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真诚与虚伪的共生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真诚与虚伪的共生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8:34 影响了:

   但凡文学人物能在文学史上经久不衰,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作为典型,他们往往是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综合体,能以独特的性格特征使自己鲜活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曹禺先生在《雷雨》中刻画的周朴园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曹禺创作《雷雨》时身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青年,其创作目的不可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在反封建的基础上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是其主要宗旨。但是,这个主要宗旨却不应是《雷雨》至今久演不衰的主要原因,而在于曹禺先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周朴园,复杂而真实的周朴园,鲜活而不脸谱化的周朴园。而这主要是通过刻画其性格的复杂性来凸显的。如果曹禺对周朴园的性格不作复杂性的刻画,就会使人物形象平面化,那么周朴园的形象就会被抽象成一个概念,从而脸谱化了。
   因此,我们对周朴园不应当仅从社会学的角度并以阶级的观点来分析,把他放在人民的对立面,而不把他当作一个自然人来研究。周朴园这个人物是复杂的,身份虽然是个资本家,但是他首先是个人,有着自然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有着人的自然发展的过程,和我们大家一样具有七情六欲。
   周朴园在感情上有其真诚的一面。他也曾试图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像普通人一样追求自由恋爱和美满婚姻。当年周朴园遇到侍萍的时候,其风华正茂,风流倜傥,虽身处封建氛围里,但新式教育的经历必然使其十分憎恶陈腐的封建婚姻,崇尚自由的爱情。他曾与侍萍公开同居三年,生育了两个儿子,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周朴园或许不会让侍萍生下孩子就抛弃她,以免拖累自己,然而周朴园没有抛弃她,不仅让她生下第一个孩子,还让她生下第二个孩子。如果周只是引诱侍萍,情况会是这样吗?
   剧本中借四凤之口告诉我们周朴园念经吃素,并且“一向讨厌女人家的”。周朴园为什么要如此禁锢自己,凭他的那种地位,不去放纵自己的欲望,惟独对那个已经“死去”的侍萍念念不忘?而且他还把这种怀念、忏悔和内疚完全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真实地“外化”出来。比如爱穿侍萍绣过的衣服,每年4月18日都要为侍萍做生日,无论家搬到哪里都要带上侍萍用过的家具,等等。有评论说这一切都是周朴园做给人看的,是虚伪的表现,我们恐怕不能如此简单地下结论。周朴园总的来说是戴着虚伪的面具的,但是对侍萍的爱情应是真诚的。他经常独自一人长久地凝视侍萍的照片,难道这也是做给人看的?何况30年来一直如此,如果没有真情,恐怕难以做到。
   从侍萍这方面说,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而是周朴园出于卑鄙的目的玩弄了她,然后抛弃了她,侍萍是应当能够意识到并识破的,即使当年没有意识到并识破,经过这么多年的生活磨难,她也应当能醒悟过来。那么,侍萍见到周朴园必然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哪会那么沉着?她也许知道他们当年的惨剧不是周朴园一手造成的,而是周家的那个封建家庭造成的。因为剧本中侍萍在向周朴园诉说自己当年被迫离开周家时,不用“你”而说“你们”、“你们老太太”,暗示读者抛弃侍萍的主要责任并不在于周朴园。又如:“她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她说:“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你不要怕,鲁贵他永远不会知道。”从这些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语言和神态中,我们看不出其中包含什么愤恨情绪,相反,侍萍对周朴园的依恋之情却实实在在。由此反推,只能证明他们过去的时光是美好的。倘若30年前他们之间不是真爱而是玩弄,那么30年后的不期而遇应该是愤怒异常,而不会表现得那么温柔,她,鲁侍萍,一定渴望狠狠地撕下周朴园戴着的假面具。
   如果周朴园对以前的感情一点都不在意的话,按照现今的社会生活态势,周对繁漪的感情应当很好啊。一个年轻美貌,充满活力的知识女性、当代小姐当是魅力无限的,即使不是周内心所渴望的那种女人,哪怕是出于玩弄女性的肮脏心理,周朴园对繁漪也应当恩宠有加,而不是同床异梦,若即若离。可见还是因为他对侍萍有感情有真爱的,至少在当年是有真实的爱情的,才会让他有这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神伤之痛。
   但是,同样有夫妻之情,周朴园对她们二人的不同情感态度却表现出了其性格上虚伪的一面。作为丈夫,周朴园并不了解妻子繁漪的心理世界,也许是了解而不愿意尊重她的精神需求,对繁漪的嘘寒问暖式的关心虽然给他蒙上了温情脉脉的面纱,但是仍然无法与一个丈夫的体贴搭上关系,遮不住其冷漠的情感。相反,每当繁漪表现出反抗的苗头,其便开始软硬兼施,直至粗暴压制。繁漪的存在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象征――完整而美好的家庭象征,看不出他对繁漪有什么爱情,甚至连亲情都没有。比如周朴园逼着繁漪喝药那一段,先是要四凤服侍繁漪喝药,被拒绝以后,又打感情牌,要小儿子,也就是繁漪的亲生儿子周冲伺候其服药,此计未成,又生一计,转而打伦理牌,要大儿子――繁漪的情人跪请其服药。周朴园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逼繁漪服药,就是为了贯彻自己的意志,确立一种命令与服从的权威与秩序,表现出其专制而虚伪的性格特征。
   在其性格特征上,真诚和虚伪不是截然分开的,有时候互相交织在一起。周朴园病态的专制性格使亲情离其越来越远,于是乎周朴园的精神世界中只剩下侍萍当年带给他的美好爱情。但是,这种美好爱情又激活了他人性中被埋葬的良知,在事业与爱情的两难选择中被舍弃的爱情时时煎熬着他孤独的内心世界。在剧中周朴园自己亲口对侍萍说,抛弃侍萍是其惟一做过的错事,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使周朴园从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丑恶之心直到传统文化所养育的良知都让他背负着沉重的罪恶感。为了摆脱这种罪恶感的压迫,周朴园必须进行精神的自我拯救,于是就有了那些真诚的举动。比如在认为侍萍已经跳河而亡后,把她当作正式嫁入周家的人看待,到哪里都带着侍萍用过的家具,并保持摆设的原样,每年都给她做生日等等。但是,在知道眼前的四凤的妈就是侍萍时,或是出于对维持家中现有秩序的考虑,或是出于保护自己名誉地位的考虑,立即撕下温情的面纱,意图用资本家的惯用伎俩收买她,让她消失,而不是立即予以接受,并承认她在周家的应有地位。在被拒绝后,周朴园又让账房给济南汇一笔巨款,好似是一种良心上的发现,但是周朴园显然明白,侍萍是不会接受这笔钱的。在这里周朴园的真诚和虚伪又是交织缠绕在一起的,显示出其性格上的复杂性。
   这就是周朴园,在性格上真诚与虚伪共生的周朴园。
  (作者单位:沭阳高级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