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文导读教学设计_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课文导读教学设计_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发布时间:2019-02-07 04:09:21 影响了:

  这篇散文是王维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裴秀才迪,即裴迪,他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主要诗人之一,早年曾与王维隐居终南山。互相唱和。后王维得辋川别墅、裴迪成为座上常客,查“辋水周于舍下,别涨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旧唐书・王维传》)。宾主咏辋川二十景,各成绝句二十首,这就是著名的《辋川集》。秀才,隋及唐初的取士科目名,后用对文人学士的敬称。
  这篇短文全文文字凝练、朴素,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中间也配以散行,使文句在整饬中又多变化。其写景部分,形象鲜明、生动,声韵和谐。景物描写也很有特,点。写冬景和春景的两段,几乎全用四字短句,以极其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冬末和仲春美妙的自然景色,如第二段,作者将山水、月色、林火、村落、犬吠、钟鸣等景物融为一体,写出了冬夜清幽寂静、寒意森森的迷人景色,其中有静态描写,有动态刻画,动静相间,充满诗情画意。
  
  [教材分析]
  
  本文篇幅短小,字词句疑难相对较少。根据本文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可着重从其写景特点以及文中所包含的人生旨趣人手进行分析鉴赏,既可给学生以新鲜之感,又可培养他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鉴赏力,借鉴如何描摹自然美景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品味文中诗情画意的写景特征。
  2 鉴赏语言淡雅优美,富有情韵的特点。
  3,感悟文中描绘的景物所含有的深趣。
  
  [教学策略]
  
  从课题人手,通过诵读、播放配乐朗诵,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整体把握文意。再以裴迪为切入口:如果你是裴迪,你会应邀吗?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以此牵出文中的“景”、“情”、“理”来探究。最后通过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山中”是什么山?王维为何在山中?裴迪是什么人?谁写给谁的书?
  
  二、通过诵读,整体感知
  1 自由散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个别弄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如不能再问老师。
  2 请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尝试美读。教师在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重音轻音的运用、语音的延长、节奏缓急等方面,点拨和鼓励学生不断设计和尝试,加深对景物和--语言之美的体会。
  3 教师范读,学生对照自身不足。引导学生理解文意,体会写景中体现的作者内心的情感。
  
  三、讨论探究
  假如你是裴迪,你会应邀吗?王维此信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
  1 学生可能绝大多数说应邀,两个理由:山中的美景、朋友的深情。(教师点拔,两人的情谊表现在哪些方面?他们深厚情意的基础是什么?当然在于两人有相投的志趣,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领悟。文中裴迪“天机清妙”可找到显证。教师可适当介绍王维与裴迪的交往情况。可感知,裴迪应邀是因为山中有二人共赏的美景,二人从美景中能够领梧到共同的深趣。)
  2 可能会有学生说不应邀,因为他要忙于考试,他对官场还寄予希望,两人是有不同的。所以,裴迪也可能不来啊!(教师不限定答案,鼓励更开放性地理解。那么蓝田山一带有怎样的羌景?紧承着过渡到景物描写的品味。)
  
  四、具体研读文中景物描写诗情画意及语盲筒约淡雅的特点
  1 朗读第二段中写景的句子:
  (1)找出此段写了哪些景物,抓住修饰词,说说每个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可发现景物前多用“清”、“寒”、“深”等词,营造了一种冷寂、清幽、空灵的意境。
  请学生挑选一些字来谈谈感悟,如“疏钟”可以想见钟声清润悠扬,疏疏落落,隐隐约约而又清晰可辨,显出静中之动,有种缥缈韵味。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所表现的画面。总结作者在描写中运用的技法。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他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他的文也有此特色。此景如一幅水墨山水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景动静结合:有声与无声相应和。细致地表现了光色和音响变化,语言精美,音节舒缓,表现了山水的幽静和作者内心的静谧。
  (3)这样的冬季月景你觉得优美吗?喜欢吗?
  可能许多学生不喜欢,因为太冷寂、太凄清甚至有点寒意森森。也可能有人会说意境很优美,但让自己长居此地就不情愿了。
  (4)为什么清幽寂静、寒意森森的冬夜在王维眼中却是优美动人的呢?
  借此可适当介绍王维对佛教和禅学的极大崇拜,禅宗思想对其诗文感情格调的影响。他“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笔下冬日寒夜景物的清幽冷寂或许正是作者内心禅意的表现,也是作者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的折射。王维,字摩诘,名与字来源于佛经《维摩诘》。有人说王维心中有座“佛”,可见其晚年内心的平静和甘于寂寞。难怪有人称王维为“诗佛”。
  2 朗读第三段中写景的句子:
  (1)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色彩明丽,生动活泼,富有朝气)让学生通过联想描绘文中所写景物,体会景物的意境。
  (2)启发学生,从此段所写的事物(草、木、山、鱼、鸟等)联想毛泽东的同《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思考两段描写在意境上有什么不同。
  毛泽东笔下是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万类霜天竞自由”。“万山”、“层林”意象阔大,“红遍”、“碧透”绚丽多彩,豪迈乐观。而王维笔下是一幅色彩明快而清新朗秀的春朝图。意象并不壮阔,色彩明丽却并不绚烂,再让学生通过炼字来加深理解,比如轻鲦“出”水的“出”,有轻柔之感,少力度;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击”、“翔”就显得刚劲有力的多。同样“露湿青皋”中用“湿”而不用“滴”和“坠”,声响更细小更轻微,甚至难以察觉。整幅画面生机盎然而又冲淡闲散。
  (3)“然是中有深趣矣”的“深趣”该如何理解?请学生谈谈感悟。
  ①是对自然的观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感应,天人合一:
  作者对自然风光有着浓厚的兴趣,与自然万物有相敬相和的亲密关系,因而对佳山丽水有极强的领悟能力,能更细微地去领略和感知自然界的净美与和谐。春景中自然万物均生动活泼,自由舒展着自我,那份闲适使作者极想与其融为一体。欣赏美景,观照心灵,向外发现了山水的美,向内发现了自己的真性情。他希望能够物我相亲,与自然泯然无间、尽善尽美的和谐相处。
  ②是对人生的理解,对恬淡宁静、超尘脱俗人生境界的追求:
  陶渊明《饮酒》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他归隐后乡居生活悠然自得的心境,从景物中领悟到返璞归真的真意。而王维在景物中何尝不是寄予了自己的一种人生理想呢?人本就应该生存在如此美景之中啊。
  小结:虽是一封书信,作者却以诗人的语言、画家的构思写的如同一首赞美风光和表述友情的赞美诗。我们还隐约看见王维的静谧澄澈的心灵天地,感受到他对自然万物独特超群的的感悟能力和对超凡脱俗人生的追求。其清寂雅净的胸襟与闲静从容的心地,带给人恬淡和宁静的心境,是诗文之中的极品。
  
  五、比较阅读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相同点:1 声、色;动、静;2 诗画结合;书画结合;3 感情:闲居之乐,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不同点:诗:秋景;文:实写了冬景,拟写了春景。
  
  编辑 李 莉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