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以情激情情愈深_情愈深
 

以情激情情愈深_情愈深

发布时间:2019-01-20 04:03:32 影响了:

  《再见了,亲人》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著名作家魏巍用动情的笔调,再现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开朝鲜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文章以话别的口吻,满怀深情地追述了大娘送打糕累昏、救伤员失孙,小金花救老王失母,大嫂挖野菜致残等几件感人泪下的往事,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全文感情真挚,语言亲切感人,叙事抒情相互交织,构思精巧别致。它是落实单元专题“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的重点课文。
  《再见了,亲人》字字珠玑,感人至深,但文章叙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学生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甚少。因此,教学要紧紧抓住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一感情主线,引导学生朗读、品味、体验、想象,落实听、说、读、写训练,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下面,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
  一、导入――观察画面情初动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两幅插图)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意义的图片,这两幅图描绘的是1958年最后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唤着:“再见了,亲人!”(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再读课题。)
  (设计理念:“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老师借助图画,深情述说,导入进一步的阅读。)
  二、品味――潜心会文情真切
  1 默读课文,认真品味语言,想一想文中的谁深深感动了你?画出相关词句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课文的空白处。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自读、圈画、批注等多种自主学习方式,独立体会课文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对描写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无私付出的句子有进一步的感悟,为下文的集体交流做了铺垫。)
  2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弹性设计,作以下预设。)
  第一板块:当学生说到“被大娘的事迹所感动”时――
  (1)围绕“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呀?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永远不会”这一语段,品味感叹句、疑问句、设问句的内涵,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大娘母子般的深情。
  (2)理解重点句子:“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呀!在您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可是您在回去的途中,就累得晕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被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你从句中哪些字词感受到了大娘为救志愿军战士忘我无私的伟大品格?抓住“冒着”、“穿过”、“丢下”、“唯一”等词语深入品味。
  (3)引读:是啊,素不相识的大娘虽然不是我们的母亲,却胜似我们的母亲。因此,在离别的一刻,我们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生接读)“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过渡:大娘,您就是我们的“亲人”,就是我们的母亲!文中还有谁也同样深深打动了你?
  第二板块:当学生说到“被小金花的事迹所感动”时――
  (1)默读句子:“小金花,不要哭了,擦干眼泪,再给我们唱个《捣米谣》吧!怎么?心里难过,唱不起来?你一向是个刚强的孩子啊。”从中感悟志愿军战士与小金花之间父女般的真情,体味亲人生死离别的悲伤。
  (2)出示句子:同志们伤心地痛哭起来,你却把脚一跺,嘴角抽动着狠狠地说:“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小金花,你是多么刚强呀!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抓矛盾之处引导深入体会:小金花在什么情况下没哭?在什么情况下却哭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好好读一读,相信你一定有许多问题要问小金花。你会问什么?小金花又会如何回答呢?(通过引导学生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自动质疑、自主解答,体会失去妈妈的痛、对敌人的恨,对志愿军的情是多么真切,对比是多么的强烈!
  (3)引读:刚强的小金花,在失去妈妈的一刻,她没有哭,但在与志愿军叔叔离别时,她却哭了,她与志愿军战士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所以,当志愿军叔叔与小金花离别时,深情地说――(生接读)“可是今天,跟志愿军叔叔分别的今天,你怎么落泪了呢?”
  过渡:刚强的小金花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其实,大婶也同样打动了每一个同学的心。
  第三板块:当学生说到“被大嫂的事迹所感动”时――
  (1)默读反问句:“您为我们付出这样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深入体会大嫂与志愿军战士之间的“姐弟”深情,大嫂的爱是付出的爱,无悔的爱。
  (2)出示句子:“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小篮子上山去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上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
  ①那是一个晨光熹微的早晨,大嫂……
  ②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中午,大嫂……
  ③那是一个月上山冈的夜晚,大嫂……
  借助想象,引导学生充分体会大嫂为了志愿军战士不惜身处险地、无私奉献的品质。
  (设计理念:新课改强调“以学定教”。此处教学设计分为三个板块,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调整,这样既有巧妙的预设,又不会错过精彩的生成,使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此外,三个板块的教学在方法上各有侧重,“大娘”这一板块主要以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语为主;“小金花”这一板块通过抓矛盾之处,引导学生与人物进行对话,加深理解;“大嫂”这一板块则紧扣一个“挖光”,引导学生分时段进行想象。教学方式的不同,可以避免单调,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更有兴趣。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情感体验不断升华。)
  三、倾诉――角色互换情更浓
  1 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了太多太多,那志愿军又为朝鲜人民付出了什么呢?你能从文中或自己收集的资料中找到答案吗?
  2 (出示下列句子:①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②侦察员老王到敌占区去侦察,被敌人抓住了,关在一所小房子里,有一个班的鬼子看守着。③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我们缺少野菜……)交流: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是啊,1950年10月25日,13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有14万志愿军战士常眠于朝鲜土地上,其中有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还有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朝鲜人民的家园,朝鲜人民和志愿军战士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4 此时此刻,分别就在眼前,大娘、小金花或大嫂她们又会说些什么?请拿起你的笔,任选一个写一写。
  (设计理念:将“写”挤进语文课堂,一个“挤”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中写的不易,但只有真正将“写”挤进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更高效,才能实现“减负”的目标。课文以志愿军的身份来写,对朝鲜人民的语言描写较少,此处对朝鲜人民语言的“补白”,可以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感受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从而更深地理解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内涵。)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绵延
  1 师:从同学们深情的阅读和文字表达中,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因此,在分手的时候,他们握着手说……就要上火车了,他们挥着手说……已经上火车了,战士们还从窗户里探出身子说……当离别的抽泣声与长鸣的汽笛声交织在一起时,他们还在心里深情地呼唤……(学生自由、充分地表达。)
  2 全文总结:亲人的概念穿越时空,跨越国界,世代相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处处是真情,处处是亲人。
  3 引向生活:2000年10月,为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一批志愿军老战士再次来到了朝鲜,他们的见面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学生交流。)
  (设计理念: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课堂结尾师生对话,深情述说,使学生的感动之情与激动之情达到高潮,接着以再次相见为话题,将课堂引向生活,真正树立“语文的最大外延是生活”这一大语文教学观,达到课已尽而意未完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泓口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