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及对策_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及对策_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发布时间:2019-06-13 04:15:25 影响了:

  [摘 要]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完善机制、转变观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使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适应。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137-02
  1 前 言
  随着就业市场进入到了供大于求的严峻局面,大学生就业早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社会稳定、人才合理配置、确保教育投资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面对新的挑战、新的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完善机制、转变观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使大学生就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适应。
  2 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中的问题
  2.1 大学生对社会认知不够
  很多大学生把工作的包袱甩给父母,自己没有勇气去面对激烈的竞争,这是不应该的。无论你学的什么专业,无论你的学历高低,步入了社会就要像小学生一样谦虚谨慎地学习,重新认知。职场少了几许书生气,多了些许冲杀;职场少了几许浪漫,多了些许现实。如果你想要长大,就应该勇于担当、勇于挑战。大学生步入社会,少问:为什么,多说:没问题。苦练执行力、思考力、表达力。这些对你的未来乃至人生都至关重要。
  2.2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一是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它们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时间主要是放在大四,甚至有些高校放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而就业指导工作很少在其他年级进行。二是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形式不丰富,较为单一,没有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来研究。有些高校的所谓“就业指导”就是搞几次就业知识讲座,内容局限于协议办理、政策宣讲、就业信息发布、技巧培训、企业宣讲之类的服务性工作,指导作用不突出。
  2.3 就业服务信息网络不完善
  当前高校就业管理工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信息流通渠道不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交流不通畅、信息收集面窄、就业信息处理效率较低,没有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一方面,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沟通不畅,另一方面,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表现得被动、盲目。
  2.4 就业管理专业化程度低
  第一,很多高校设置就业管理部门较为不合理,没有将大学生就业管理部门作为一个单独的机构,有的高校将就业管理部门与招生部门合署办公,设置为招生就业处,且内部职能结构不合理;有的高校将大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划归学生处。第二,高素质、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较少,水平参差不齐,大多不善于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兴趣、个性来进行指导,缺乏相应的指导经验和指导知识,导致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欠缺服务意识,行政管理职能突出,与广大学生的就业需求明显脱节,甚至还有高校没有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
  3 如何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
  3.1 加强就业工作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就业管理水平
  高校加强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能够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水平的提升。我们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为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管理水平,北方民族大学近期建设了“就业服务平台”,购买了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示范项目“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
  “就业服务平台”是将学校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整合,用户涵盖学校职能单位、院系辅导员、班主任、毕业生、用人单位。平台用户可以登录系统,查询毕业生基本情况、求职意向,用人单位基本情况、招聘需求等情况,还可以了解就业政策、就业中的常见问题等。该平台已经通过测试、正式投入使用。“锦程职业发展教育平台”是受团中央委托,经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授权,由时代英杰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职业发展教育平台。该平台集大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系统、职业素养提升系统、职业发展咨询系统、就业服务支持系统、学习管理系统为一体,通过整合名校、名家、名师、名企等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系统、专业、权威、实用的职业发展全程指导。
  3.2 端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识
  目前,不少高校毕业生还没有健康的就业意识,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少数毕业生在毕业初出现短时待业的现象是可能的,这主要是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就业期望值过高、学业不佳、缺乏竞争实力、缺乏就业技巧与能力,大学生要从观念上正确对待暂时待业,积极寻找原因,争取尽早就业。我们的传统就业观念是要有稳定的工作,而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不再有“从一而终”的职业,所以大学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到一个稳定的“铁饭碗”,匆匆忙忙为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而可以借助各地的人事代理资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选择”,因此,大学生要树立职业流动观念,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把握机会。克服暂时的就业困境,先就业,后择业,最终找到理想的职业。
  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目前这种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形势下,不可能每一个高校毕业生都能够在正规的单位或者部门进行就业,很多同学都还只能选择非正规就业,而非正规就业恰恰就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也是最能够体现出“就业就是最大的保障”这一原则的。可以毫无疑问地说,非正规就业实际上就是一种就业。不是只有到正规部门就业才算就业,不是只有整天到单位上班,签订了固定期限或长期的劳动合同才算就业。
  3.3 注重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要把大学生就业放在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及自主创业。高校应该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强化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增加就业机会。高校应该陆续解决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设备和场地等问题,加快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继续完善就业信息网的功能,进一步升级就业信息网站,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在就业工作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开发与国内人才网站的合作潜力,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信息的采集、鉴别和整理工作,加强与各高校网站的信息交流,扩大学生的信息占有量,为学校积极开展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奠定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