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稿 > 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什么叫人才培养模式
 

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_什么叫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1:49 影响了: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一支新兴的经济增长力量,旅游业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又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对经过正规培训的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现行旅游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地制约着旅游创新人才的培养,旅游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相当缺乏,因此,探索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促进旅游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生源严重不足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招生困难,中职教育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传统的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家长、考生不愿意选择这个专业,认为这是服侍人的工作,低人一等。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校的重要原因。生源严重不足,中职学校旅游专业难以完成招生计划,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旅游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2.教学不适应岗位要求
  教学内容陈旧,专业教学方向定位不准,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忽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造成教学与就业脱节。旅游专业的高度应用性,要求教育方式更紧密与旅游实践相结合。 但是,我国传统的“教室中心式”的教学模式还占主导位,教学中理论课占的比重太大,缺乏专业素质的培养,教学评价上仍以理论课为主,忽视技能评价。
  3.缺少实训设备
  由于资金严重不足,使得大多数学校没有实训场地、设备,一些学校也只有简陋不够规范的设施。由于校内实习缺少现代化实习设备和条件,无法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
  4.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
  校企结合运行和管理机制还处于较低层次。一方面,校企结合的力度不够,目前较多的是学校单方面向旅游企业提供实习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可企业对学校在实训设备和技术方面的支持较少甚至没有;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校外实习的管理上规范程度不够,缺乏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实习目标不能全部实现。
  5.“双师型”教师不足
  我国目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师资素质偏低,学历偏低,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教师自身缺乏旅游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
  二、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应从旅游的就业岗位,如饭店、旅行社、景点景区入手,贯彻能力本位的思想,围绕知识、态度、经验、反馈四项职业能力,设置严格的课程评价体系,以适应市场为主要衡量标准进行职业分析,培养职业所需的能力。突出旅游管理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以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
  2.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应改革课程体系,以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核心设计课程,综合考虑知识结构、应用技能与特殊个性化需求等因素,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课(包括校内技能训练和一线顶岗实训课程)对现行课程体系重新整合。整合过程中,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制定教学计划时,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如餐饮、客房、导游服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实训学时的安排上相对大于理论学时的时间。第二,课程模式的选择,要注意增强实践性。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按专业技能要求调整课程内容,学生每学期到校外实习基地至少进行为期二周的教学实习。第三,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开设课程,将职业技能要求分阶段地纳入教学计划,使在校生能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作好技能的准备。
  3.密切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结合
  校企结合可以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技能人才适应社会的水平。开展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活动,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笔者所在学院将龙岩四星酒店闽西宾馆、国家级风景区连城冠豸山和福州、厦门市的十多个旅游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让实践能力课程教学在企业中进行。借助于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的有利条件,笔者探索了一套从课内实践、第二课堂、导师制到生产实习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岗位的对接。
  (1)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提供模拟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习基本技能的场所,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2)开辟校外实习基地,搭建实践检验平台。以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方式,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目前,笔者学院的旅游系已经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第一,利用旅游黄金周长假时间进行教学见习,这种教学见习,时间短、见效快;第二,在寒暑假为学生联系一些旅游企业实习;第三,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社会实践不仅让他们学会了“做事”,更学会了怎样“做人”,学生对即将从事的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为就业积累了经验。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质量
  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并有一定数量旅游企业的兼职教师。学院采用 “走出请进,能者为师”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走出”,拜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业务骨干这些“能者”为师,较快地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同时,聘请旅游行业一线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骨干等到学校为学生授课或进行培训,并请已毕业的学生回校进行交流和职业指导。另外,建立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完成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大纲的编写,确保其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对实习中的学生进行指导、管理和考核并对学校的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和评价。
  5.实施柔性教学管理,建立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估系统
  实现柔性管理,必须坚持 “以人为本”。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要采取参与式、民主式的管理,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柔性管理有效地改进教学管理的水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完善。通过教师对各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模式、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导入,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传统学习模式到自主学习模式的转变;采用“自主学习跟踪系统和教师辅导检查相结合、形成性评估和阶段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形成性评估,主要包括课堂活动评定、课外作业评定、学习效果自评等手段。阶段性评估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等方式,有时也采取写读书报告、论文等形式。评估结果在课堂教学和面授辅导中反馈给学生,帮助其对学习内容、过程、策略和方式等进行改进。
  我国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把握职业教育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探索以实践能力为主线的培养方式,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关键。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体系和实施培养模式的实际运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既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突出特色和创新,培养出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相适应的旅游专业人才,为实现旅游强国提供人才和智力的支持。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技师学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