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述职报告 > 为民着想的人 [都市报人,谨慎“为民而呼”]
 

为民着想的人 [都市报人,谨慎“为民而呼”]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2:11 影响了:

  时常与居民打交道是都市报记者工作的一大共性,小到报道居民家中的用水用电问题,大到调查一个国家新政在特定群体成员身上的落实情况,都需要记者走出报社倾听居民的意见。然而,作为一名都市报记者,笔者在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想反映居民的真正意见、揭示出一个事件的真实情况往往会面临种种困难。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会判断居民的真正意图,做到谨慎地为民呼吁。在探求真相时,既要排除被采访者带来的阻力,也要警惕那些主动表露意见者的用意。
  “居民反映”不是铁律
  在都市报工作的人,因为工作特性,入行不久便会养成为民鼓与呼的习惯。在媒体的视野中,居民大多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但居民和弱势群体不能完全画等号。记者采访时接触的是作为个体的居民,如果想反映群体特征,需要从每个个体身上去总结共性。而作为个体的居民是千差万别的,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外貌特征、脾气性格、家庭背景、职业特性。由于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态度和利益诉求来接触媒体和记者,当记者采访接触到居民,听他们表达个人意见的时候,首先应该区分居民们的出发点,而不应该把他们一概划入弱势群体的行列,带着浓重的同情色彩去采访。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今年3月底,济南市广智里的一位居民给齐鲁晚报来电反映,他家对面一单位宿舍的空调夜里声音太大,吵得家人及邻居难以入眠。笔者一开始联系这位居民时,他说对面的空调是那种较大的商用空调。笔者实地调查后,发现空调在晚上的声音不是很大,而且机型是普通家用的。由于了解的情况和居民反映的不符,笔者便没对此事进行报道。
  随后,该居民再次来电给报社反映这一情况。其他同事发现了这一线索后,又去采访并进行了报道。其文对该居民的投诉、记者现场察看情况和空调产权单位、环保部门的说法都有体现,可稿件见报后,空调产权单位的有关负责人仍然找上门来,认为这篇报道有失偏颇。这位负责人说,广智里和同侧另一单位宿舍的空调外机离得更近,而他们单位宿舍的空调离得远一些却屡遭该居民投诉,是因为这个投诉居民另有所图。该居民此前曾给他们单位换过一批空调,更换时通过为空调支架安装小零件获取一笔不菲的费用,如今单位内查账时发现了这笔不当费用,换空调时便不再找他,该居民为了个人利益才不停地投诉。
  这样的事实让人猛醒:“居民反映”绝不是铁律,居民反映的情况也有不真实的时候。面对带着特定意图的居民,如果不甄别清反映情况和真相,那么报道就容易出错,媒体就容易被人利用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传声筒”。
  群体指向更容易迷惑人
  一个人的说法还容易鉴别,而一群人为了特定的目的、表达同样的意见时,所谓“三人成虎”,就更容易使人将此当成事实了。
  5月上旬,笔者得知这样一条线索:济南历下区一老年公寓私自加盖违章建筑,城管执法局6次下发停工通知,仍没阻止其继续施工。这是一家什么样的老年公寓,敢这样公然违法?笔者联系线索提供人发现,提供人是住在老年公寓南侧青后三区1号楼的居民。来到现场时,确实看到了这个居民楼北侧10米左右的一处三层建筑外侧在加盖。该楼居民说,这就是大家反映的那个违章加盖建筑。楼院内聚集了七八个居民,他们轮番诉苦,先说老年公寓违章加盖,会影响他们的通风;又说这个公寓中的老人晚上会咳嗽呻吟影响他们休息、晾晒的被褥臭味大;还有人指责说这是个黑心公寓,有的老人晚上发出的叫声很惨,他们怀疑护工虐待老人。
  随后,笔者联系了执法部门、有关街道办事处和老年公寓负责人,得知事实是这样的:历下区第二人民医院租赁历下区房管局位于青后三区1号楼北侧的房产经营老年公寓,已经多年。此前,历下二院位于东关街道辖区的一处院区面临拆迁需紧急搬离,便准备把80多名位于拆迁院区内的老人分别安置到青后和泺河的另外两个院区。青后公寓年久失修,为改善条件,院方找人装修了公寓内部后又在外侧加盖了一条走廊。
  东关街道书记和公寓负责人均承认,为了赶政府拆迁的最后期限,青后公寓没来得及拿到加盖手续便开始施工,相关情况已向区里汇报过,当时正在等市里的审批。“为赶拆迁期限,这也是无奈之举”,公寓负责人说,他们原本在南部山区找了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可公寓老人的家属们嫌远,都不愿让老人过去。
  居民表达出的意见是让违章加盖停工、介意老年公寓在此经营带来的困扰——噪音和气味,目的是不想让老年公寓继续在此经营;而老年公寓也不可能直接将院内的老人打发回家,把公寓搬到别处。公寓的违规加盖,又是紧急拆迁逼迫造成。这是一个十分难解的矛盾,当事双方各有难处。笔者将这一情况和报社相关领导商议后,领导也认为对此事进行报道,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决定暂时不报。
  在这一案例中,1号楼的居民们表露出基本一致的意见,他们是作为一个群体来表达的,这样的意见更具有说服力,也使记者更容易将报道的天平向这一方意见倾斜。采访时笔者也一度为居民反映的情况痛心疾首,在他们激烈言辞的渲染下对老年公寓产生很不好的印象。随着采访的深入及对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了解,才发现如果只站在为这些居民呼吁的立场去报道并不理智。虽然居民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他们没有权利不让老年公寓继续经营,这又牵扯到居民诉求是否有国家法律法规支持上。
  保持甄别系统时刻“开机”
  要谨慎地报道居民的意见、反映真实情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从接触线索到成稿,一直保留质疑
  记者的甄别系统,应该从接触到新闻线索的那一刻就立即启动,看到居民提供的线索便应分辨出线索提供人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而来。分辨出之后,在询问线索提供人情况时就应该绷起质疑这根弦,不放过丝毫可疑之处,而不是到采访时或者写稿时再去质疑。从线索提供人那里发现任何疑点,在实地采访时,都要针对这些疑点一一询问直到得到答案。否则往往会出现采访不全面需要返工采访的问题。如果到写稿时才发现居民反映的情况有可疑之处,这时再想核实情况就要比在现场难得多,有时也会遇到居民当面愿意说、回头电话中再采访又有所顾忌而对记者闭口不答的情况,从而加大报道难度甚至使报道半途而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