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注重内涵,创建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新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注重内涵,创建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新机制】注重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0:15 影响了: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与家庭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之一。北华大学机械工程长期以来一直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点,苦练内功、提高综合竞争力,拓宽渠道、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创建了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新机制。
  大学生 人才培养 就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也是人才培养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核心要素。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保证机制、就业创业指导等具体环节,都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多年来一直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模式创新工作,始终坚持“苦练内功,提高综合竞争力;拓宽渠道,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就业工作理念,系统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程、学生素质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工程、就业渠道的多维度拓宽工程,以质量工程立项建设为契机,更新教育理念,开展系统改革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得到了持续提升。
  一、面向行业,深化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实践证明,不顾及行业背景和行业资源,过分强化“基础教育、通识教育”,毕业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不可能受到企业的认可。鉴于北华大学的办学定位、师资条件、硬件办学条件和社会影响力、特别是生源状况,好高骛远、没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然没有生路。从2003年开始,机械工程学院大规模开展了教育理念、办学思路的大讨论活动,形成了“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的办学策略,坚持走以特色促全面发展的办学路线,一直把大学生一线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办学特色,并把它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来系统开展各项工作。提出了“厚学科专业基础,重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机械类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并落实在2005版、2008版人才培养方案中。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培养方案中增设了系类柔性课程模块,及时引入了行业新需求和新技术;二是以素质培养和行业需求提前感知为目标,设置了跨年级、跨专业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环节。如《专业方向综合实践》环节,强制搭建了大四、大三的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的新机制,强化了大四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大三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三是以科技创新竞赛为契机,全面提升了学生参与各类创新项目的流程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四是以专业软件的学习为载体,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获得多种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认定证书,为就业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系列教学改革的实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变化,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以人为本,个性指导,实现专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全程化
  大学生普遍出现的厌学现象,与学生对专业不了解、对行业需求不了解、对自身潜力和兴趣认识不充分有直接关系。按照学生潜质、社会需求情况科学选择专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由专业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是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的好办法。为此,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类专业试行了“入学后两年重新选择专业方向”的分类培养模式;从入学后的第一周就安排《机械工程认识实习》,让学生一入学就对校内外的创新基地、实验室、实习基地内的工艺装备和生产流程有一个初步认识,对各专业方向的典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个直观的感受,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此外,每个班级都配备一名专业指导教师,全学程开展《专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个性化指导工作,引导了学生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开展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和多层次社会实践活动,个性化培养、职业规划得到了有效实施。
  三、依托基地,创新机制,搭建多功能实习就业平台
  从2002年以来,北华大学机电集成技术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就一直高效率发挥着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及素质培养的独特作用,取得了突出的育人效果,2009年“创建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全面服务于学生一线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有利于营造拟实的工程氛围、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就业”的原则,依托于创新基地,与江北机械厂、苏州工业园区、北京京东方、上海亚德克、深圳微纳等国内多家企业签订了中长期技术合作战略联盟协议。校内创新基地的研究团队以企业的研发项目作为攻关重点,并无偿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形成了将企业课题引入学生实践体系,企业自愿为基地提供运行经费,并出“高价”竞相招聘基地内毕业生的良性运行机制。创新基地成为学生高层次就业的孵化平台,实习基地成为广大学生理性就业的依托平台。
  四、转变观念,全员参与,拓宽多维度学生就业渠道
  几年来,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机械类国家级特色专业的申报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教学研究、多维度系统开展教学改革的文化氛围,“以学生为本”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始终激励全体教师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不竭动力。“社会需求要及时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学生毕业后要有体面的就业单位,就业后要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成为广大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广大教师通过各种关系,向毕业生推荐就业单位的多了;往届毕业生所在单位,主动来学院定向招聘学生的多了;实习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额度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直接通过网络定点招聘我院专业论坛版主的多了;学院创建实习基地、开发就业基地的成本越来越低了,数量越来越多了……学生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宽,择业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京津、长三角、珠三角、胶东半岛成为学生的主要就业区域。
  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完善机制、科学谋划,坚持“苦练内功、提高综合竞争力,拓宽渠道、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就业工作理念,系统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工程、学生素质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工程、就业渠道的多维度拓宽工程,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新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和忠,高新,姜生元.强化实践环节 培养一线创新人才.中国高等教育,2008,(02).
  [2]王香丽.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教育探索,2010,(06).
  [3]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国高等教育, 2010,(06).
  [4]雷家�.大学的使命与我国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迫切性.中国青年科技, 2008,(08).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年专项课题“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CX09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