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_老师怎样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问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提问_老师怎样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提问

发布时间:2019-02-03 04:26:35 影响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其实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最终达到学会操做阅读过程。思考源自疑问,有疑才有思。读书要动脑子,动脑子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脑子就动起来了。教学中,教会学生提问,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斑斓的阅读春天中走过一个个充满灵气和创意的“哈姆雷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几点体会:
  一、从预习入手,教会学生提问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光听讲不融化不会成才,惟有取得了自学的本领才能成才。”可见,课前的预习十分重要。预习时,我要求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由、充分地提问,没有数量的限制,更无形式的要求。此外,我要求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最感兴趣的作上标记,以此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同时,自然而然地对自己所提的问题作出评价,也借此培养学的提问能力向个性化发展。
  二、从文章课题入手,教会学生提问
  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主旨所在,犹如文章的“眼睛”,而“眼睛”又是“心灵的窗户”。教学中,我们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例如,教学《草帽计》时,我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有学生问:“文章写的是谁运用了草帽计?什么是草帽计?为什么运用草帽计?”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作了铺垫。
  三、从遣词造句入手,教会学生提问
  课文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阅读文章总是从词语到句子,从句子到段落,一边阅读,一边把文章的各个词语、各个句子、各个段落的内容联系起来,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如果对部分语句、段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自然影响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因此,对语句、段落的含义的质疑释疑,无疑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仔细领会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问难,深入探讨,常常会成为理解一篇课文的突破口。例如,在教学课文《枫叶如丹》时,我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来理解文章内容。如:文中有一句“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我引导学生这样质疑:“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为什么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的成熟,真正的美?”通过对这个句子的质疑和联系照片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感悟,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心思想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课文《黄河象》时,为了让学生找出作者合理想象的细节,我让学生从文中找重点的词语。如:“一条弯弯的小河缓缓地向东南流去。”让学生体会“弯弯、缓缓、向东南”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为今后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提问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涉及的人和事,特别是主要的情节,主要的人物,人物主要的言行,来一个刨根问底,自问自答,可以联系、比较、多方面想问题,把问题想得更深一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引导好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逐渐形成问的良好习惯。
  四、从中心思想入手,教会学生提问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心脏。学生抓住中心提问题,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探求到问题的实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对解决问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水就是生命》一文,第二句是“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读这一句话时,提到:“水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就这问题展开了探究,通过阅读、再质疑,很快掌握了课文的内容。
  五、从文章矛盾处入手,教会学生提问
  矛盾是指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事物。如果认真阅读课文,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其实大多也是有意识的安排,往往体现着作者巧妙的构想。例如:《凡卡》一课,凡卡在乡下的生活明明是很苦的,可他回忆起来却觉得是那么快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矛盾,就此提问,并展开讨论交流,从而体会插叙的作用,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说,善于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矛盾之处,并进一步追问几个“为什么”,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觉“矛盾”的地方进行质疑释疑,从而学会提问,理解课文内容。
  六、从标点符号上入手,教会学生提问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许多运用传神而含义深刻的标点符号,这正是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地方。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此处进行质疑发问,促进学生积极的信息加工活动,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凡卡》一课,不仅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更妙的是它的标点符号,结尾于高潮处戛然而止,省略号可谓意犹未尽,余味无穷。我们可以引导学对省略号质疑而思,对情节重新续写,显然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信任》一课,文中有许多的破折号,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这里提问,从而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
  其实,阅读中提问的方法途径很多:从课文题目提问;从课后思考题提问;从原有知识经验提问;从结果追问原因;从原因问结果;从表象追问本质,即思考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又如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提问题”: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内容顺序处(文章思路)质疑等等。诚如一句名句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具备了一颗智慧的心,一双明亮的眼,阅读的世界也就会变成异彩纷呈的世界。
  总之,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引导学生提问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我们能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会学生善问、会问,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兴趣必定浓厚,求异思维,创新意识必定能发挥出来。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须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