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青娇第二课堂登录入口
 

[如何有效开展学生的第二课堂]青娇第二课堂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19-06-14 03:57:22 影响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素质日益提升,"多读书,读好书"的呼声愈来愈强。为此,我国教育部曾推出多项举措支持和鼓励学生丰富第二课堂的内容。于是乎,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和自学素质便成为当务之急。那么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一、潜移默化,培养兴趣
  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靠他们练出来的,然而教师课堂上的精讲也很重要。这能交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便指导学生去练,老师讲课的程序便是学生自读时的“模板”。老师的讲读课,可以叫“示读课”,也可叫“举一课”,学生的自学,可视为教师“示读课”的反三,所以,上好“示读课”便能指导学生真正学会举一反三。在这方面,我就是狠抓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注重讲练结合。
  在讲述《春》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诵读的前提下,思考问题。有关问题的设置,我本着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课本到生活的原则,揭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教材内容的矛盾,这是一种较好的训练思维的方法。比如:首段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运用了什么修辞?接下来,作者用了几段来描绘春景?他们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这里所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呢?我们读后感觉如何?文章最后三段还是描写吗?这里点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效果,帮学生理清梳理了已有的知识,同时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接下来,深入理解本文语言特点,让学生各自找出自以为用得好的词句,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都想另辟捷径,发表独到见解,以展示自己聪慧机敏的思维。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思路也开阔了。课后,系统地再布置一篇写景小作文,以巩固练习写景技巧。在课堂上培养自学能力,教师一定要指导得法,既要提问适度,又要保证自学时间,努力让学生掌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阅读知识。
  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优良的阅读习惯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定时读书的习惯,读书作笔记的习惯,爱护书籍的习惯,以及阅读卫生习惯等。
  认真读书的习惯是指导能够坚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认真阅读。到了初中可以读半小时以上,这个要求看来不高,但若能在要求的时间内认真阅读,不走神,能基本上理解和记忆阅读内容,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如果能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还会锻炼学生的意志。读书作笔记的习惯即读书时除对重点字、词、句,圈、点、勾、划外,还应学会作批注,写随笔,记下感悟,以达心领神会的效果。这也是所谓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阅读卫生问题,就当引起足够重视。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阅读不合乎卫生,不能做到“眼离书一尺”的要求,读书时的姿态不讲究,对环境、光线也不太注重,如长久下去,对学生的视力会有不良影响,教师要经常指导。
  三、课外阅读活动方式要多样化
  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读物内容要使学生喜乐读外,在活动方式上还必须多样化,要搞得生动活泼。
  课外阅读以个人读,也可以组织读书小组。初中可以组织班级图书角,图书箱之类,把学生自己的书拿出来供全班或全年级交换,可由学生自己管理。
  四、因材施教,有效指导课外阅读
  课本教学有《大纲》要求,课外阅读应当有较大的灵活性,课外阅读内容,可以因地、因校、因班制宜。在一个班上,也还要因材施教。学生的水平,爱好都不一样,不可强求一律。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有的就喜欢,科技读物,有的愿意读历史故事,有的就喜欢传记小说之类等等。学生往往从喜欢阅读的读物中,种下某种兴趣的种子,在其成长过程中,随着发展某种阅读兴趣,也可能成为他终生的事业。这方面的事例可随手拈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选择读物。
  总之,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外读什么书,进度怎样,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有方,以便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丰富第二课堂的目的,进而使第二课堂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