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汇报 > 基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需求的《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基于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需求的《机械制图》课程标准|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8:46 影响了:

  摘要:为满足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需求,重新修订《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以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关键词:课程标准 职业能力 任务
  0 引言
  由于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和需求上存在严重脱钩,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和高职毕业生的巨大就业压力两者间的矛盾日益加剧。高职院校正在对原有的办学思路、教学方案、课程设置等进行调整。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呢?本人从自己所带的《机械制图》课程入手,通过分析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主、次要岗位需求,明确数控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能力,准确定位机械制图课程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任务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目标,修订课程标准,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1 课程性质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给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培养学生三维空间构思能力。以高中课程《画法几何》为基础,为后续《数控机床加工》、《机床电气控制》、《CAD/CAM应用》等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2 设计思路
  课程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重点培养学生三个能力和一个态度,即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阅读图纸的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课程内容的组织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紧紧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以绘制平面图形、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等任务载体组织课程内容,并融合企业对机械制图技能的要求,实现一体化教学。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对理论知识的需要,把握“必要”、“够用”原则,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 课程目标
  3.1 知识目标
  ①能绘制二维图形。
  ②能绘制几何体的三视图。
  ③能绘制组合体并标注尺寸。
  ④能识读组合体三视图。
  ⑤能根据机械零件特点正确选用合理的表达方法。
  ⑥能识读和绘制零件图。
  ⑦能识读和绘制装配图。
  3.2 能力目标
  ①能熟练阅读图纸。
  ②能正确绘制机械图样。
  ③能构建良好的空间思维(贯穿于前两个能力中)。
  3.3 素质目标
  ①养成良好的制图标准、规范意识。
  ②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③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④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 课程内容设计和任务分析
  4.1 能力目标—手工绘图能力
  学习情境:绘制机械图样
  任务1:绘制平面图形。相关知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一般规定;常用几何作图方法;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任务2:绘制几何体三视图。相关知识: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
  任务3:绘制组合体。相关知识:平面立体的投影;曲面立体的投影;立体表面的交线;基本体的尺寸标注。
  任务4:绘制轴测图。相关知识:轴测图的投影基础;正等轴测图画法。
  任务5:绘制零件图。相关知识: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及其他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视图的选择;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任务6:绘制装配图。相关知识: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装配图的工艺结构。
  4.2 能力目标——Autocad计算机绘图能力
  学习情境: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
  任务1:设定绘图环境。相关知识:图层、绘图单位、绘图界限、捕捉设置、文字样式和尺寸样式设置;图框和标题栏的绘制。
  任务2:绘制二维图形。相关知识: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符号注写;文字标注。
  任务3:绘制视图与剖视图。相关知识:构造线的运用;区域填充命令。
  任务4:绘制装配图。相关知识:根据零件图拼画装配图。
  4.3 能力目标—识图能力
  学习情境:阅读机械图样
  任务1:读组合体。相关知识:组合体的读图方法。
  任务2:读零件图。相关知识:零件图的读图方法。
  任务3:读装配图。相关知识: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5 教材编选
  5.1 依据本课程标准编选教材。
  5.2 教材应体现任务引领的设计思路,符合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5.3 文字表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4 符合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
  6 教学方法
  6.1 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运用多媒体、三维软件、网络技术等教学条件,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6.2 开展讨论课、制图课,强化学生的识图和制图能力。
  ①讨论课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设置有生生讨论,师生讨论、团队讨论、结果展示四个环节。遵循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组织形式;
  ②制图课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制图能力,安排在制图专用教室,配备有图板、丁字尺等制图工具,使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制图能力。
  6.3 采用小组教学,将学生5-8人分为一组,在课堂和课外形成一个团队,通过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协作,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
  7 教学评价
  7.1 由传统单一结果评价向过程评价倾斜,关注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提问、讨论、协作中注重平时成绩的记录。
  7.2 最终的综合评价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议结果和过程评价以3:7构建综合评价。
  7.3 过程评价由学生自评、团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构建。
  8 结束语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计划、指导教材编写、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必须根据学生、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合理地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艾亮.浅谈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的教学方法[J].职教论坛.2009.06:270.
  [3]周凌.基于大学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J].教育改革.2010.11:113-114.
  作者简介:王兰,女,(1984-),陕西人,长期从事《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机械制图项目教材的编写。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