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读拼音识汉字【读汉字识中国】
 

读拼音识汉字【读汉字识中国】

发布时间:2019-01-26 04:03:00 影响了:

  汉字是表达的工具但又不仅仅是,它还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温度和文化内涵。陈寅恪先生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确实,每一个字的诞生,都有诸多构成因素以及变化与演进特点。其中一些汉字甚至记录和承载了文明的进程、文化的特性、民族的特点、国家的发展,它们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核心,树立了中华文明的旗帜。
  
  从敬献于神的珍馐,谨呈于帝王贵族的美味,变成了表现内心羞惭,甚至于儿女情长的“羞羞答答”,汉字中恐怕没有哪个字有“羞”字这样兜兜转转、跌宕起伏的命运了。
  
  原本美味
   一边是一个羊头,一边是一只手,这只手或左或右,位置并不固定,这个字就是甲骨文的“羞”,其本意是手捧或举羊以进献。可见,三千多年前的“羞”,不是今天的“羞”。
   羞原指有滋味的东西,《周礼・天官・膳夫》中有这样一句:“掌王之食、饮、膳、羞”,汉代经学家郑玄解释为“羞,有滋味者”。这种羞,包含肉酱、果酱、鱼虾酱、烤肉、肉脯,甚至于香料香草。在祭祀或者宴会的时候,一般被盛放在名叫笾豆的竹木盘之上,作为调味的蘸料。所以,《周礼・天官・宰夫》中又说,周代十分重要的官员宰夫,其职责就是在祭祀、宴会时,“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在那时,身份越高的人,可以享用的羞的品种越多,按照文献的记载,“凡王之馈……羞用百有二十品”。
   在上古时期,祭祀活动中的敬献品并不仅限于羊,但羊最为常见。这大约与羊肉的滋味最为浓烈有关,所以表现味道美好的字多是用羊来修饰,比如“鲜”,比如“美”。“羞”又常常被作为动词使用,表示进献。《左传・隐公三年》中说,只要诚心诚意,即便是山沟池塘生长的萍、藻、蘩、蕴这样的野菜,一般的竹制笾豆,大大小小的路上积水,都“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这里的“羞”,就是进献礼仪的意思。
   由进献引申,“羞”字也作为推荐使用。《国语・晋语九》中赵简子说起他的祖先赵武时,称赞他“有武德以羞为正卿”――因为有军事能力而被推荐为正卿。
   羞又可以指代美味,就有了“珍羞美味”等词语。陶渊明在他的《自祭文》中说,“羞以嘉蔬,荐以清酌”。装盛美味的器具也就被美称为“羞鼎”、“羞豆”。
   进献、呈贡,美食美味或者吃美食的“羞”,并没有今天使用中的羞惭、羞愤涵义。那表现心理活动的“羞”涵义,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难道“羊”“丑”?
   1990年代中期,上海博物馆从香港入藏了一批战国时期的楚国竹简。作为这批竹简的最初整理者,北京大学李零教授认出了一个字,这个字在以往的包山楚墓楚简中曾经出现过一次,只是当时无人能释读。
   当李零教授与它相遇时,它端坐在上海博物馆楚简《周易・恒・九三》“或承其羞”的“羞”字位置上,只不过却是另外一种写法。经过一番识别,李零教授把它隶定作“■”,注道:“疑读为羞……与上‘耻’字互文。”李教授的意见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古文字界不小的反响。因为,这个字一旦被认定为“羞”,在文字学上如何处理它与从羊从手的“羞”字的关系就是很大的问题。
   经过很长时间的讨论,学术界最终结果是这样:李零教授所发现的这个字,从文字学的角度看,最好隶定为“■”。这个字从心,■是它的声符。在《说文解字・肉部》里的解释是:“■,面柔也。从■,从肉,读若柔。”在上古音中,柔声、丑声相通,所以,经过一系列的文字学考证并按照音韵学的原理,学者们证明,两个字可以相通,而且有充分的文献依据――从心的“■”字,才是真正表示“羞耻”之“羞”的本字。
   解决了文字学的演变与音韵学的问题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个字在其它的语境中是否也是“羞”字的含义。幸而,在上海博物馆楚简的《三德》篇和《仲弓》篇中这个字再次出现。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的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也曾见到过与上博楚简《三德》篇相近的句子。由此,学者进一步确认这个字就是“羞耻”的“羞”的本字。
  “羞”字的演变
   让我们回到春秋战国那个战乱纷扰的时代。
   对于那个时代,孔子有一句最经典的总结,叫“礼崩乐坏”。西周势弱后,周王朝形同虚设,各诸侯国纷纷想争王称霸,于是原先那套礼制便被抛弃,孔子只有仰天长叹。和孔子一样感叹社会风气败坏的还有许多人,比如讲求刑名的法家,他们都呼吁要遵从规范,制定秩序。所以在这一时期的文献记载中,很强调“羞恶”、“羞辱”甚至于“耻辱”。甚至连主张逍遥避世的庄子也会在乎道德礼仪,说“其行乃甚可羞也”。而《史记》里的老廉颇对于蔺相如被提拔,面对自己部下会怪不好意思地说:“吾羞,不忍为之下。”
   从那时起,有没有道德、要不要脸面逐渐成为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高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上升到家庭层面,则成为是否“孝”;上升到思想道德层面,就是是否“仁”。
   在知识精英的大力提倡下,人心的羞恶也被当政者所重视,将其提升到官僚干部的任用要求中。从秦代开始,无论实际效果是否是暴政苛刑,至少在官员的学习守则中,便已经开始提出要施行“仁政”了。在秦代十分常见的官员守则《为吏之道》中,就有“毋羞贫”三个字。
   而在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也为重视人的道德要求提供了平台。这时候的社会格外提倡人应有“羞恶”之心,不但皇帝要有“唯恐羞先帝圣德”的思想觉悟,皇室要有“以羞先帝之德”的决心,普通百姓更是要有“杀身无益,适足增羞”的行为。
   上有提倡,下必实行,于是,“羞”耻之心、“羞”恶意识成了十分神圣的事情,是时人心中非常重要也最为崇高的道德标准。请注意,大约就在此时,发音相近的“羞”与“■”,在“精神美好”与“内心认知”层面最终达成了一致。同时,从秦代开始的“书同文”运动在汉代仍然在持续,众多先秦各国的文字被整合归并,而为了便于书写而逐渐流行起来的隶书,成为日常书写时的首选字体。许多写法复杂、讲解曲折、音近或同义,甚至于仅仅是意义有共同之处的文字,都在这个背景下被合并、通假。借着这场书同文、写同法的东风,“■”被“羞”吞并了,书写容易,意义也更加美好的“羞”字成为了大家的首选,而“■”字则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还有一个细节也许会被眼尖的人发现:羞字下半部原本为“手”,而今天的“羞”字下半部为“丑”。“手”何时何故被替换了?这是因为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的写法变化中,“手”字不断地被曲折书写,最后在隶书中被隶定成为“丑”字。
  终是面子事
   在道德成为人行为标准的最高准则之后,人的行为方式与心理认同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按照福柯的说法,这实际就是一个人类行为被“规训”的过程。人们往往会因为准则的改变,而调整语言的表达;而语言的表达系统,又会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方式。打个比方来说,从小被教育要谈吐优雅的孩子,在行为做事时,就不会没有礼貌,而越有礼貌,就会越注意表达方式与遣词造句的考究。这实际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规训过程。一来二去,“羞”这种思维指引下的中国人开始越来越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诉求与想法,而羞辱感与耻辱感也就成了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事情,甚至内化为中国人的一种精神特质。在西汉司马迁的想象里,霸王项羽一定要自杀的理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因为未能建功立业,故而羞;司马迁身受宫刑,自云是“羞当世之士”,仍然是强烈的羞耻感;汉末曹操发表《整齐风俗令》,觉得要是实行不了,则“四者不除,吾以为羞”;甚至于到了民国,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也要说脸面大于天,因此他死是为了“义无再辱”。
   除了羞耻感,羞又带来了中国人精神深处的另一种特质――谦慎。自谦、自贬几乎融入了每一个人的血液。
   没钱要说“囊羞”;老婆是“山妻”(没见过市面的山里女人)、“拙荆”(笨拙如荆条一样粗贱的女人)、“内子”(上不得堂的女人)、“贱内”(卑贱的内人);儿子要称为“小犬”、“犬子”。还有,家乡成了“乡鄙”、“寒舍”;自己的本事再大也是“薄技”;自己的书送人家只能是给人家“覆瓮”(盖坛子用);自己的画送人只能是给人家“补壁”(当糊墙纸);准备了山珍海味请人吃饭,也只能说“略备薄酒”、“薄具小酌”而“不成敬意”。即便是诸葛亮这样的人,也要谦称自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总之一句话,夸奖的话千万不能是自己说,别人说“嫂夫人”、“令郎”、“令爱”、“仙乡”、“潭府”、“大作”的时候,还要谦让推辞一番。
   男人如此交际,女人表达情绪时就更得“羞答答”了,这一方面源于理学教化,另一方面,社会心理中对于女性美的认识已经被定格为表面需要柔弱、娇羞,欲拒还迎才能透出骨子里的妩媚风流。所以,在汉代以后所有的文学作品中,对于女性美的描述中,女子一定要如李清照在《点绛唇》中所描述的那样“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柔弱;要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崔莺莺“这羞人答答的,怎生去”的欲拒还迎。
   描写女性外貌的词汇,同样是以羞为美:眉毛是“羞蛾”,脸红是“羞颜”、“羞红了双颊”、“羞若桃花”,甚至于害羞也要说“羞煞人”。称赞人家美貌,更是能够“羞花”才最好。
   “羞”字不仅限于中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朝鲜、日本也在内心深处深深地根植了这种审美观、道德观,甚至将它发挥到极致。日本人精神深处对于面子、娇羞的表述,甚至比中国人还厉害。
   从美食的羞,到知耻为美的羞,一个“羞”字的演变历程,或许可以说是国人心理特质中谦虚、曲折婉转、语义深邃的建构过程。
  
  链接・汉字释义
  
  羊
   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发现羊性情温顺善良,不犯众物,繁殖能力较强,就将其驯养,人与羊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出于对羊的重视和喜爱,赋予羊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如“美”、“善”、“祥”、“羲”等字都以“羊”字为其组成部分,表明古人心目中的羊确是美好、善良、吉祥的象征,并且是知礼仪的动物。
   传说中的炎帝姓姜。“姜”字像女子头上饰羊角之形,姜炎部族戴羊角之俗也该源于羊图腾崇拜。与炎帝族关系密切的黄帝族,在文化上也受到炎帝族的濡染,因此黄帝族后裔中最大的一支――周族,对羊也非常重视。时至今日,人们仍然非常喜欢象征美好、善良、吉祥的羊,卡通片《喜羊羊与灰太郎》的热播就反映了羊的人缘和群众基础。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