的教案,几乎差不多。”
  “啊,那太可惜了。抄袭!至少要降几个档次。”
  ……
  这是在一次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几位评委的一番交流。在随后的深入讨论中,出现了几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这节课可以算好课,模仿得好也是本事;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不能算好课,模仿近于抄袭,要坚决杜绝,好课应该具有创新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对名师的名课,只能借鉴,不能模仿。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小学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名课,教育的信息化又为这些名师的观念和方法走向全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节好课出现后,用不了多久,马上可以从互联网、光盘或报刊上看到,动态或静态的,有声或无声的。这种态势,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教师的学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无疑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课堂创新的问题,势必会出现观念上的模糊与评价上的混乱。
  究竟应该怎样看待模仿名课呢?笔者想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创新不同于文学创新
  课堂创新是指不断地给某个学生群体(班级)以新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能快乐地、有效地学习,并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文学创新是指不断地用新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让他们经常得到精神滋养和享受,从而丰富生活,调动和激发生活情趣。乍一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明显不同。主要有二:一是对象的固定与灵活。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某个特定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是有限的,人员是固定的,一个有创意的设计,不管它多么新颖,其受益面也相当有限。只有通过他人的模仿,才能逐渐扩大受益面。正像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样,如果只在试验田里播种,不推广,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极小。而文学创作则不同,一个新作品的诞生,它的读者往往是非常广泛的,更重要的是,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功能很强。正因为这样,文学作品可以重印而不能克隆和抄袭。二是克隆的难易程度。文学作品的抄袭是很简单的,重新复印一遍就是了,可以用机器来完成。课堂教学是很难克隆和复制的,因为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的,课堂效果需要互动来完成,一个方案在这个群体中实行,效果不错,而到另一个群体中,效果完全有可能很差。而文学作品不需要互动,作品一出版,就交到了读者手中,读得如何,不关作者的事。综上所述,课堂模仿不等于文学创作上的抄袭。
  好课的基本标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是着眼于学生还是教师?毫无疑问,应该着眼于学生,即学生学得是否主动,是否有效。换句话说,评价课堂教学的最直接也是最后的指向是看学生,而不在于看教学设计和教师的表现。如果教学设计得十分新颖和精巧,教师表现得淋漓尽致,可学生听得莫名其妙,云里雾里,那也不能算好课。反之,在教师们看来,某个教学设计并不新颖,而在学生看来,却是新颖,而且很感兴趣,学得非常投入,这就是好课。课堂教学有没有新意,教师和学生的认识是不在同一层面上的,教师可以跑来跑去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能够听到同课异构的课,而学生一般不大可能听多位老师给他们上同一篇课文。因而教师认为没有创意的课,学生完全有可能认为有创意。模仿名课的现实意义就在这里。如果规定模仿不能算好课,这绝对是优质资源的浪费,就像培育出优良品种而不推广应用。
  余秋雨的书一出来就被盗版,为此他深恶痛绝;而一位名师的课一公开就被模仿,名师一定很开心,因为这只会扩大其名声。更重要的是,许多学生成了受益者。当然,模仿也应灵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制宜。(摘自2008年3月11日《中国教师报》)(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本栏责任编辑方 玉
  E-mail:fy663@vip.省略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