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艺术论_画家苏笑柏的艺术论
 

艺术论_画家苏笑柏的艺术论

发布时间:2018-12-24 09:24:32 影响了:

  苏笑柏当年离开中国之际,正值反传统最烈的时期。返回中国后,又定居在缺乏传统氛围的上海。他对中国思想与文化的了解,只能是短暂的、随机的、零碎的、直观的。在德国二十多年,他长时间离群索居,脱离了当地的主流文化。他表示自己两头不沾边:既没有深究德国文化,也没有切入中国传统。这使他虚构的艺术, 如同飘浮在中德之间的海市蜃楼,如同无家者之家。正因为如此,苏笑柏的艺术具有超越本土的天然品质。他对欧洲收藏家在他的画面发现中国情调不以为然,他认为好的艺术没有国籍。
   
  尽管如此,中德文化因子依然渗透在他的作品之中。苏笑柏是擅长口语和文字表达的画家,他能感知语音、语调、语气之间的细微差异,能简洁地使用语言文字表达意图。他的普通话说得标准,中文写作水平超出很多中国画家。这使得人们对他画面的中国意味产生同构的猜想。同样,苏笑柏的德语说得比普通德国人更地道。他的画也如同德国作风一样,深厚、沉郁、理智。擅长理性思维的现代德国如同古代希腊,在相当长的时段充当着欧洲以至世界的大脑,以致一位德国的看门人也能同你高谈哲学。哲学的理性感染着众多德国画家,苏笑柏也不例外。
   
  在享乐主义盛行的当代世界,在后现代思潮引领时代风尚的当代中国,一件艺术作品如果不同时事直接挂钩,就容易受到批评、策展与传播的冷落。当代艺术中的风云人物,无不因为直接地表达社会关怀,才受到广泛的关注。苏笑柏的艺术既飘浮在地域空间之外,也飘浮在社会时间之外。如果不是中国的艺术市场戏剧般的暴发,如果不是收藏界有教养的人开始出现,苏笑柏的现代主义画风将不会受到批评家、尤其是年轻批评家的注目。在众多前卫批评家的眼中,抽象画不再是颠覆旧艺术的力量而只是学院派的新样式;在众多美院学生的心目中,艺术的有效性如同川菜馆中的新菜谱一样风行一阵就不再有人问津,艺术只是花样翻新的过程,而抽象画已经变得陈旧。在这种艺术氛围中,苏笑柏的艺术显然不会被特别关注。长远地看,这是艺术家的不幸还是幸运?我认为是后者。
   
  画画是苏笑柏的生存方式,他勤奋而投入地力求把作品画得地道。他欣赏德国的水管工或邮递员,把工作做得细致入微,让人赞叹不已。他不认为画家的事业比水管工或邮递员的事业更加高尚。在中国,画画被赋予了太多的使命。在他经历过的文革如此,而今也依然如故,画画似乎永远是朝野政治家的工具。他用他的艺术,试图说明艺术仅仅是它自己。中国人历来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却永远没有搞懂:只有各行各业的人在他的专业领域做出前所未有的贡献,才能振兴天下。如果全民都变成业余政治家去凑热闹―如同中国的文革与德国的xx,不论你站的立场如何,都只会蜕变为旧式政治的随从。从这个意义上讲,苏笑柏是一位不入时尚的独立艺术家。
   
  苏笑柏早年曾就读于工艺美术学校。早年的艺术熏陶如同初恋一样,终身难于释怀。他的每件作品都有工艺美术的影子,不论他如何地裁剪、撕裂、拼贴、打磨、做旧,其画面都有工艺美术追求完美的顽固意图。这个预定的特点最终表现为优点还是缺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即兴形成的运气。
   
  苏笑柏的处女作是《大娘家》。这件获奖作品使他受到了吴冠中、詹建俊、钟涵等名家的器重,结识了王怀庆、尚扬、唐小禾等老大哥,最终使他移民德国并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成了吕佩斯、里希特、巴塞利茨等大家的学生与朋友。《大娘家》画一个受伤而熟睡的美女的特写面孔,美女戴着一顶军帽。策展者需要的就是这件道具,它把普通的母女情变成了历史剧。当时的观众同作者一样,感兴趣的却是美女面孔及其画面处理:带有涩味的颜料用画刀刮得稀薄而丰富,亚麻布纹清晰如初。这可视为他的抽象画的技法源头,而他的抽象观念则是对道具的全面放弃。
   
  在抽象画已经成为经典艺术的今天,苏笑柏画了半辈子的抽象画具有的独特之处,必须通过比较来确立。
   
  苏笑柏的画不同于美国的罗斯科,尽管他认为自己曾经受过罗斯科的深刻影响,尽管苏笑柏幼年时有过宗教教堂熏染的经历,甚至有过自己的教名。罗斯科的代表作由单纯的色块构成,厚厚的色块像火山岩浆慢慢地铺开、凝结,色块与色块之间含蓄柔和的渗透效果,像母爱、像教堂乐曲的和声直穿人的心灵。与此不同的是,苏笑柏的色块与色块之间,或采用硬边,或采用断裂,或采用刻画,或采用拼贴的方式加以划分,使画风显出男性的强悍。
   
  苏笑柏的画不同于美国纽曼的“抽象意象主义”以及与他类似的莱茵哈德的艺术。他们采用平涂的矩形、直线,在深沉背景下构成单纯画面。苏笑柏的画也不同于荷兰画家杜斯堡的“具体艺术”,尽管笔者借用了杜斯堡创造的这个术语来界定苏笑柏的抽象画。杜斯堡的具体艺术,抽掉了象征与抒情,以纯粹几何形的扭转使画面产生动感。这种动感,感动的只是人的眼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