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高职《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_园林绿地养护
 

高职《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_园林绿地养护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8:58 影响了:

   [摘要] 通过论述《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性质特点和项目教学法的含义与特点,探讨项目教学法在园林绿地养护教学的具体应用。通过几年的实施效果,分析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六条建议。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园林绿地养护 教学方法 应用
  
  《园林绿地养护技术》是高职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职业技术核心课程。然而,该课程教学是专业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突出表现在: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如何将理论融于实践中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之间教学比例以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项目教学法是能体现园林职业特点,也是《园林绿地养护技术》教学最有效的方法。
  一、实施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学生在工作现场的劳动能力,适应劳动岗位的能力,坚持以技术、技能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工学结合”为途径,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考核标准来主导和组织教学。鉴于此,对于工程专业教学法上,项目教学法是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2.项目教学法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将工作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按照工作的相关性来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知识的相关性组织课程内容。其本质是即强调学习者的认识主体作用,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项目教学法具有:实践性、自主性、全面性、评价对象开放、评价标准具体等特点,这与园林绿地养护教学的过程要求和目标要求非常一至。
  3.《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培养目标要求
  在教学设计上应以学生毕业后在园林行业从事的绿地养护等工作为出发点,围绕园林绿地养护的核心技能,以绿地养护工作实际过程开展教学。所以,在教学中应以“项目驱动”为主线,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和总结评价有机结合,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进行“工学结合”,力争以后学生“零距离就业”。
  二、项目教学法在《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教学的应用
  1.项目教学法实施的前提条件
  (1)“双师型”的专业教师;(2)合适的教材;(3)园林绿地平台;(4)恰当的评价体系和奖罚机制。
  另外,应建立一套合理的奖罚机制,约束学生的行为,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项目能预期的开展下来。
  2.项目教学法的流程
  项目教学法一般采用以下流程(见图1):
  在流程中,学生应全过程参与项目的实施,并作好记录总结,老师也应全过程掌握学业生在工作中的动态过程和效果,及时的指导、纠正、交流、总结。
  三、项目教学法实施后效果分析
  1.学生的绿地养护专业成绩比较
  从表1中看出,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学生无论是技能成绩,还是理论考试成绩均提高了,并且效果明显。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
  通过跟踪调查统计,其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项目教学法后,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见表2。
  3.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比较
  (1)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学生主动参与到任务之中,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将任务完成,真正地变成了学习的主体,提高了自学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通过园林绿地养护项目的工作过程,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实施项目教学法后,老师通过指导和控制,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老师则通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学生们信服,扩大了教师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4)通过工作任务的逐步完成,学生逐步掌握了园林绿地养护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极大地提高自信心,增加对未来就业的希望。
  四、项目教学法的问题与不足
  任何一个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项目教学法也是一样,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表现出某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如下方面:
  1.项目完成时间过长,学生易失去耐心,老师也易失去控制。
  2.园林绿地养护大部分项目劳动强度大,使学生们误认为这是简单的体力劳动,产生学校和教师利用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心理。
  3.园林绿地养护工具、机器、设施等不完善,资金欠缺。
  4.运用项目教学法易使工作过程完全等同于教学过程。若将工作过程完成等同于教学过程将使教学也是简单、重复的、单调的。
  5.缺少过程评价,往往缺乏合理的奖罚制度。这很难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
  五、结论与建议
  为了保证《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以及提高就业能力,应加强项目教学法的切实应用。
  1.学校的大力支持,实训基地校园化,加大校园绿地养护投入。
  2.及时地开发项目化校本教材。有必要根据当地、本校的实际特点编写教材。
  3.进一步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教师的责任感。“双师型”教师,就是即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所以,教师应以高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教学中来,从始至终地指导、控制项目完成的过程,才能保证项目教学法如实如期地完成。
  4.合理设计项目,构建园林绿养护知识体系。要注意把握总体知识构架,按照循序渐进原则把全部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教学项目,项目要主题明确,尽量维护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将项目“串联”为一个整体。
  5.加强学生职业情感教育,增加爱岗敬业精神。园林绿地养护是一项很辛苦很实践的工程,其项目化教学过程也很辛苦、单调,没有强烈的专业感情和就业压力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因此,在专业学习前应反复进行职业情感教育,增加点就业压力,增加爱岗敬业精神。
  6.以项目教学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并非是万能的,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能单一依靠项目教学法,应结合其他有效的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综合运用,使《园林绿地养护技术》课程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育锋.部分国家和地区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严权,丁小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3]蔡金绒.项目教学法在企业财务会计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等职业教育,2009,(17)中:25-27.
  [4]郑红萍.非权力影响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