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被肯定的民间元青花 民窑元青花碗真品图片
 

被肯定的民间元青花 民窑元青花碗真品图片

发布时间:2019-04-15 04:10:56 影响了:

  民间有没有元青花瓷器,这本来应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却因“鬼谷子”元青花瓷罐拍了一个天价,使得元青花瓷器变得无比珍贵。于是,便有人怀疑如此珍贵的元青花瓷器怎么可能还留存在民间呢?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恰恰忘记了“鬼谷子”元青花瓷罐本身就是一件民间藏品。博物馆的东西,哪怕是国外,也不会轻易将其送上拍卖市场。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富贵人家的东西,普通平民百姓家是不可能有这样珍贵的元青花瓷器的。
  这里先来讨论一个问题,元青花瓷器是否珍贵?当然珍贵,不珍贵如何会有2亿多的天价?从鬼谷子瓷罐拍卖以后,元青花瓷器的价格就飚上了天,成为珍贵和稀有的代名词。
  我们来回顾一下元青花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在不同年份的不同表现。
  2003年11月26日,北京华辰拍卖公司拍卖的元青花行龙牡丹纹兽耳大罐,起拍价是45万,成交价为209万;另一件元青花海水云龙纹罐,以462万成交。在2006年华辰春季拍卖中,一件以咨询价预展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以1372万成交。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分析,2006年华辰拍卖的这件牡丹纹罐是无法与海水云龙纹罐相比的,但价位却是后者的3.5倍。升幅之快,令人咋舌!
  自鬼谷子瓷罐拍卖后,元青花瓷器从贵重变为珍贵了。一字之差,不仅是价格的陡升,更是让元青花瓷器家喻户晓。谁要说元青花不珍贵,不要说文博界收藏界不答应,普通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辽沈晚报”曾经报道过一件在鞍山发现的元代青花八棱瓷罐。因为全世界仅存两件,这个瓷罐的市场价值估计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成为鞍山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篇报道推出后,当年把祖传瓷罐20元卖给文物站的老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当年的“买卖合同”。
  我们不知道这件事情最后的法律结果,但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民间确实有元青花。图1就是这件惹上官司的元青花开光松竹梅纹八棱罐。它从几十元涨到现在专家估价的2亿元以上,从数字来看,已经相当珍贵。难怪老人现在不答应,要撤销“买卖合同”。这就是所谓元青花瓷器珍贵和天价的故事,也是民间没有元青花瓷器这一说法最好的反驳!
  这样的例子远不止这一个,在新疆也发现了一件元青花瓷器。不过,这件元青花瓷器却以农民的爱国热情而被人传颂。
  乌鲁木齐在线讯:3月20日至6月21日,首都博物馆举办“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一件由伊犁州博物馆送展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引起了国内瓷器研究专家的注意,它与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一出土于北京西城区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交相辉映,鸾凤和鸣。
  这件元代青花瓷器,正是11年前霍城县芦草沟镇西宁庄村回族残疾农民马忠从自家农田挖出后上交当地文物部门的。
  如今提起当年的事情,马忠说因为上交了瓷壶,他没少被村里人笑话。加上家庭一直都比较困难,村里人更是不能理解他的做法。
  伊犁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安英新透露,目前国内出土的元代青花凤首扁壶只有两件:一件是当年马忠上交的,另一件是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相比较而言,马忠上交的那件比较完整。两件凤首扁壶,除了大小几乎一致,花纹的位置一致外,凤凰尾部的样式却不同。安英新说,首都博物馆的专家对比两者后认为,北京出土的扁壶花纹是卷草纹,而马忠上交的则是锯齿纹,应该是一凤一鸾,两者在一起叫“鸾凤和鸣”。
  此壶高18.4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8.2厘米、腹径17.2厘米,重660克。胎骨洁白,釉质莹润,白色中闪青。壶身为扁圆形,细颈小口,以凤头作壶流,凤尾卷曲作柄。器形基本完整,仅壶流及执柄稍残。(图2)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叙述这样的报道,一方面是弘扬像马忠这样朴实的中国人;另一方面是告诉研究者和探索者,类似这样的事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会仅仅一例。如果没有捐献这件类似北京元大都出土的元青花凤纹扁壶,这件元青花凤纹扁壶会不会不被承认呢?难说!
  由此可见,元青花瓷器的鉴定,不仅仅是眼学和科学鉴定的争论,更重要的还是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问题。如果都对农民手中的元青花瓷器采取如伊犁州博物馆副研究员安英新一样的认真态度,我们就有可能认识更多的元青花瓷器。
  事实上,许多博物馆的研究人员也是十分慎重地对待民间藏品的。上海博物馆就严禁馆内的研究人员参与民间的鉴定活动,这种态度应该说是对学术研究的负责态度,它可以保护博物馆作为研究单位的独立地位,同时也保护了研究人员的独立地位。
  但在元青花的研究中,民间收藏界和主流文博界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民间收藏界对非科学发掘的出土品和传世品的认知往往比主流文博界大,而主流文博界对民间的藏品往往采取比较谨慎的态度,这种谨慎的态度也就成为一部分民间收藏人士对主流文博界不满的原因。我们这里说的主流文博界是指迄今为止还在文博系统岗位上的研究人员,而非一些本来也是民间收藏人士,有了点名气,忽然也成了主流人士,而对原本的同道采取打压态度的名人,也不包括一些已经退休的原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
  一些还在岗位上的博物馆研究人员对某些事物的谨慎态度,是值得民间收藏人士尊重的。我们千万不能因为意见的不同,而对这些研究人员采取对立的态度。同时,他们也对民间研究采取了尊重和讨论的态度。2009年由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元青花瓷器展中也出现了民间藏品。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博界研究人员对待民间的研究是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只要的确是真正的元青花器,他们也会采取科学的态度来认证和承认。即使对某些元青花的认定标准有不同的理解,也需要我们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进行科学的讨论,而非意气用事地说些不应该说的话,而使主流文博界的人士退避三舍。他们沉默,不是因为理亏,而是理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是不会在媒体上大肆宣扬自己的。所以,民间收藏界和主流文博界之间应该没有鸿沟。看一看我们国家的许多博物馆中,有多少藏品是民间收藏家捐献的。民间收藏家和文博专家应该是天然的盟友。
  图3是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一件元青花瓷器,是一件残器,名称是“青花缠枝纹象耳瓶”,展出时只说明这件瓷器是安徽省博物馆的藏品,而没有指明它的出处。这件元青花缠枝象耳瓶,曾经在安徽省博物馆五十周年大庆时展出。图4是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的一件元青花照片。从图片上看,无论是器形、裂纹、残缺的部位和纹饰都说明这是同一件元青花瓷器。首都博物馆展出时因放在中心柜而能把腹下面的残缺部分拍摄得十分明显,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时,因放在边柜中,腹下面的残缺部分就只能拍摄出一小部分。同时,这件元青花缠枝纹象耳瓶,安徽省博物馆展出时,标注为“陈波”收藏。这说明它是由民间人士收藏的元青花瓷器。
  民间藏品在安徽省博物馆展出,后来又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这应该是令民间收藏界人士高兴的事情,说明民间的确有元青花。其实在安徽省博物馆成立50周年展出中,还有两件元青花瓷器的残件,如图5和图6所示,展出时都注明为“海齐阁”收藏。“海齐阁”显然是安徽当地一位藏家的斋名,这两件瓷器能够入选安徽省博物馆的50周年庆展览,不仅证明了收藏家的眼力,还证明了博物馆的胆识。但愿陈波先生等人的民间藏品在博物馆的展出能给我们启示。在收藏领域的争论中,一定要心平气和,我可以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尊重你发表不同意见的权利。
  也许读者会说,这些现在都是博物馆的藏品,拿出这样的青花瓷器来讨论当然不会有争议或者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但是,它们的前世今生不正是民间的收藏品吗?如果我们拿现在还在民间收藏家手中的藏品来进行命题讨论,结果还没有提出,就会被人否定。因此,用这样已经被业内广泛认可的原先的民间元青花瓷器来证实民间的确有元青花瓷器存在的命题,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吗?我们还可以指出扬州博物馆的一件蓝釉白龙纹梅瓶,它是以人民币18元的价位收进的,当然也有香港几位藏家以几千倍这个价格收藏的元青花瓷器,这些价格悬殊的元青花民间藏品,都是以毫无争议的真实性被业内所承认。
  我们在技术层面上讨论元青花瓷器真伪的同时,也应该注重社会学科层面上的讨论,尤其强调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元青花研究中的作用,一切都在实物的探讨之后,结论只能以实物为基础。民间是否存在元青花的结论,只能是把现有已被承认的馆藏原民间元青花瓷器晾晒出来,才能具有无可争辩的结论。
  民间有元青花瓷器存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民间有多少元青花瓷器的存在?是少量的元青花瓷器存在于民间,还是有大量的元青花瓷器存在于民间?许多人对元青花瓷器的在世数量作过猜测,我们不作猜测,在没有科学的调查以前,任何猜测只能是主观意图的产物,而非实践的科学结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