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高中文言文词语\句式及翻译教学的思考] 文言文句式
 

[高中文言文词语\句式及翻译教学的思考] 文言文句式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4:07 影响了:

  笔者曾经做过关于文言文阅读的调查,其结果堪忧。高一年的时候向学生问卷调查“你是否喜欢文言文阅读?”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不喜欢,而不喜欢的原因基本上是“读不懂”,“晦涩、难懂,没耐心读下去”等等;高三的时候再次向学生问卷调查“面对高考,一篇课外文言文阅读你能读懂多少”,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只能读懂50%左右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是“囫囵吞枣”或是“一知半解”,而“读不懂”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词汇陌生”、“词类活用不懂判断”、“文言句式弄不清”、“翻译困难”等方面。
  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学习古代汉语的人,常常是学一篇懂一篇,拿起另一篇来仍旧不懂。所以需要学习关于古代汉语的一般知识,以便更好地提高阅读古书的能力。关于古代汉语的一般知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关于文字的知识,第二是关于词汇的知识,第三是关于语法的知识,掌握了这三方面的知识,就能比较容易地阅读一般的文言文。”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际,笔者浅谈以下几点心得,请教方家。
  一、关于文言词语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无论是学习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都必须积累一定的常用词,这是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接触到的是词汇,所以词语教学在文言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文言词汇又以实词为主体,如果不了解一个句子中实词的意义,那就根本没法看懂文段的意思;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主要应从两方面来把握:一是掌握一定数量的常见实词,这是中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资本”;二是在判断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知识。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最终要落实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方面。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表现得非常普遍、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如:“负”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有多个义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的“负”是“担负,使……承担”的意思,“秦贪,负其强”的“负”是“依仗,凭借”的意思,“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的“负”是“对不起,辜负”的意思,“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的“负”是“违背、背弃”的意思等等,必须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特定意义,所以,平时阅读中要养成多积累,多整理的习惯,只有储存的词汇丰富了才能在运用中熟能生巧,并根据具体语境做出正确判断。
  识别和掌握常用的通假字(包括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的“共”应理解为通假字,本字应为“供”即“供给、供应”的意思。阅读文言文,如果不明了古字通假,只照字面意思理解,往往会解释不通或者解错句意。一般地说,通假字大多存在着读音及字形方面相互通假,我们可以通过掌握通假字的这些规律,举一反三,将字形特点和语音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掌握通假字。比如,读音通假,《寡人之于国也》中“涂有饿殍而不知发”的通假字“涂”与本字“途”的读音完全相同;再如,《师说》中的“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通假字“受”与本字“授”、《鸿门宴》中的“距关,勿内诸侯”的通假字“距”与本字“拒”、《过秦论》中的“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通假字“弊”与本字“敝”可以通过增加、更换、取消偏旁的方法掌握通假字。
  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也很常见,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词临时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和语境相适合的意义,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加以判断,理解其准确意义,常见词类活用可概括如下:
  
  (注:表格中“√”表示可活用为相应词类,“×”表示不可或没有活用为相应词类。)
  当然,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的前提下,掌握正确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一些基本方法是阅读文言文的又一关键,比如,根据字形、字音推断词义。因为汉字是音义结合体,形声字占了80%以上,形符在汉字结构中起到了表义的作用,而实际上部分声符也具有表义的作用,因而,我们可以因形求义或因声求义,像“戍”是一“人”持“戈”意在防守,所以“戍”的本义是“防守”;又如,借助成语印证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像《离骚》中“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中的“薄”,可以借助成语“日薄西山”的“薄”来推断,“日薄西山”的“薄”为“接近”之意,那么句中的“薄”也可用“接近”试解;再如,借助类似结构中位置对应、语义相关的词语推断词义。像2008年广东卷中“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一句,“穷”、“乏”的意思相近,可以推知“周”、“振”的意思也相近,应为“救济”之义,等等方法,不一而足。
  特别应注意的是,推断的的总原则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只有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二、关于文言句式及翻译
  准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必须充分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差异,正确理解句中重要文言词语的实用意义,辨析和把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从而达到读通、读懂,真正把握句意的程度;而实际的教学中常常碰到学生存在以下三种毛病:第一,理解句子或多或少地遗漏原文的部分信息,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原文理解不到位,或态度不严谨,没有老老实实地逐词对照理解,查缺补漏;第二,理解是任凭主观臆测,随意添枝加叶,以致改变了原意或曲解了原意;第三,没有注意到一些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异,不加调整语序,造成理解不通。
  要克服以上毛病必须遵循文言文阅读的一些步骤和方法,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阅读中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理顺上下文后再进行推敲,最后在文中检查校正,防止误解、曲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辨识文言句式及翻译:
  第一,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要牢牢记住课文中几个典范例句,掌握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从而辨识出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遇到陌生又似曾相识的句子时,就可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规律后,只要记住几个典型例句,“古之人不余欺也”、“大王来何操”“夫晋,何厌之有”、“唯利是图”就可套用比较,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第二,掌握句式的基本特点,准确翻译。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关重要,要能运用这些相关知识并结合具体语境,努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第三,掌握正确方法,借助工具书,多动口、多动笔翻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文言文翻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要借助文言翻译常用的“对译”、“替换”、“保留”、“删除”、“补充”、“调整”等方法,借助工具书,多动口、多动笔翻译,在实践中提高文言文理解及翻译的能力。
  三、文言文教学的其他几个注意问题
  第一,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这是文言文学习的第一道心理关。看似困难的文言文,其实也是“纸老虎”,抓住问题的关键,掌握一定的技巧,文言文并不令人生畏;文言文中有很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名篇、趣闻、轶事,只要愿意面对,都会有所收获。
  第二,平时注重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沙成塔”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词汇、积累文言典范句式、积累古文化知识,当积累的数量足够时,阅读文言文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第三,善于总结归纳。这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活用情况,虚词的基本用法等等都需要总结和归纳,通过积累可以不断的丰富文言词汇,通过总结和归纳可以防止挂一漏万,可以举一反三、应用自如。
  第四,养成良好的阅读与思考的习惯。课程标准要求诵读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样就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通过语感而理解若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可阅读《尔雅》《说文》《广韵》等掌握若干词义。
  第五,学会能力迁移,举一反三和扩展阅读。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在夯实课内基础的前提下,要学会直接或间接地迁移到课外阅读,既要得法于课内又要得益于课外,扩展文言阅读的范围。
  第六,“言”和“文”并重,在读懂“言”的基础上,理解“文”的价值和意义。读懂文言文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阅读和鉴赏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地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赖一郎)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