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草根“拍客”的文化盛典:茅草根收购价格
 

草根“拍客”的文化盛典:茅草根收购价格

发布时间:2018-12-24 09:41:21 影响了:

  随着九十年代初期DV引入中国,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影像从神坛走向大众,日益增多的民间影像成为人们精神交流的形态和载体。尤其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公民意识的觉醒,从精英表达到草根“拍客”的创作,从最朴素的客观记录到经典的艺术创作,从小众的人际传播到三网融合时代的大众传播,民间影像创作与发展显示着其独特的差异性与生命力。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的评奖活动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大批反映我国社会发展、时代变化的民间影像脱颖而出,他们讴歌时代、关注环保、保护弱小、提倡法制。在参加评比的三千多部纪实类、文艺类、动漫类、旅游类、婚庆类、家庭类、公益广告类、新闻类等8类作品中,涉及到了全国所有的省份,有300多家电视台,100多家影视公司和70多所大学参加了这次民间影像大赛;其中独立制片人的作品占了10%以上。
  在这些节目中,纪实类作品将近2000部,外国节目80多部。这里既有主流媒体提供的大制作纪录片,也有农民选送的Dv片段;既有独立制作人创作的作品,也有71所大学选送的个性化作业:既有欧美国家的专业制作,也有亚洲国家的广泛参与。甚至有70多岁的老人,退休的副省级干部,以及6、7岁的儿童都拿起了DV进行创作。可以说,中国民间影像的草根“拍客”风起云涌,大有“浪潮汹涌现象”。总结起来在创作上有这样几个特点:宏观形态转化为微观形态;宣教形态转化为平民形态;意识形态转化为故事形态:故事形态转化为视觉形态;单一形态转化为多元形态;声音形态转化为影像形态;人物叙事转化为故事叙事;领导为本转化为以民为本;自我语境转化为他人语境;官方语境转化为民间语境。
  
  民间影像的浪潮现象
  
  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技术革新,最终总会带来人们在意识和观念上的更新,进而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产生深远影响。DV诞生在数字化时代,以技术为起点,带来的冲击却远远超越了技术的界限,而深刻地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正如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说过:“我们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此言深刻地揭示了媒介作为一种技术成果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类似于此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将开创了人类交往和社会生活的新方式。
  今天,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的诞生,无疑给我们搭建了一个硕大的、面向大众的创作平台,DV“拍客”从简单的影像纪录,开始走向艺术化创作的舞台,他们的作品也一定会_从DV走向TV。
  在这次征集到的节目中,最为显眼的是人类学纪录片。大家知道,人类学纪录片是行进中的影像,是需要不断的纪录;不断的纪录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这次获奖的节目中,有的纪录片拍摄了一年两年,有的拍摄了五年,甚至有的纪录片10年之后还在纪录。其中云南千溪影视有限公司的《蜕变》,陕西电视台的《血社火》,戴光禄先生的(原云南省副省长)《开会了》,广东台山电视台的《白地纳西人》,广西电视台的《大家庭》、《我的珠穆朗玛》,刘海平先生的《大师的中国梦》,南京广播电视集团的《倭肯河老人和船》,武警交通指挥部的《海拔4663》,李斌先生的《麦子黄了》等等,都是进行了多年的纪录拍摄。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的视角全方位地展示了新中国61年的巨大变化,节目中的人类学价值和那些催人泪下的人物故事,都将里程碑以的永远留在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录片影像志里。我们为那些从事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的人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DV是大众的,此次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制作也融进了我们这次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的入围获奖名单中:比如独立制作人张彦先生拍摄的《流浪者――小黄的故事》,完全使用了跟踪纪实拍摄手法,全程记录了流浪的小黄狗与收养人之间的情感故事。《DV纪录》反映了山东枣庄一位75岁的退休老人张惠林,十几年来,自费十几万元,手持DV行程两万多公里,追踪采访了几十位经历过抗日战争的铁道游击队队员,老八路及新四军战士,记录了大量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山东地区的罪行。《蛇鸟大战》更是精彩,DV人用长镜头全程记录了江西庐山三宝树景区一幕精彩的小鸟为了爱,不畏强敌,与毒蛇展开生死搏斗的故事。还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大三的学生路一帆拍摄的搞笑《滑稽录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提供的《大姐》,南广学院拍摄的《纳西妈妈》,中国农业大学的《母与子》,上海大学影视艺术与技术学院的《一个,人老了》,华侨大学文学院的《创业生》,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天井里的孩子》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独立制作人和大学生们的DV影像,正在由纪录化走向故事化,由片段化走向完整化,由作业化走向作品化。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比较有影响力的草根“拍客”作品,主要分为纪录片与剧情片两类,它们没有主流媒体的那种自上而下的俯视态度,而是选择了一种平视的拍摄视角。这种拍摄方式最为可贵的是原本被主流媒体忽略和不被关注的平凡人的生活被前所未有地广泛纪录和呈现,题材上的平民性反映的是Dv的平民意识和创作的广泛性。
  
  民间影像的艺术化创作
  
  民间影像是大众的,大众的民间影像应不应该有它的艺术追求。换句话说:发源于大众的民间影像,是不是“平面的、苍白的、无艺术欣赏的”。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DV民间影像是民间人拍摄的,它的创作者是老百姓,所以它的艺术性自然就会低;同时欣赏民间影像的群体也是民间的,所以民间影像完全可以淡化或者不强调它的艺术性。
  笔者认为,若从民间影像个体的角度来看,无可非议。因为作为个性化影像表达工具,自我创造与自我欣赏,这是每个创作者的自由与权力,就像用影像记日记一样,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的限制与艺术要求。但是,从民间影像大众传播宏观视角与影像自身发展的趋向等方面来看,由于其传播范围、传播对象等发生变化,在影像表达、叙述方式都要发生适当的变化,因此民间影像需要艺术化的创作倾向,或者说在多元的民间影像创作发展中,艺术化是需要的,也是重要的。
  在这次入围获奖的节目中,艺术化创作成为本次大赛的主流。在获奖的节目中,既有央视和省级电视台创作的精品,也不乏个体影视公司选送的专题片;既有指导人们生活的常识,也有故事化程度很高的人物片;既有感人至深的家庭情感类的节目,也有介绍饲养动物的宣传片,还有农民拍摄的电视剧和手机短片,民间影像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局面。
  广西河池市的《北京来的保姆》,记录的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带着幼小的女儿,从北京来到广西东兰县一个偏僻贫穷的大山上,在中国主流教育之外,进行着一个关于小孩精神心灵身体健康的灵性义务教育活动。该片画面工整,色彩别致,室内室外光线运用讲究。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与昆明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天人》,将举世闻名的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与当地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使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重构形成了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广东台山电视台拍摄的《白地纳西人》,也是DV创作的精品,他们用了4年时间,记录了云南中甸县三坝乡白地地区纳西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同时围绕着“纳西族文化产业基地”的牌子,和“谁是纳西族真正的东巴文化传承者”,展开了一场持久的论战。该片构图新颖,用光考究,故事连贯,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人类学价值。
  在这次评奖中,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两部军事题材的DV作品:济南军区的《苏丹维和纪事》和武警电视宣传艺术中心的《正义的秒杀》,前者以我国维和官兵在非洲苏丹维和期间奉行联合国宪章、维护世界和平为主题,全面反映了我维和官兵在异国他乡的生活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后者反映的是2009年12月29日,长春市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事件。武警吉林总队派出特战分队参与解救行动。在警方与乔匪进行了长达16个小时的艰苦谈判失败后,指挥部命令已在雪天汽车中潜伏九小时的武警狙击手汪东旭对乔犯实施精确打击的故事。这两个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故事化叙事”。前些年,军队的DV拍摄者遇到这样的事情,往往就是“记录了流程”而已,今天他们掌握了纪实类节目的创作要领,从开机那一刻起,就注意到“故事元素”的记录,因此最终完成的纪录片情节环环相扣,人物栩栩如生,称得上视觉盛宴。
  
  创意和动漫类节目凸显
  
  从影像发展历史阶段特征来看,DV民间影像与胶片影像的早期阶段都得益于纪实理念的滋养,但是世界电影在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之后艺术化不断提升。草根“拍客”创作的客观纪实民间影像在中国最初的十个年头里发展迅猛,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实理念范式长盛不衰。此时,当其不再具有任何先锋意义的时候,作为一种旧范式形式化的纪实手法将被艺术化、多元化范式打破。
  那么创意是什么呢?创意就是对传统的叛逆,就是一种智能拓展,就是破旧立新的创造与毁灭的循环。这次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选送了一部《护蛋体验养育恩》的节目,这个纪录片完整地记录了一个小学二年级班级开展“护蛋体验养育恩”的活动,通过让每个孩子24小时保护一个鸡蛋,来体验和感知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感恩父母。同样是纪实性的纪录片,这个节目给人的感觉既有强大的宣教意义,又有震撼的可视性,还有娱乐化元素。不仅孩子们爱看,广大电视观众也喜闻乐见。
  创意是一种艺术体现。如果说《护蛋体验养育恩》是内容上的突破,那么本次获奖的节目中还有形式上创意的高手。《褪色的手》是一个大学生的作品,作者通过手指扮演出的各种可爱的珍惜动物,以及这些动物最后“死在”手指枪下的下场,演绎了一个“不要让你的手失去光彩”的故事,隐喻出“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的主题。虽然这个节目只有1分多钟,但是给人们的震撼是无尽的!
  动漫艺术是运用技术和艺术手段,使静止的角色形象活动起来的一门艺术。它主要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并借助于象征和想象,去反映人们的理想、生活和愿望,是一种具有高度假定性的艺术。因此动漫艺术贵在原创。湖南几名独立制作人创作的《开秧》,采用象形文字为主要造型元素,以原始壁画为主要表现风格,让麦子跳舞,让“大”字打鼓,让“人”字插秧,展示了湘西土家族在每年插秧前的祭祀习俗。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北京还有一家叫水木欣欣的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创造有益于社会的动画节目,比如这次获奖的《青少年远离毒品》,就是这家公司用动画的形式,全面演绎介绍青少年吸毒的诱因和新型毒品的危害,进而呼吁青少年远离毒品。西安首席影视创作的《戒烟》,安徽大学创作的《快乐环保》、《享受生活尊重别人》,以及盐城电视台的《蓝天陷阱》等等,都是绝好的创意佳作。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传播越来越趋向图形化、动态化、互动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民间影像更需要广泛的大众创意和大众文化,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经典动画和创意都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本土文化特色的时候,中国的民间影像将迎来一个更加百花齐放、绚丽多彩的艺术化春天!
  
  环保动物类节目独树一帜
  
  有资料显示:地球的2/3虽然被水覆盖,但其中97.5%是咸水,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又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26%,而这些淡水大部分是地下水。实际上,人类可以从江河湖泊中取用的淡水只占水总量的0.014%。于是社会开始大势宣传:环境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植物是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臭氧层是大地的保护伞;淡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泉。今天,我们听到了宣传,更在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的征文和评奖活动中,看到了大量的这样的视觉环保作品。
  德国导演霍尔格・恩斯特拍摄的《雨一直下》,表面上看,非洲小女孩守着病重的奶奶,平静地在用各种盆罐接着房间里露下来的雨水,实际在暗示世界上将来最最缺少的就是水。北京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部解密性的纪录片,该片以1998年秋季,山西省沁水县突发油松林出现成片死亡现象为切入点,用层层剥笋式的方法,鉴定这种害虫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红脂大小蠹,在中国属首次发现。而这种虫灾的出现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爱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的作品更是这次民间影像节的创作主流。贵州电视台的《黑精灵》,是摄影师用3年时间完成的纪实作品,该片反映了一个13只黑叶猴家族的生存状态、生活习性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告诉人们黑叶猴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级濒危保护动物,中国大约只有1000只。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的《麋鹿家园》,讲述了世界濒危物种,中国先民崇拜的图腾,西方学名“大卫神甫鹿”的麋鹿回归的传奇故事,记录了一个物种灭绝与再生的所有秘密。吉林电视台创作的《中华秋沙鸭》,是作者经过三年多的跟踪拍摄,对该种鸟类的迁徙、繁殖、竞争和生态环境等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内容,进行的详细的记录与描述。云南西双版纳电视台获奖的《拯救》,全程记录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一头小象被盗猎者的捕猎夹夹伤,生命危在旦夕的故事。片中,一边是救援人员竭尽全力去营救小象的生命,一边是愤怒的象群守护着受伤小象。而独立制作人祝辰州创作的《爱的故事》,则是记录了一对翠鸟在西湖边相遇、结婚、死亡的社会原因和环境因素。
  用视觉表现环境,用DV纪录环保。虽然在这次评奖中。有许多独立制作人和大学生的环保作品没有进人终评,但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了民间影像对中国和世界环保的关注和热心。大赛组委会已经决定珍惜这些影像,将这些没有评上奖的节目,作为今后的备选题材,一旦有了较为充足的经费,会资助独立制作人和我们的大学生拍摄更多的环保盛宴。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中西方DV创作差距较大
  
  与中国DV草根“拍客”创作迥异的现象是:在西方,DV这种本来十分个性化的制作,并没有像国内的草根“拍客”一样,直接 带来个人主观艺术的极端放任。相反,就其表面而言,却是对个人主观追求的排斥。这是因为从20世纪初,西方的主流影视艺术就十分强调个性。个人的主观是一切文化艺术理论的基础,DV的存在就是反抗个人的主观。
  另外国外拍摄纪录片的几乎都是独立的专业的创作人员,因为西方的电视台不养活创作人员。电视台的工作就是审查“拍客”们的策划,然后给钱,最后收片。由于受制于电视台的创作经费和节目标准以及技术要求,所以国外的拍客必须拍出高画质、高水准、高质量的符合在多国播出的纪录片,因此这次收到的欧洲国家的纪录片水平较高。如意大利导演拍摄的《往事》,虽然只有短短的5分钟,但是大海、海龟、海鸥、潮汐、雷雨,以及小海龟的出生,每个镜头都拍摄的那样精致。还有《结束》,也是意大利视觉环境电影节选送的作品。干涸的大地,干燥的皮肤,水变得异常珍贵。于是人与人之间发生了一场本不该发生的博弈。
  德国选送的肘部纪录片质量也很高,特别是对故事化元素的纪录。比如《摇篮曲》就非常别致,作者寻找了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不同国家的人,要求他们唱出他们童年中的摇篮曲,全片不仅仅使观众听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摇篮曲,还伴随着人们对历史童年的回忆。阿根廷导演Hernon Belon创作的《德米维达探戈》是一部阿根廷平民生活的记忆,是热情和悲伤的交融,作品表现了,布易诺斯艾利斯的穷人区的老餐馆,举办了_一个初学者的探戈歌曲比赛,观众会跟随着他们的比赛和排练,分享他们的悲伤和快乐。还有德国独立制作人创作的《像在春天一样舞蹈》。原生态的生活记录,原生态的现场音乐,原生态的自由舞蹈,期间有说有笑,有哭有闹,有骂有俏。作者将一群退休老人在舞蹈俱乐部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描述,表现的惟妙惟肖。
  反观国内草根“拍客”的影像,似乎更像是一批有着完美主义倾向的理想主义者。作为新纪录影像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人文关怀”的倡导者。他们对个体人的关心胜过了对社会制度,对群体的关心。他们经常会把镜头对准了那些边缘事件、弱势群体或者新奇事务。而对社会问题、影响时代进程的内容关注不够。在创作上也多流于节目或者故事的“完整、完全、完美”;而对于镜头的工整、构图的审美和灯光使用则不那么讲究。总之,中国的DV“拍客”与国际(大国)独立制作人的差距越来越小,有的方面甚至与国外的专业人员不相上下,我们相信,在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的推动下,中国的民间影像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变革都会带来观念以及艺术美学形式上的革命。DV作为一种独立的技术,不是电影和电视设备的改良,而是完成了从胶片、磁带到数码硬盘的影像纪录,从线性剪辑到普通电脑的非线性编辑这一系列颠覆性的变革。因此,随着DV的发展,草根“拍客”的不断实践,中国的民间影像必将为多元共生的影像生态带来区别于大工业化的电影艺术与大众化的电视艺术的独特艺术魅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