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数码影像产品走向普及_数码影像产品
 

数码影像产品走向普及_数码影像产品

发布时间:2019-03-15 04:09:27 影响了:

  随着数码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门槛的降低和价格的不断走低,数码影像产品已经变得越来越普及,消费者的购买需求也更加明显了。   2006年是数码影像产品的普及年,技术门槛的降低引发了价格的大幅度下降,消费类DC及DV市场增长速度非常快。延续2006的消费热潮,2007年初,各大厂商纷纷推陈出新,在低端市场上的价格战开始初露端倪。专家认为,数码影像产品的价格仍将一路走低,与此同时,数码影像产品的整体性价比将更受人们关注。
  
  消费类DC价格震荡中下跌
  
  2006年数码相机市场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像素的提升与价格的走低同时进行,在产品更新换代的过程中,价格下降最明显的产品类型就是卡片相机。消费类DC产品市场尤其以卡片机的价格变化最为引人注目,不少千万像素级别产品已经爆出2000元左右的价位。因此我们主要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3月半年间卡片DC的价格进行相关分析。
  就2006第四季度来看,从往年的历史可以看出,每年10月的数码相机市场都是一个淡季,2006年的10月也不例外。国庆期间大幅度促销之后,10月份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关注度明显降低,消费者储存的购买力在黄金周基本消耗殆尽,因此整个10月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并不是很高。黄金周后商家也开始进入休整阶段,整个10月DC市场都显得比较平淡。由(图1)2006年10月不同价格数码相机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出,2000~2999元的消费类DC产品占据市场主流。
  
  2006年11月产品价格仍然有下降趋势,随着年末促销的开始,由于部分热门产品缺货等原因,部分产品价格出现短暂上涨,但仍无法改变价格走低的大趋势。富士、宾得等都出现了2000元左右的低价,柯达和索尼的卡片产品维持在2500元左右,佳能、松下、尼康、奥林巴斯这几大品牌产品的价格也都徘徊在2400元左右。
  2006年12月,卡片机整体的平均价格比11月有小幅上升,但是基本上和11月相差不大。本月促销降价的厂商主要集中于二线厂商,以三星与富士表现较为突出。而价格上涨产品则集中于佳能、索尼与尼康这三家,也由于这些日系厂商产品线比较丰富,所以导致平均价格变化不大。不过在经历了11月份的淡季市场后,进入12月份,各大厂商把握促销时机,加大降价力度,使得数码相机市场再度掀起降价的风暴。
  2007年1月,卡片机的平均价格出现了一些波动,但总的来说仍旧延续下滑趋势,基本价格在2000元左右震荡。由于春节促销的开始,导致价格日趋走低。本月卡片数码相机总体平均价格为2185元,索尼、佳能、松下、柯达、奥林巴斯、三星、卡西欧的均价都在这个价位以上。这说明,在目前主流的卡片相机市场上,2150-2200元属于平均水平,既是消费者最容易承受的价位,也是衡量产品价格定位的标准。
  进入2007年2月的数码相机整体平均价格跌至近半年以来的最低点。从厂商的角度而言,1月底、2月初正是年底促销的高峰期和产品结构调整期,所以,无论是那些有能力在市场上拼杀的主力产品,还是即将退市的元老级产品,都喜欢在这个时候大幅度降价和开展促销。经销商也进行了相应的降价或促销,以利于尽快回笼资金和冲击销量。同时2月上市的新品大多集中在低端产品线上,也是数码相机产品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2007年3月的数码相机整体平均价格相比2月降幅更大。在新老产品开始频繁更新的3月,不少产品价格都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对于厂商来说,经历了春促之后,短期内似乎没有精力推出更多的优惠活动,而新机上市速度的迟缓,也再次说明了厂商在市场行动上的消极态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春节后的消费意愿大大降低,加上对“五一”期间大幅度促销的期待,所以消费者购买力并不是很高。
  总的来说,各种机型都在下压价格,很多大牌厂商已经开始尝试推出千元以下入门机型。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形势会对国产品牌带来不利影响。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对消费类数码相机的关注更多地转移到了外观、易用性等方面。卡片机价格的不断降低和像素的不断提升,对高端机型和入门级机型也造成了一定威胁。有专家指出,卡片型数码相机将成为消费类数码相机的大势所趋。目前主流数码相机、卡片机、数码单反的价格起点分别达到2500元、2000元以及4500元。
  由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数码相机价格不断走低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更加促进了数字化影像的趋势,数码相机几乎人手必备,而作为记录动态影像的数码摄像机,普及的程度却远远不能和数码相机所相提并论。
  
  家用DV,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用摄像机在模拟时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购买摄像机的人一直不多。数码相机的出现更是让使用复杂的摄像机被一般消费者抛弃。
  究其原因,一方面数码摄像机的价格普遍比数码相机高,价格因素成为制约DV发展的瓶颈之一。另一方面,对很多消费者来说,虽然拍摄是一个愉快的过程,但拍摄过后如何整理及保存相关的视频片段,还是一个有些难度的技术活。譬如传统带式数码摄像机,需要经过视频采集后对内容进行刻录,成了很多消费者购买DV的门槛。
  而随之出现的DVD光盘和硬盘式数码摄像机,则从不同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2006年,硬盘式数码摄像机的出现大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而价格的下跌让我们相信在2007年买DV的人会越来越多。
  有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主要30个城市数码摄像机市场整体销量较2005年增长了3%,销售总额却比2005年下降了0.4%,原因是因为2006年数码摄像机的总体均价为4969元,较2005年5115元的均价下降了3%。专家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不断涌现,数码摄像机市场已经呈现出市场容量增长放缓,平均价格逐步走低,新、旧格式机型的更替加速等特点。
  硬盘式数码摄像机由于出现的时间并不长,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产品还不是很多,价格昂贵。DVD光盘式数码摄像机通常采用8cm光盘作为存储介质,不再需要后期制作,成为了普通消费者在选购数码摄像机时的首选。同时推动了数码摄像机市场的发展。
  2006年数码相机产品中,硬盘式摄像机增长最为迅速,磁带式摄像机下降最快。2006年1月与12月相比,磁带式摄像机市场占有率下降了34%,DVD摄像机的占有率则上升了10%,硬盘式摄像机的占有率也上升了24%。
  磁带式摄像机的缺点显而易见:后期成本大,编辑麻烦,容量小。2006年40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和高端的高清晰机种的磁带式摄象机全年销量下跌61%。不过在目前DVD摄像机和硬盘式摄像机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磁带式摄像机还能凭借其价格上的优势在低端市场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在2006年底最便宜的磁带式摄像机的价格仅仅在2500元上下,价格非常便宜。
  而为了简化DV后期采编压缩过程,人们更愿意选择DVD机型和硬盘机型。为了具有更好的播放效果,人们又开始关注高清数码摄像机。随着价格的降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DV产生了兴趣,但是高端配置的机器价格还是让很多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厂商为使自己的产品更具有竞争力,在提高技术含量的同时也在不断降低价格。传统的摄像带机型由于已经无技术优势可言,只能大部分沦落为低端商品,只有通过不断降价来刺激消费,延续市场生命。而6000元以上中高端商品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发展,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整个市场对摄像机的消费需求并未下降。只要有类似DVD、硬盘等新技术的推动,就能重新激发出新的消费热潮。
  就2006年的情况来看,DVD摄像机使用的DVD光盘成本仍然比较高,可重复刻录的DVD光盘的价格也都在百元之上。而硬盘式摄像机在后期成本上显得非常节省,因为内置微型硬盘,所以硬盘式摄像机在后期的投入基本为零。用户可以选择在电脑里编辑视频之后再用刻录机在视频刻录保存,而DVD刻录盘只需要3~5元一张,成本非常低。
  虽然DV价格仍旧居高不下,仍旧没有磨灭消费者的购买热情,2006年全年DVD摄像机的占有率为26%,销量一度接近40%。2006年硬盘摄像机由于索尼的大规模投入,全年占有率接近13%,在2006年年末市场占有率达到29%。2006年3000元以下商品的销售份额从2005年的8%上升至18%。3000-6000元区间的份额则从69%下降至59%; 6000元以上的份额保持在23%~24%。
  如图2和图3所示,2006年10月、11月、12月消费者对数码摄像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受国庆黄金周的影响,2006年10月份DV产品的销量有所回落,截至11月,关注度数值又有所上升。12月则达到全年的顶峰。这和2006年DV价格普遍下降、DVD及硬盘机型冲击市场不无关联。2006年11月份,由于接近年末,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DV市场进入一年中的销售旺季。中低端DV以其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随着老款DV的淡出和新品的不断涌现,2007年DV价格仍旧延续下降趋势,磁带式DV市场份额逐步被DVD和硬盘乃机型抢占,各品牌DV大厂,除JVC以外,都竭力发展各类DVD机型,造成中低端DVD机型价格每年下挫。随着今年硬盘机型的竞争加价,松下和日立加上三星也逐步在发展自己的硬盘DV产品,业内人士预测,硬盘DV特别是中高端配置的硬盘DV,最大的价格和购买优势将来自于今年下半年。
  IT168数据中心报告显示,2007年1月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关注程度达到149.4,比2006年10月份增长近50点。比2006年12月份增长近16点。随着春节的接近、节日消费需求的增长,DV价格普遍下降,加上厂商适时的促销,使得DV消费市场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由于一些品牌的中端DV机型不断降价,很多原本在5000元以上的机型价格跌至5000元以下,所以5000元以下DV机型受到普遍关注。按照市场惯例,每年的1月份都是销售旺季,促销和对新年的期待拉动了市场的增长。中低端DV以其相对较高的性价比开始受到更多关注。
  由于春节人口流动的影响,2007年2月DV市场显得略微有些冷清。2月份是消费者购机较多的时期,人们对5000至1万元的数码摄像机关注度下降很多,这个价位的机型性价比比较一般,所以受关注度下降也是情理之中。5000元以下的DV机型以较高的性价比和主流的配置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所以本月,这个价位的占有率上升了近两个百分点,抢占了其他两个价位机型的关注度。数码摄像机现在还处于低消费阶段,比较热的机型都是相对低端和便宜的机型。
  经过2月的低潮期,3月的DV关注指数有明显上升,万元以上的专业或高清数码摄像机受关注度上升,5K以下的数码摄像机的比例依然较高。进入3月份,数码摄像机市场的关注度已经开始缓慢回升。人们已经开始对2007年的DV市场关注,以便找到适合自己的摄象机产品。4月起DV关注度可能会有比较大的突破,特别是“五一”黄金周期间,可能达到新的高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