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小学语文课堂点评五忌】小学语文课堂点评
 

【小学语文课堂点评五忌】小学语文课堂点评

发布时间:2019-02-06 03:42:38 影响了:

  摘 要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保护学生的个性特点,准确合理并且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禁忌
  中图分类号:G6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111-0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点评是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不恰当的点评不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课堂点评应注意以下五忌。
  一、忌含糊应对
  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以含糊不清的“嗯”“啊”来回应学生精彩的发言,或者只会一个个地点将,漠视学生的发言内容,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如《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习作课上一位教师的表现:
  师:哪位学生来说一说?
  生:妈妈,我总是惹你生气,我们总是吵架、打闹。女儿总想找机会向你道歉,却总好像说不出口。
  师:嗯。谁再来说?
  生:妈妈,每当我生病住院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你那关切的眼神和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当我最无助和灰心的时候,是你鼓励了我,才让我有了信心……
  师:啊。谁还想说?
  可见,这位教师面对学生发自肺腑的真情告白,他全以“嗯”“啊”来回应,严重的伤害了学生的情感。
  二、忌惮调乏味
  有些教师在课堂点评中,除了“很好”就是“太好了”,除了“对的”就是“你真棒”。这样单调乏味的点评,虽然也有一定的激励性,但对课堂气氛起不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学生不明确“好”在哪儿,“对”在哪儿。如教师指导学生用“这里全是� �,别的什么也没有”的句式说话时学生热情很高,可以说是妙语连珠。
  学生1:这里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别的什么也没有。
  学生2:这里全是书,简直是书的海洋,别的什么也没有。
  ……
  可是面对这样的发言,教师却只会说“真不错”“很好”“可以”,乏味至极。这样点评容易使学生产生:“老师心不在焉,随口说说”的感觉。
  三、忌言过其实
  对学生的点评要以鼓励为主,但不能信口开河。比如一位平时较差的同学回答了一道简单的题,教师夸奖说:“你只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如此点评,夸张至极,长此以往,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必定会造成自我感觉太好、心浮气躁的后果;对另一部分学生来说,则会觉得老师恐怕是在讽刺呢。因此,教师在点评中尽量不要用“最”“从来没有”等词语,如“你是班中最优秀的”“我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经典的作品”,过于极端,让人难以置信。其次,不要动不动就拿学生与大明星相比。如某学生的反应很幽默,教师就说:“好极了!我看潘长江也不过如此。”这样的点评,显然失真。
  四、忌褒贬错位
  面对学生发言中的错误缺点,有些教师点评时不分青红皂白,毫无原则地予以赏识鼓励,明明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却冠以“你真会想象”的点评。如细读《鸟的天堂》一文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本意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景色的怡人,环境之优美,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一学生说:“我不想去这个地方,太脏了,我可受不了!”教师马上鼓励道:“很好,你说出了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后,不少学生感到疑惑。
  五、忌赞此贬彼
  有些教师在点评时,往往只注意被点评学生的心理感受,而忽视了其他的学生,这样容易使第三人产生一种被漠视的感觉,从而心存不满。如教师在对回答同一问题的两个学生的点评:对回答较好的同学连连夸奖,你是如何如何聪明……而对回答不太好的同学却置之不理。这样的点评,讨好一个人而得罪了其他同学,这样是得不偿失的,只会给自己的课堂带来麻烦。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分清主次,合理点评。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用用中华民族的独特语言魅力感染学生,用教师独特的评价艺术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打开心扉,正视自我,发展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任编辑 李 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