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石雕绘画【浅议中国民间石雕的绘画性】
 

石雕绘画【浅议中国民间石雕的绘画性】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1:56 影响了:

  内容摘要:中国的塑和绘不分家,导致中国民间石雕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要求的一致性。虽然石雕和绘画在材质、维度和表现手法方面均不相同,但中国民间石雕在线的运用、彩绘和写意性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绘画性特征。
  关键词:中国民间石雕 绘画性
  
  纵观中国美术史,塑和绘的不分家导致了雕塑和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在中国古代,绘画受到比雕塑更高的重视。早期绘画的作者也只有工匠,但从东汉晚期开始,文人士大夫乃至帝王参与了绘画创作,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创作队伍的骨干力量。他们是国家的统治者,也是文化的统治者,自然使绘画地位凌驾在雕塑之上,而雕塑始终由工匠从事,文人士大夫极少参与。绘画以其艺术观念影响雕塑,因而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相对于绘画艺术而言,中国的雕塑造像艺术在中国历史上的命运是较为特殊的。中国雕塑或是依附于丧葬习俗,或是依附于宗教,亦或是依附于建筑装饰和工艺装饰的需要,始终处于民间创作的地位。然而相对于绘画,雕塑造像是更广大阶层普通工匠艺人的创造,它凝聚着更为普遍的民族心理,更为深刻、广泛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意识,也就更具有总结和研究的价值。
  石雕和绘画在材质、维度、表现手法乃至创作者的地位方面均不相同,甚至在宋代以后更被视为“匠行之作”“雕虫小技”。但是其哲学思想渊源是一致的,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儒、道、释三家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等都影响着艺术作品。因此,中国的雕刻与绘画作品呈现出崇高、庄严、壮丽、典雅、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风格。中国绘画有品格论,而且各代都有不同的标准,但对“气”的讲求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列为“六法”之首。虽然中国古代的雕塑无品评之说,但是,雕塑对“气韵”理解如出一辙,笔者认为中国雕塑的品论也该引入“气”的学说。简单而言,二者都在同一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不断发展,有着同一的道德追求和审美理想。
  一、中国民间石雕的绘画性表现在线的运用。中国民间石雕注重轮廓线与身体衣纹线条的节奏和韵律。这些线条都像绘画线条一样,经过高度推敲概括提炼加工而成。这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外形完全异趣。后者体积感强,前者只有大的体积关系,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中国民间雕刻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类似工笔画分染,有微弱立体感,基本上似绘画的平面效果,没有西方雕塑的细微起伏和明暗变化。中国民间雕塑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像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因而,我们要用中国画的审美目光去看待中国民间雕塑,才能有所收益,才能感受到中国雕塑的宏伟和壮观。
  二、中国民间石雕的绘画性表现在彩绘的运用。我国雕塑从彩陶时期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随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逐渐走向成熟,如汉唐陶俑和大同上下华严寺、双林寺等很多石窟寺院造像有过彩绘的痕迹。中国徽派民居建筑的祠堂、寺庙、塔、桥及民居的庭院、抱鼓石、石狮等石雕,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质朴高雅,浑厚潇洒,依然可以看到或黑、或红、或蓝、或黄等色彩痕迹。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的,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民间石雕的彩绘不仅弥补了雕塑体感的不足,同时也丰富了石料本身色彩的单一,加强了雕塑的艺术表现力,更主要的是赋予雕塑和建筑更多的生活观念和审美理想。
  三、中国民间石雕的绘画性表现在写意手法上。不管是雕塑还是绘画,东、西方比较起来,西方重写实,东方重写意。创作手法的不同其实是东西方哲学观念的不同。在西方,从毕达哥拉斯尝试用“数的和谐”解释万物美的根源,到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观,再到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完善。“模仿说”的确立影响了西方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对本体的再现是西方艺术的主流,在浪漫主义兴起之前一直占主导地位。而中国绘画趋向写意,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画家就开始注重对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形”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唐代美术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写意理论和实践发展。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形成“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使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泄。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度的随意性。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中国民间石雕正是借用了“以形写神、以神写意”观念,把人物、山水、花草、鸟兽及八宝、博古及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表现得栩栩如生,形成中国特有的“写意”雕塑语言。
  四、从艺术的表现和审美的角度来看,中国雕塑与西方雕塑相比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在中国的历史上,雕塑造像的表现方法一直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发展着,各种创作手法虽各具特点,但从不独立地发挥作用。中国雕塑的这种不注重各种手法之间的界限,而从具体感受出发随心并用多种手法,也就是很少有理性界限的困扰,因而使雕塑造像作品有了更大的空间容量。
  相对于诗、画来说,雕塑是以更有限的形式表达内容的艺术,怎样才能使其客观的物质材料蕴含尽可能深厚的主体情思?中国人圆融贯通的构思和创造,使得在严格意义上原本不属于雕塑艺术的元素也起到了为雕塑艺术服务的作用,从而更丰富了雕塑艺术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民间雕塑傲立于世界雕塑之林,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
  [1]王宁宇.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2]郎天咏,李诤.中国雕塑艺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
  [3]孙金德.中国古代民间雕塑论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9).
  [4]石雕・泥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5]王积业.中华传统文化大观[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曹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