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翻译策略透视_百度翻译在线拍照翻译
 

翻译策略透视_百度翻译在线拍照翻译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5:14 影响了:

  摘 要: 我们探讨翻译策略,通常会用二分法来谈论直译与意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等概念,但有不少人往往把这些概念混淆在一起。本文将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关键词:翻译策略 直译和意译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
  
  一、翻译方法与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有什么区别呢?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其中包括: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长句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也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或在此基础上有些改进,例如,柯平编著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除了提出与张培基教程大同小异的方法外,还提出了变通和补偿手段:加注、增益、视点转换、具体化、概略化、释义、归化和回译。也有学者(参见刘宓庆1993:196-234)把分切、转换、词性转换、语态转换、肯定与否定、阐释或注释、引伸、替代、拆离、增补、省略与重复、重构、移植等等方法称为“手段”。
  以上所引是不同学者所用的不同术语,用以描述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究竟哪些属方法、哪些属技巧、哪些属手段,恐怕是很难讲得清楚的。我们在这里把翻译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以上所述的方法、技巧、手段)都类归为翻译“方法”;而把那些能够包含多种方法的术语,如直译法、意译法、语义翻译法与交际翻译法、异化翻译法和归化翻译法等,类归为翻译“策略”。
  
  二、翻译策略二分法透视
  
  下面我们将对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1.直译和意译
  直译、意译在传统译论里讨论得最多。在中国古代翻译史上,就有直译还是意译的“文质之争”。从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慧远的“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释道安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以及佛经翻译史上从以安世高、支娄迦谶为代表的不成熟的直译实践,到以支谦、竺法护为代表的不成熟的意译实践,以及从以释道安为代表的成熟的直译实践,到以鸠摩罗什、玄奘为代表的成熟的意译以及直译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而在外国翻译史中,对直译、意译问题也争论不休。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借用系统语法对语言的描述分类,主张用级阶(rank)的概念来解释直译和意译。认为意译(free translation)打破了级阶的限制和约束,追求译文在词、词组、小句、句子,甚至更大的语言单位上与原语等值。而逐字翻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是建立在单词“级”上的等值关系。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则介于逐字翻译和意译之间。传统的翻译观认为,注重形式的直译是忠实的(faithful),而注重内容的翻译则是自由的(free)。美国语言学家、翻译专家尤金・奈达赞同后一种译法。他认为形式的直译者主要着眼于诗歌对应诗歌、句子对应句子、概念对应概念这样的形式等同,容易误解作者的意图,甚至歪曲意义。进行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形式对应的动态对等翻译则比直译能更全面、更充分地理解原文的意义。英国语言学教授彼特・纽马克称自己“或多或少是个直译派”,他提出了“贴近”原则:即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作者和原文,主张对文本中重要的因素必须在译文中得到准确的再现,即不仅内容必须准确,而且语法结构和词汇上尽可能与原语言贴近和对应。而文本或文本的某一语言单位越是不重要,翻译越不必贴近,可以用恰当的、规范的、社会化的语言来翻译。纽马克所说的“重要”和“贴近”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我们长期争论的内容与形式、意译与直译的问题。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literal translation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 translation)。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Nabokov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96)。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Nida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语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1964:156)。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1980:13)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见Shuttleworth & Cowie 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来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是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正如张培基等学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1980:14-15)。
  在原语与目的语有共同的表达方式时,直译是最快捷有效的方法。例如:
  (1) He ran his administration as a one-man show, and loved to exercise authority ... Arthur Krock reported that he was “the boss, the dynamo, the works”.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p.82)
  译文:他在政府里惯唱独脚戏,喜欢发号施令。……阿瑟・克罗报道说,罗斯福“是老板,是发电机,是钟表的发条。”(王宗炎1983:9)
  当原语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词,直译又无法把原意传递出来时,意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
  (2)If Main Street didn’t understand this, Wall Street did. ((The Glory and the Dream p.85)(译文)这一点,一般人不理解,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却是明白的。(王宗炎1983:10)如直译为,“如果主街不理解,华尔街是理解的。”,读者就会不知所云。王先生把Main Street 意译为“一般人”,把Wall Street意译为“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把原意清楚地表达了出来,使译文简短明白。
  2.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
  语义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Newmark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在目的语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Newmark 1981/1988:22)。语义翻译重视的是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而不是目的语语境及其表达方式,更不是要把译文变为目的语文化情境中之物。由于语义翻译把原文的一词一句视为神圣,因此有时会产生前后矛盾、语义含糊甚至是错误的译文。语义翻译通常适用于文学、科技文献和其他视原文语言与内容同等重要的语篇体裁。然而,需要指出的是,Newmark本人也认为,语义翻译并非一种完美的翻译模式,而是与交际翻译模式一样,在翻译实践措施中处于编译与逐行译之间的“中庸之道”。(Hatim & Mason 1990: 7),(Newmark 1988: 45)。
  “交际翻译”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交际翻译(或交际途径)指的是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程”(Hatim & Mason 1990:3)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径。虽然所有的翻译途径都在某种程度上视翻译为交际,而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却完完全全地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沿此途径的译者在处理原文的时候,旨在传递信息而不是复制一串串的语言单位,他所关心的是如何保留原文的功能和使其对新的读者产生作用。交际翻译和逐句逐行译和直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原文中的遣词造句的形式仅视为译者应考虑的部分因素。第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两种翻译模式之一,其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981/1988:22)。即是说,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译者在交际翻译中有较大的自由度去解释原文,调整文体、排除歧义,甚至是修正原作者的错误。由于译者要达到某一交际目的,有了特定的目的读者群,因此他所生产的译文必然会打破原文的局限。通常采用交际翻译的文体类型包括新闻报导、教科书、公共告示和其他很多非文学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交际翻译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翻译策略,它和语义翻译一样是翻译中的“中庸之道”(Hatim & Mason 1990: 7),既不像编译那么自由,也没有逐行译那么拘谨。
  那么,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之间有什么差异呢?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尽量为这些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在语义翻译中,译者仍然以原文为基础,坚守在源语文化的阵地之中,只是解释原文的涵义,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交际翻译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而语义翻译强调的是保持原文的“内容”。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在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中,如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转、散文等,其核心是表情达意,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视为同等重要。如: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Ezra Pound: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就译为: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黑黝黝的树枝上的花瓣。(裘小龙译)
  上例中,译者主要采用语义翻译为主的方法,即以原文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为中心,追求词义上的细微差别,使译文尽可能贴近原文。译者不仅不允许对原文进行修饰和修正,而且必须尽可能以词、短语和分句作为基本的翻译单位。在庞德这首诗的翻译中,译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日本俳句的结构形式,反映出诗人“意象本身即是语言”的诗学观点,并且因意象叠加获得凝重而又空灵的效果。(廖七一,2000:131)
  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包括非文学作品、教科书、学术论文、报刊杂志文章等,其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其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如通知、指示、宣传广告等。如:
  Watch George McGovern hop on the presidential merry-go-round again makes you wonder what makes them run. After all, George didn’t have a very merry ride the last time ――but the older they get, the harder they try.
  There’s something admirable about it, but also something very sad. Here’s even Harold Stassen, the Young Lochinar of the 1944 campaign, crying for his lost chances and still reaching for the brass ring 40 years later.(James Reston: Yearning for the Presidential Fix)
  看到乔治・麦戈文又跳上了竞选总统的游乐转椅,人们不仅要问:究竟是什么东西促使这些人前来竞选的?乔治前番乘坐转椅,毕竟并不惬意,――可偏偏人上了年纪,想试一试的劲头就越大。
  这种情景确有其令人钦佩之处,可也不免使人黯然神伤。此番出场的竞选人中竟有一位1944年的老将――当年的“风流浪子”哈罗德・史塔生;他一面痛惜着那失去的良机,一面却盼望着中彩发迹,尽管时光已过去四十载。(戴树乔译)
  这段译文主要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注重再现原文的要旨,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译文的社会影响和价值。语言是以读者能否接受为标准,强调语言自然、流畅、简明,合乎社会规范,并尽可能以句子或段落作为翻译的基本单位。(廖七一,2000:134)
  3. 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
  异化翻译法(或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译法(或归化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1995)创造的、用来描写翻译策略的两个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Schleiermacher 1838/1963: 47,1838/1977:74; Venuti 1995: 19)。Schleiermacher本人是赞同采用异化法的。Venuti(1995: 20)指出,在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并把归化翻译法作为标准的文化社会(例如英美社会)中,应提倡异化翻译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异化法,表明这是一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文化干预的策略,因为这是对主导文化心理的一种挑战。主导文化心理是尽力压制译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描述成一种“背离民族的压力”(1995:20),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目的语之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1995:20)。
  具体说来,异化翻译法包括以下特点:(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1995:20)。不过,Venuti也承认,译文是用“本土的文化材料”组成的,异化翻译像归化翻译那样,只能是翻译过程中的其中一种策略,不同的是,采用异化法的译者一般都态度鲜明,而不是隐隐匿匿(1995:34)。
  用异化法翻译的例子(祝吉芳,2004:18-22):
  原文:“I live off Lipton’s chicken noodle soup,” she says.
  译文:“我现在靠吃利普顿的鸡肉面条汤过活,”她说.
  “利普顿”是一个国际著名的商标品牌,用异化法翻译没有超出汉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反而有助于强化读者对世界企业文化的认知.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Schleiermacher 1838/1963:47,1838/1977:74; Venuti 1995:19-20)。
  归化翻译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谨慎地选择适合于归化翻译的文本;(2)有意识地采取一种自然流畅的目的语文体;(3)把译文调整成目的语篇体裁;(4)插入解释性资料;(5)协调译文和原文中的观念与特征。
  归化翻译举例(祝吉芳,2004:18-22):
  A bread and butter letter 译为:表扬信;而不译为:面包黄油信
  A mare’s nest 译为:子虚乌有的事情;而不译为:母马的巢
  Good to the last drop 译为: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而不译为:好到最后一滴
  又如,由于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历史、地域的差异,不同语言往往使用不同的意象来表达或反映相同或类似的观念或事物。Nida就曾经认为,将短语“love with the heart”翻译成其他语言时,不改变意象往往不能达到文化上的等同,因此在不同的目的语中应该转化为不同的意象:
  马绍尔群岛语:love with the throat
  玛雅语言:love with the stomach
  西非语言:love with the liver(廖七一,2000:225)
  4. 三组翻译策略之异同
  本文对人们常提的三组翻译策略,即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进行了概述,并举例说明其所指。直译、语义翻译和异化翻译三者之间的共同之处是比较靠近原文;意译、交际翻译和归化翻译三者之间的共同点是比较靠近目的语或目的语读者。虽然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但是也有区别。我们认为,这三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当人们讨论直译/意译时,他们的焦点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当人们讨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时,他们心里想到的是语言的意义及其交际功能;而人们讨论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时,他们的关注点是抵制外来文化还是引入外来文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1980.
  [2]Catford, J.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3]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ledge,1993.
  [4]Hatim, B. and I.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 London: Longman,1990.
  [5]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1988a..
  [6]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 Hall,1988b.
  [7]Nida, Eugen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With Special Referenceto Principles and Procedures Involved in Bible Translating[M]. Leiden: E.J. Brill,1964.
  [8]Nida, Eugene A. & C.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Leiden: E.J. Brill,1969.
  [9]Robinson, Douglas. Becoming A Translator - an Accelerated Course[M]. Lon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7.
   [10]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11]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
  [1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3]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4]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5]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J].翻译通讯,第四期,1984.
  [16]杨自俭.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17]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18]祝吉芳.英汉翻译方法与试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