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刺桐菜:刺桐
 

刺桐菜:刺桐

发布时间:2018-12-27 04:17:20 影响了:

  故乡滇西,物产丰饶,菜蔬繁多。且不说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中游的,单单园中蔬菜就不下百种。更为奇特的是,还有些“蔬菜”不是长在居家,而是藏匿于深山,潜伏在枝头,待春风送暖之时,方才一展新颜,被村姑取出山野,满足人们的食欲。
  
  刺桐菜便是一绝。
  刺桐菜系多年野生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为五加科小属。刺桐菜名字多多,有刺龙芽、刺苞头、刺老苞、刺小通等等,城里人叫树头菜。而我则更喜欢像老家人一样,喊其乳名,叫刺桐菜。
  故乡的刺桐菜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灰褐色的,叫灰刺桐菜;一种是绛红色的,叫红刺桐菜。灰刺桐菜色泽灰暗,味极苦,食之,易闹肚子。相较而言,人们最喜爱绛红色的刺桐菜。它富有香椿一样的特质:紫红、光亮、鲜嫩,似乎见一眼就想吃,摸一下便会流出汁液来。不同的是,刺桐菜叶互生,边缘有锯齿,且茎、枝、叶柄、芽苞上均有细小的针刺,乍一看,有刺黎黎的感觉。至于口味,不必担心,当然独特,微苦、脆嫩、鲜香,食之,爽口爽心,常常让人念念不忘。
  刺桐菜爽口,却来之不易。它藏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灌木丛中,每年阳春三四月,经由春姑娘的抚摸、呼唤,脆嫩的芽苞才情窦初开,如梦初醒,并像小雀嘴一样抒情地张开。这时是最佳的节令。打野菜一般是山里女人们的活儿。为了享受其恩赐,村姑们往往起早贪黑,徒步数十里,翻山越岭,前往采摘。有时,也会时运不佳,空手而归,有时,还得冒生命危险,与熊或野猪斗智斗勇。因此,对这些“胜利果实”,人们格外珍视,都舍不得吃,而是一束束地穿好、捆好,装在竹篮里,背到集市上卖了,换钱买些盐巴、化肥、农具、布匹以及孩子的书包、作业本。而真正能享受其美味的,多是细皮嫩肉抑或大腹便便的城里人。
  我喜欢刺桐菜是最近几年的事。下班,每见街头巷尾有卖,便急急走近讨价还价,为品尝其鲜嫩和苦凉,有时,竟不惜高价购买。回家洗净、切细,加食盐,漂洗,再佐以火腿丝(或鸡蛋)、干椒,猛火迅速炒熟即可,若时间久了,脆嫩的味儿便逃之夭夭、无影无踪了。
  吃刺桐菜,以原生态的为最佳,人工培植的为次。故乡数千亩的林海起伏连绵,苍苍茫茫,堪称刺桐菜的原乡。阳光明媚的白昼,有飞鸟歌声的浸润;星光灿烂的月夜,有甘露和凉风的濡染;细雨飘飞的时刻,它又在舒心地拔节、成长。有了这些情节作铺垫,吃刺桐菜也就愈加兴致勃勃、精神抖擞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