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大理农民科技教育网
 

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大理农民科技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9-02-13 04:26:33 影响了: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和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甘洛县是凉山北大门,属少数民族聚居县,全县总人口202 730人中彝族人口143 725人,占70.89%,藏族人口4 122人,占0.2%,农业人口186 142人中以彝族居多,占70%左右,可见,这些农民是我县最大的人口群体,同时又是我县最大的弱势群体,如何把这一弱势群体变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根据笔者多年在甘洛从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就如何搞好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作如下浅谈。
  
  一、我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基本情况
  
  我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为主,农广校自1998年成立以来,面向“三农”,以“艰苦创业、团结奋斗、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农广精神为指针,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为使命,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多年来,我县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与县组织部联合举办“村干部学历素质培训班”,受训人员48人,现有40人获得农业中专学历,成为农民技术员、基层农技推广员、村组干部;组织92人参加“农业生产与经营”自考学习,毕业79人(其中农业局20人),使我局大专学历从21%提高到53%,成为我局技术骨干;与高等院校联办,招生98人,毕业43人,现在校生54人,部分学员被选拔到领导岗位,提高了基层队伍素质。围绕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乡村中学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仅2007年就在5所乡村中学14个毕业班、4个特色产业乡镇开展“绿色证书”培训1 227人,颁发绿证1 000份,2008年培训231人,颁发绿证150份,并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新农村“绿色证书”培训领导小组。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根据我县农业发展和产业化的需要,围绕各乡镇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点,按农时季节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技术咨询等多种形式,每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以上,发放各类技术资料几万份。2008年开展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500人、转移421人,引导性培训5 000人;每年对28个乡镇农技员开展多媒体农业新知识培训,以适应当前农业发展的要求。
  
  二、目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1.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全县28个乡镇、228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99 716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 978人,占8%;初中文化程度26 923人,占27%;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64 815人,占65%,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低,培训意识不高,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认为自己是土里刨食、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本来就是种地、养猪、养牛、养羊的,自己有经验,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再去学习。可见农民思想观念之陈旧,导致自觉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较差。
  2.培训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利用,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目前甘洛县农民培训资源未能相互沟通衔接,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畜牧、农机、科技、教育、劳动、妇联等多家,出现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连通的管理体制,缺乏统一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重复培训,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浪费培训资源。
  3.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无法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甘洛县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型企业少,财政负担重,用于培训的资金就少,资金的不足导致培训时间较短,尤其是开展一些技能性和专业性强的培训更为明显,不仅难以调动农民的培训积极性,而且培训效果也不明显;培训资金的不足导致培训基础设施条件差,硬件设施不足,培训手段相对落后;培训资金的不足还导致师资力量知识更新跟不上,致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4.培训体系不健全,后续扶持跟不上我县虽然成立了农广校,但没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乡镇更没有专设机构,没有专人负责,县上也缺乏一个对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的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办法, 培训体系不健全,加上现行体制下,培训出现多头管理,无法统筹安排;培训后续各种扶持政策跟不上,一部分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农民,经过培训后想创一番事业,但由于资金不足、扶持政策不配套等原因而放弃创业,导致相当一部分培训项目尽管投入了许多人力、财力、物力,但都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5.语言不通,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甘洛县农业人口中彝族占70%,部分彝族农民,特别是比较偏远地区的彝族农民不懂汉语,最根本的交流都无法进行,更谈不上传授知识。语言不通,成为一大障碍,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三、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生活环境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少数民族地区在社会环境上、思想意识上、接受能力上等都跟不上新形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要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提高培训认识,强化政府行为
  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教育十分落后,交通又不发达,信息闭塞,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经济上、生产上、思想上、环境上等各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为了彻底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这一落后状态,就必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充分认识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制定和完善各种扶持政策,把农民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
  2.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事业。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民培训的投入,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社团组织、民办培训机构参与,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和保障机制,提高农民培训补助资金,减轻农民接受科技培训的经济负担。
  3.加强部门协作,发挥整体优势
  农民培训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社会各方各部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配合和支持。因此,农民培训部门应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建立健全由农业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农民培训工作领导机构,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统一制定规划,克服过去培训中政出多门、教材不统一、重复培训、低效能培训等现象,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确保培训农民的数量和质量,扩大培训影响。
  4.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农民科技培训讲师团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大部分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他们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有限,知识结构单一,掌握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甘洛县农业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42人中,中级25人、占59.5%,高级只有4人、占9.5%。为此,政府要加大投入,引进人才,壮大师资力量,要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与少数民族农民沟通的能力,建立一支由农业、畜牧、农机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素质过硬、业务水平高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讲师团。
  5.积极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三进村”,培养新型农民一是利用农广校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有利条件,推进实用技术培训进村,做到“培训教师直接到户、科技成果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二是发挥远程教育传播优势,推进媒体资源进村;三是发挥专业培训机构、专业教师的优势,推进农民科技骨干培训进村。积极参与各项农民培训工程,调整培训方式,改革培训内容,加大培训力度,以村为单位,整体推进,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
  6.实施分类培训,注重培训实效
  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培训目的等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分类培训,坚持“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提高培训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分类培训。一是搞好农民创业培训;二是搞好劳动力转移岗前培训;三是着力打造培训品牌,提高就业率。又如:对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过低的进行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性技术培训,使他们掌握从事农业生产的要领。
  (通联: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农业局 61685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