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英语口语app
 

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英语口语app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3:11 影响了: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外语教学的重点由以往的“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更是明确了这样的事实: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地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关注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需要,强调发展个人潜在能力。而在学生口语表达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因素与表达效果息息相关。积极的情感因素会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提高他们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流利性。相反,消极的情感因素则会阻碍学生语言的连贯性,影响表达效果。目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原因之一就在于实际教学中教师忽视了情感因素对语言教学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口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影响了他们口语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来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流的信心和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一、情感因素与中学生口语表达的关系
  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初中阶段后,要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英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到英语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英语学习的结果有密切关系。在高中阶段,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与情感态度的关系更为密切,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因此,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好英语有着密切的关联。
  语言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认知过程,主要通过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注意、记忆等认知活动来完成。情感对于认知活动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情感和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融为一体。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统一过程,重视“情感教学”,就能充分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而这种内在驱动力会激励学生最终走向成功。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发现。情感低落时学习者就会出现思维迟钝、智力操作困难等现象;而当情感高涨时学习者则会思维敏捷、智力活动增强。
  由此可见,情感因素中的积极情感因素如自信、愉快、强烈的动机等会对学生产生积极、有益地影响,有助于他们主动参加口语练习活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加快学习的过程。而消极的情感因素,比如焦虑、恐惧、害羞、紧张、失望等会消极地影响学生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如果学生受消极情感影响太大,就会严重影响其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练习口语的热情、增强他们口语表达的自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重要环节。
  二、影响中学生口语表达的消极情感因素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指出对语言输入的理解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他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完全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输入的一种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了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在语言交际中,克拉申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心或焦虑而造成的。因此,缺乏自信或焦虑会阻碍学习者的语言习得效果,以至于学习者在交际中不能自如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排列组合。而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情感因素起着对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积极情感因素会加速语言的习得,而消极情感因素只会阻碍语言的习得。在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过程中,这些消极情感因素成为学生无法流利表达的元凶。
  1.缺乏交流动机
  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学习动机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密不可分。学习动机明确的学生往往有较为积极的学习态度,会产生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是决定学生学习好坏的一个重要内因,它在学生的口语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中学生因为中考或高考(英语专业除外)没有口语考试内容而认为口语无关紧要。这种想法使他们缺乏口语表达和交流的动机与积极性。
  2.汉语定势思维影响
  作为母语,汉语的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学生在口语表达过程中,都是“汉语式”定势思维过程。这中间增加了一个把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过程,既费时又费力,大大影响表达效果。比如,被学生们津津乐道的“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给你点颜色瞧瞧),“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就是典型的汉语式思维的结果。另外,在口语表达时中学生经常中英文搀杂,比如,有事儿“call me”,你能“help”我吗?英文单词地使用说明学生有用英语表达的意愿,但是这种中英混搭的表达方式却不利于学生摆脱母语的束缚,也会限制语言的流利程度。
  3.自卑心理作祟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自我评价和认识过低,缺乏自信;不敢在公开场合说话,不愿与别人交往。在口语表达中则表现为自认为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少、语音语调不准确、反应迟钝、出错过多,因而不愿意开口发言。自卑心理让许多学生主动放弃练习口语的机会,当然更无法提高口语水平。自卑心理更多地发生在性格偏内向的学生身上。研究表明85%的学生自我标示“内向型”学习者,对口语缺乏兴趣或胆量。也有学生自认为自己的性格不适宜学好口语。
  4.消极焦虑干扰
  消极焦虑是一种引起不安、紧张、忧虑、担心、自我怀疑的主观情绪。研究表明消极焦虑会使人烦躁不安、心跳加速,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不适。在口语表达中,消极焦虑会干扰学生正常发挥,使他们出现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表达模糊等情况。假如再遇到他人反复提醒或纠错,则会更加紧张、焦虑以至于思维紊乱、口齿不清。
  5.害羞、恐惧心理阻碍
  中学生还处于心理、生理发育期,不象成人已经拥有成熟的心智和控制力。因此,害羞、恐惧心理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情感障碍:很想主动发言,又怕出错被同学们耻笑或者被老师批评。害羞、恐惧心理常导致学生主动放弃口语表达的机会。或者即使有表达的机会,也表现得异常焦虑和紧张,从而影响表达效果。
  三、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生成的有效措施
  积极的情感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充满信心、心情舒畅、没有什么焦虑感。而在口语习得中,教师的主要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励学生增强自信心、降低焦虑感,鼓励学生主动参加语言实践活动,体验口语学习的乐趣。
  1.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积极的内部动力。对于中学生而言,首要的任务是激发他们口语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中学教师扭转只重视英语知识传授、忽视口语培养的教学现状。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把所学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应用,同时也让更多学生意识到口语学习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口语练习。
  2.创造语言交流环境,减少学生的口语焦虑感
  适度的焦虑是积极性焦虑,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不适度的焦虑则是消极焦虑。消极焦虑会使学生产生紧张、害怕、不安等一系列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直接导致学生口语表达和交流的失败,失败又会增加学生的紧张和害怕情绪,形成口语学习过程中的恶性循环。而宽松和谐的交流环境,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口语学习热情,又可以减少诱发消极焦虑产生的不利因素。因而,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轻松适宜的交流环境,启发诱导学生参与口语练习。
  3.重视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心
  兴趣是推动学生去探求知识的实际动力,是学习口语的前提条件。因为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有些学生缺乏自信,在口语表达时语无伦次,这时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可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相反,一味的批评、挑毛病只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发言,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并及时肯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
  总之,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口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Nunan,D.Language teaching Methology.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Inc,1991.
  [2] 张东波.口语教学与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9).
  [3] 陆明,丁万江.口语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另解.外语界,2009(2).
  (见习编辑郭振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