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文体意识下的语文教学 课题 [阅读教学中应强化文体意识]
 

文体意识下的语文教学 课题 [阅读教学中应强化文体意识]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9:35 影响了:

   高考语文读文过程中若要能够充分整合最有效的信息,迅速高效的阅读,就必须紧密结合几种最常见的文体的特点,强化其文体意识。       一.诗歌   
   诗歌的阅读让人头疼,许多同学都埋怨读不懂文本。故若要能够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读出大意,平时的积累必须到位。包括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及含义象征义,如浮云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骏马宝剑多喻杰出人才等;不同诗歌类别表达的常见主题,如边塞诗抒写将士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表现思乡思亲及反战主题等;诗歌常见表现手法如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等。
   但仅有这些积累又是不够的,读文时我们尚需从诗歌本身的特点出发,强化诗歌的文体意识。
   首先要强化的是诗歌形象性意识。诗歌总是选择一定的意象来寄托作者的情感。阅读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要动笔勾画出诗歌的每一句中运用的意象,并尝试根据这些意象在头脑中生成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同时调动自己的想象来还原作者的想象或联想,从而使得诗歌中原本跳跃化的语言变得具体生动起来,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也自然变得感性起来。这是诗歌阅读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符合人类由表及里普遍认知规律的重要的一步。
   其次需要强化的是诗歌语言精练性意识。诗歌语言的精练性决定了它要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字词的含义,在诗歌鉴赏过程的地位中特别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我们除了懂得它会经常用一些熟悉的意象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之外,还要去尽量把握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互文、对举等;有时候诗歌的句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间内容或表达方式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有时候,诗人为了使诗歌语言更有节奏性,往往对其进行变形,在语法上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等等,这些地方常常是一首诗的“诗眼”,要详加分辨。
  最后需要强化的则是诗歌的情感意识。“诗言志”,就是诗人往往借助于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特定的情感抱负。这就决定了诗歌所有的特点最终都指向“情感性”这一特点,诗歌中的每一词句都是为抒发诗人的情感服务的。所以我们在解答诗歌赏析题时,无论是炼字炼句,还是赏析形象,或是分析情感态度,答题的落脚点都应无一例外的归结到诗歌的“情感性”的特点上。
  
   二.散文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具有占分多,难度大,区分度高的特点。若要想拿下这一块“高地”,就必须从各自的文体特点出发,强化文学类文本的文体意识。
   散文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这就意味着,一方面散文的选材比较自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但另一方面,“形”最终都必须服从于“神”的表达需要。
   阅读散文,首先要理出作品选择的材料及材料之间的关联。力争透过“形”抓住“神”,从而找出“形”和“神”之间的结合点,也就是散文的线索。常见线索有:时空的转换,感情或感情的变化,某一人物或事物等;游记散文一般以人物行踪为序。
   其次要揣摩关键,研读重点。揣摩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揣摩作者情感转化的句子,揣摩文中主旨句等。一定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原则;要前后照应,整体观照,紧扣语境。研读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从而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研读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研读运用记叙、描写之外的表达方式的句段,它们往往是散文明事析理,揭示主旨的重点所在。
   第三、认识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了解散文常见艺术表现手法。叙事散文讲究以小见大,常通过一件小事的叙述,来表达作者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思考,表现自我感悟至深的生活体验;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把握情与景的契合点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志,要尽量体会象征手法的内涵。此外,散文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还有:对比、衬托、联想或想象、欲扬先抑、借物抒情、以物喻人等。
   从散文的这些特点入手,我们就能切中肯綮,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小说
  
   许多学生对小说的出现持欢迎的态度,他们大多认为小说故事性强,易于阅读。但从高考阅卷的情况看,考生的答题总不尽如人意,他们对文本信息的获取更多的停留在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或个别的人物形象上,而因缺乏更具体的“抓手”最终对文本的感知比较肤浅。
   小说的具体“抓手”应该是其“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
   阅读小说文本时,首先要强化人物意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塑造人物形象”就成了小说的主要任务。人物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次要人物是为了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读文时,一定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以2008年江苏高考小说《侯银匠》为例,文章刻画了侯银匠和侯菊等人,那么究竟谁是主人公呢?从题目来看,主人公应是侯银匠,但从篇幅上看,文章写侯菊的文字多,作者究竟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就要我们理清两个人物之间的关系了。文章花了大量的篇幅刻画出的主要是侯菊精细勤劳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与侯银匠可谓一脉相承,写侯菊实质是从侧面刻画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其次,阅读小说文本,要强化故事情节意识。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都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或事件中的言行举止等来展现。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我们剖析人物精神世界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小说的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候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潮部分,它是小说中最吸引人且最能够揭示人物形象的一部分。《竞选州长》中的“九儿寻父”,《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拳打镇关西”的情节都是如此。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把握住作者行文思路的同时,也能明白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过程以及人物性格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利于读者全方位,多角度,有层次的把握人物形象。
   再次,阅读小说文本,要强化环境意识。“小说主要通过艺术手段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物都是特定环境中的人物,人物的成长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特定环境。这个“环境”既有自然环境,也有社会环境。而对人物的性格起着决定作用的则是社会环境。它往往以两种形式出现在文中。一是集中的刻画人物所生活的特定环境,展现人物生活的社会风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开头三段集中描写的“咸亨酒店”就是主人公当时生活的社会的一个缩影:阶级对立,贫富悬殊,冷酷麻木。这样集中的社会环境的描写,为下文刻画孔乙己的不伦不类埋下了伏笔,也就预示着人物悲剧命运的必然性。这种集中描写的形式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而另一种交代社会环境形式的最大特点则是分散而隐蔽,容易为读者所忽略。吴敬梓先生创作的《范进中举》就属于这一类型。整篇文章看起来无一处交代社会环境,但却又无处不在交代社会环境。胡屠夫、众乡邻及张乡绅前后的对比,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虚伪可笑的社会现实;而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尤其是一朝富贵和中举发疯的事实,则让读者看到了读书人对功名如痴如醉的原因及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毒害的社会现实。
   最后还要注意,小说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性的。我们必须通过作者对文中一个人的塑造,看到这个人所代表的一类人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小说的真正内涵,才能发现小说的现实意义。
  
  王建胜,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本文编校:洪 鸣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