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文本意识_浅谈教学实践中的文本研读意识与能力
 

文本意识_浅谈教学实践中的文本研读意识与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1:35 影响了:

   [摘要] 如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实践性问题,值得探究。这首先是一个文本意识问题,教师应有研读文本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如此才能真正吃透文本,把握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也才能推动师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运用,真正达到智慧地教、有效地研读。
  [关键词] 文本研读 文艺理论 意象 还原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教什么”和“学什么”是关键,远比“怎么教”重要。也即教学内容如何确定,这需要多方面研究,不能简而言之。但“以学定教”原则不应忽视,从学生基础、学习心理、长远发展等考虑,应让学生学习这一阶段应学内容,掌握语文学习和运用方法,培养素养。而课堂学习又以教材文本为主要载体,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文本研读意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必然性
  文本是教师施教和学生能力培养的共同平台,某种意义上说,“用教材学”和“用教材教”在此达到统一,尤其是具有典范意义的经典名篇。“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当前有些人对经典文本研读不够,出现浅读甚至误读。因而备课首要的便是研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及教学内容;学生学习首要的也是研读文本,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并不如后现代哲学所说的那样是无深度的、无本质的,而是有其稳定的立体层次结构的。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与调节。脱离了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而放纵读者主体,就不能不产生奇谈怪论”,就不能不肤浅甚至歪曲地解读,这也说明培养研读文本意识及能力的重要性。学生也是通过研读经典文本提高自己的品鉴思维能力,“能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基本见解,有个人的体验和发现;能赏析、评价文学作品,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再别康桥》就是这样的经典,下面以此为例来谈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文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有利于文本研读能力的提高
  不断深入研读文本就会发现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学科专业基础和素养,如文艺理论知识和修养。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具有一定的文艺学基础,才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研读文本、切实提高研读能力。
  1.审美意象理论与还原理论的指导意义
  师生研读《再别康桥》,需要掌握审美意象的理论知识。“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如果说意象创造时的思维是从抽象到具象的话;那么意象鉴赏时的思维则是由具象到抽象,即从对具体形象的揣摩、思考到哲理观念的领悟。所以意象鉴赏思维的特点在‘求解’,即审美求解。”这就需要注意徐志摩当时的创作心理,他在为自己的思想情感寻找“客观对应物”,他所选择的那些物象和形象的设计都严格受抽象思维制约;既如此,那么读者阅读鉴赏活动则相反,应从具体物象进行抽象思维,从而把握作者内心的思想情感。再如作品接受过程中的“还原”理论,“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本应是一个在特定语词序列的导引下,还原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的过程”,那么,我们就要努力“还原”作者创作时的原初状态,多一点“理解”,克服“异变”,少一点“误解”。
  徐志摩心中,康桥地位特殊,“康桥情结”贯穿他一生,“弥盖我爱的康桥,如慈母之于睡儿……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你岂非是我生命的泉源?”而《再别康桥》正是对其依恋之情的抒发,但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意象间接抒发,也即通过外在“客观对应物”。因此,就要对意象细细品读,揣摩、思考、领悟,从而还原背后作者情感。徐志摩诗歌的一大特点是“独特的构思手法,出色的意象创造。他善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又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意,使形象与意趣融汇在一起,构成新颖美妙的诗歌意象”。《再别康桥》中出现的意象便很多,如“云彩”、“金柳”、“新娘”、“青荇”、“柔波”、“水草”、“虹”、“浮藻”、“梦”、“笙萧”、“夏虫”等。
  2.从意象角度把握诗歌“出色的意象创造”
  理解他“出色的意象创造”,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这样选择意象,和情感表达有何关系。如把“金柳”说成“新娘”(为何不是“少女”),表达怎样的情感?显然,柳树是普通植物,冷冰冰的客观物象。孙绍振认为“还原”是为了揭示矛盾和差异,是“‘意脉’的还原,也是人的性灵的还原”。由此,便发现“新娘”不一般,因为“新娘”是最漂亮、最妩媚的女人,最能让人心生爱慕和依恋之情,而这正切合诗人当时的心境。“水草”微不足道,诗人却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为何诗人放弃做人的“特权”而“甘心做一条水草”?细细品味这矛盾,便会发现一种微妙而很普适的心理:在深挚依恋康桥的诗人眼里,这里一切都比自己幸运,哪怕是微小如水草,因为它可以永远留在康桥。再如,为何选择“笙萧”?联系传统文化和生活感受,发现“笙萧”的旋律哀婉凄清,切合惜别之情景。如此揣摩和“还原”,我们就不得不赞叹诗人选择意象的精巧和恰当。
  另外,研究怎样描摹意象。诗人描摹“金柳”和“新娘”用的是“夕阳”,既照应余晖中柳的“金”色,更让人联想到惜别往往被置于夕阳西下的背景。随后,“在我的心头荡漾”,自然抒发对康桥的依恋,我们也很容易“还原”并理解诗人的情怀。“水草”并不孤立,而作为意象群出现,有“软泥”、“柔波”,康河边一切都“软”、“柔”,这正和细腻绵长的情感合拍。而“青荇”,“油油的”,让人感受到康河里水草的自由、自然,“招摇”,又让人感受到康桥对诗人的热情,且极具动感。理解诗人眷恋康桥也便水到渠成,诗人“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也迎刃而解。“笙萧”同样不孤立,伴之有“悄悄”、“沉默”的“夏虫”等,互相诠释,就容易理解。但这还远没还原诗歌的意脉、诗人的性灵,这里忽略了“但我不能放歌”。本来,随着诗人的回忆,感情已经热烈,可谓“发乎情”,却“不能放歌”转入沉默、“止于礼”,为什么?深究细品,就能体会更深层次的情感:原来,放歌会打扰心爱的康桥,而愈刻骨铭心就愈深沉。这正是中国式的情感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情到深处人沉默”。
  3.从艺术创造过程把握诗歌表达技巧的运用
  明白了诗人选择哪些意象,为什么选择,怎样描摹这些意象,但还不够,因为技巧的使用对诗歌表达非常重要,而这也正是文艺学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也正体现徐志摩“独特的构思手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比如本诗中的意象,细品就会发现它们的区别,“金柳”、“水草”、“潭”、“星辉”、“夏虫”等,是康桥边现实景物;而“新娘”、“虹”、“梦”等,是诗人的想象。这是怎样的构思?原来,这正是文学创造过程中的“想象与联想”,创造出奇妙的境界;换一个角度看又是“虚实结合”的手法,通过“虚”来传达“实”、表达“实”。
  三、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对师生教、学的长远意义
  师生重视文本研读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地文本研读,加强指导和运用,我们才能还原、理解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感,真正读懂诗歌,形成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个人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正因师生不断的文本研读实践,对文本深入挖掘、思考、研读,才能强化文本研读意识形成研读习惯;同时,在研读实践中不断增加文艺理论知识、提高其运用能力亦即促进文本研读能力的精进。如此师生互相促进、迁移,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文本研读能力,保证有效教学内容的确定,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悦”读文本,培养了学生研读文本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鉴赏理解能力,而这正是学生最应该学习和提高的,也是学生长远发展所需的。
  参考文献:
  [1]赵志伟.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6]唐金海,周斌.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7]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