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现示范性需解决的问题]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成果展示方案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体现示范性需解决的问题]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成果展示方案

发布时间:2019-01-20 03:52:32 影响了:

  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薄弱环节,其所培养的毕业生还不能完全适应用人市场的需求,笔者通过参与学校的示范校建设认为,艺术设计教育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增强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三个主要方面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双师型
  作者简介:高学强(1973-),男,天津人,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8-0028-03
  2006年12月,我校(天津职业大学)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建设项目单位,作为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艺术学院,我院(天津职业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在学校主体思想的指导下,以全新的理念、开拓的实践、全新的视角和发展的机制也进行了积极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如何突出示范性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和体悟,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要体现示范性,必须着手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存在较大缺陷,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不强
  1.培养目标定位模糊,高职教育演变为压缩型本科教育。很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模糊,尤其艺术设计教育,与经管、机电等专业相比,起步更晚,办学经验更显匮乏,办学存在盲目性和投机性,未能按照职业教育规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和策略定位,而是纷纷向本科美术院校取经,造成了对本科美术教育模式的盲目仿效,无形中演变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
  2.重学术型教育,轻实践型技能训练。由于师资、实训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存在重画面效果,轻动手制作;重创意,轻实用;重理论,轻技能的问题,致使教学充斥着简化的本科理论,而实践操作无比薄弱,造成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错位,不能适应设计业界的需求。
  3.课程设置滞后,教学内容陈旧,对技术进步和岗位群变化反应迟钝。
  
  (二)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1.教学观念有待更新。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多深的地基多高的墙”、“学得越多,基础就越好”、“现在用不上总有一天能用得上”,在这一思维定势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课程势必全面铺开,面面俱到,追求完整、系统,实用性不足,针对性不强,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不利于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课堂效果欠佳。
  
  (三)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1.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大多是美术学院或相关艺术院校的毕业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组成,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缺乏理解、缺乏“实战”经验的“通病”,而且教师教学能力也存在差异,如:中、老年教师专业基础扎实,教学经验丰富,但一般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对设计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了解不多,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薄弱等问题;年轻教师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较强,能很快掌握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存在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教学方法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与示范性建设要求的“双师”型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
  2.对兼职教师的概念还不清晰,缺乏长效机制。聘请兼职教师可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已成共识,这一做法也确实被目前的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所采用,但就示范性建设所要求的聘任初衷而言,还存在较大差距,绝大多数院校没有深层次地理解兼职教师的概念,只是因为生源剧增,专任教师不足,仓促聘请兼职教师,以解“燃眉之急”,在聘用数量和规格上没有审慎的考虑和长久的规划,仅追求“临时性”的短期需求,存在极大的盲目性,致使部分兼职教师出现责任心不强,讲课敷衍了事,随意调停课,教学内容严重缩水等现象,没有正常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由于以上种种问题,致使目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规格脱离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毕业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要肩负起为社会行业企业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突出毕业生“上岗快、用得上、留得住”的特色,必须进行改革。
  
  二、解决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突出问题的途径
  
  (一)以全新教育理念为基础,制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原则:
  (1)校企共建的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要认真研究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就业岗位和相应的职业能力。要以实际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设置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实践性、职业性和前瞻性,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
  (2)科学分析的原则:根据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对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按工作过程将各项能力分解为形成这些能力的知识体系和对应的课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训项目,统筹考虑进行教学内容选取。课程设置要以真实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于一体,科学合理地安排各种教学活动,形成符合教学规律和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3)必须与够用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组织中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之比达到1:1。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取上,应以满足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训项目所需知识够用为原则。
  (4)“双证书”原则:双证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重视拓展学生实践课程和职业资格考证课程的建设,应设置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将“双证书”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5)职业性原则: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培养,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达到职业标准操作规范。
  (6)合理性原则: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将积极推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为此,在模块设置上建议实行“2+1”模式:即前两学年进行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教学,最后一学年集中进行顶岗实习,这将有利于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2.制订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1)理论基础。在学习借鉴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姜大源教授的“以职业行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开发理论,是课程开发和教学设计的有效工具,在课程的构建中应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遵循“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基本思路,实现由实际工作任务向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转化。(具体见图1)
  
  (2)基本过程(见下表)。
  现以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就重点环节图例说明:
  ①行动领域设计:从调研相关职业岗位确定工作岗位,由工作岗位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作,找出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具有教育价值的工作任务,如图2所示。
  
  
  图2
  ②学习领域设计:学习领域设计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完成的,例如: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之一是包装设计,在此工作岗位上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如图3所示。
  
  图3
  ③学习情境开发: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为载体进行的。以《食品包装设计》课程为例,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基于完成一个具体产品的包装设计这一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组织教学,就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进行设计。如图4所示。
  
  
  (二)注重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成为改革的践行者
  1.加强舆论宣传,加深教师对职业教育和示范性的理解,要求教师在实践中理解把握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确保改革的主体思想顺畅落实。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而人才培养方案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所以,学院要让教师多途径、多角度参与专业建设,使教师在实践中加深对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解:①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从工作过程的解构开始,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逐一进行调研论证,详细分解工作过程的流程,据此重构新的课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院要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活动,在学习研讨、调研论证、专题研究等活动中使教师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和能力需求。②人才培养方案初步确定后,学院将按照从行动领域找出本专业相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六个步骤进行教学过程设计;随后进行学习情境设计,选择教学实施载体(任务、项目、案例、产品、设备等),并按照工作过程基本步骤设计开发课程的步骤,对课程进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的设计。③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示范性建设并不是完全抛弃基础性的课程和教材,而是要下大力气建设符合学生能力培养的新型教材,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成才服务。所以,学院要鼓励教师根据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去开发教材,教师在开发教材的过程中,无疑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或提高对选用教材的鉴别能力,并且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更好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教学经验与教学理念的积淀。④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将突出实践教学,由于学校专业教师在实践技能方面还很薄弱,势必要聘用大量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行业能手参与教学,学院要让专任教师与企业行业的一线技术能手共同指导学生,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加深对岗位技能的锻炼和理解。
  2.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新型教学观念提倡“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在这一思维引导下的教学,应是以学生的“发现”、“体验”为主,教师是知识传递过程的协调者、咨询者,而学生则成为知识主动的探求者,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取学习知识的方法,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够在进入社会后寻求一个“饭碗”,经过不断学习后赢得一个“好饭碗”,当工作环境变化时,通过重新学习来争取一个“新饭碗”,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理论课程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设疑”、“演讲”、“板书”、“实验”等方式,可采取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仿真教学法等多种新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的行动性和独立性。实训、实践课程要改变“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学生模仿――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传统的“四阶段教学法”,传授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的互动性。注重学生能力从静态“基础构成”模式向动态的“基础生成”模式的转变,增强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引进:学院可以根据各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引进具有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来改变教学团队的结构,提高整体实力。
  2.培养:学院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有计划的安排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顶岗挂职,参加实践锻炼,使专业教师能够全面掌握设计行业发展的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尤其是新技能、新工艺、新流程,全面了解其所教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动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通过专业授课、实训或实习指导,引领学生“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新教师要安排在企业行业一线进行挂职顶岗一年锻炼,以提高他们的实践经验和能力,然后才能走进课堂。学院要鼓励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在企业中兼职,参与企业设计项目的指导和开发,并有计划地选派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企业、专业团体或与学校合作办学的境外大学学习研修,专业教师要取得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聘请: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促进产学结合,学院可聘请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来校参与实践教学,但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第一,聘任兼职教师的目的要明确,对兼职教师的技能要求和数量要有长期规划,避免出现仓促聘任或仅作为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补充,要通过聘任兼职教师,真正达到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二,要注意加强培养与管理,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行业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通常技能熟练,但大多数缺乏教学经验和专业理论,教学中存在“茶壶煮饺子”或“纯工匠”现象,所以,学院要制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培养规划,注意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3]姜大源.职业教育教学组织的处置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粟显进,王茜.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2年3期.
  [6]李正峰.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5期.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