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高职人文素养论文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高职人文素养论文 [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19-01-18 03:47:25 影响了:

   [摘要] 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阅读。它要求教师重视阅读主体(学生)对客体(文本)的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并为之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与文本、教师等作多重的对话,使彼此的思想发生碰撞、进行心灵交流,使学生在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发展个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个性化 阅读教学 人文素养
  
  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1.创设阅读情境,挖掘人文内涵
  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地讲述课文背景、介绍作者、分析课文,等等,让学生统一到教参的标准答案之中。结果,完美的结构肢解得零乱破碎,形象的语言被弄得枯燥乏味,使学生产生了厌听厌学情绪。另外,因为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学生总是处于被动阅读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了依赖心理、畏难心理,个性化阅读、人文素养培养都成了一句空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训练上,更要创设情境,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而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自由探讨的阅读环境,提供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交流平台。唯有交流,思想与思想交锋,观点与观点撞击,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才会刻骨铭心。在良好的阅读情境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去感悟人生的价值观念,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而选入语文新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爱莲说》歌颂一种朴实无华,不哗众取宠的品格;《劝学》让学生明白成功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最后一片叶子》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高尚;《离太阳最近的树》使学生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这些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精神营养无不给世界观正在形成的中职生以思想上的启迪、行动上的鞭策,并将深深地烙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影响着他们成长,也必将成为他们人生最为宝贵的一笔财富。
  2.作好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在个性化阅读教学实践中,加强基本学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是进行个性化阅读,鉴赏文本含义的前提。学生由于个体生理与心理、知识背景与生活经验、家庭与社会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各有所见。而职业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层面的群体,虽然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但同时,他们的学习基础又比较薄弱,思维能力较弱,学习主动性相对差,需要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个体特点,根据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进行学法指导,并认可不同知识经验背景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发散、质疑、提要、想象等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变通、融汇和再造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生生间的互相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文本、文本作者和阅读主体的相互交流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全方面地分析作品中的人和事,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透视思想,通过对思想的发掘去更深刻地品味语言文字,熏陶感染,将作品的语言文字连同思想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好地体会人文思想,健全人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从文本出发重视语言所承载的内容,把个性化的阅读与文本意义的解读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潜心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人文因素――通过语文本身语言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才能在鉴赏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的同时,在语言与人文的有机整合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3.加强经典诵读,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诵读是语文学习中的基本功,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实践方式。笔者认为,面对职高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语言感知能力差的实际,更应加强诵读训练,以提高职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诵读并不只是简单的口腔的运动,而是诵读者有个体情感介入、思维参与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文情并茂的名家名篇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先贤们的精神殿堂,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诵读让这些生动的语言与视觉、听觉等其他器官之间联系起来,能让人放飞想象的翅膀,把静态的平面的书面文字读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以至领悟文字的精髓,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文章的深远意境,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人文精神绝非教师能分析得清的。而学生通过诵读自悟而感受到的思想教育、情感熏陶以及所获得的知识,也远非教师分析所能得到的。通过大量的反复的吟诵,学生在感受语言美同时,会逐渐内化文本中高尚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使他们的文化底蕴日渐厚实。可以说,诵读是学生对作品理解并与作者共鸣的一把钥匙。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感受到什么叫“言已尽而意无穷”。只有让学生自主阅读,尽情吟诵,才能有所意会,才能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的陶冶,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才会产生很多超越文本的阅读新意。
  二、在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零星时间自觉读书、看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提高阅读能力。而由于职业学院的学生身心特点方面的原因,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最易表现出随意性和不持久性。在加上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大增加,网络、电视以它丰富多彩的画面,吸引人的情节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它们除了带给学生大量的信息,也不可否认造成了现在的“快餐文化”。现在的学生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看书已经少之又少。因此,教师应每周利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欣赏、讲评、讨论优秀作品。在阅读的容量上不必强求,可以每次读少点,但要坚持每天都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自觉、主动、积极的课外阅读习惯。另外培养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多交几个志同道合的读书朋友来相互促进。我们常讲,“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有了趣味相投的读书朋友,经常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互荐书目,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挖掘和发挥各自的潜力因素,从而在学习品德和修养上取长补短,相映生辉。
  2.作好阅读指导,加强阅读检测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教学中,教师要作好阅读指导并加强课外阅读的督促和检查。“学生能不能真正阅读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要作好阅读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技巧,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如怎样读一篇文章,怎样读一本书,怎样品析精彩语言,怎样归纳故事情节,怎样写读书笔记,怎样进行读书交流,等等。对此,我们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通过设计一节节指导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去认识、体会、归纳、完善。而适时适度的检测,既能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又能促进学生积极阅读,不断发展。教师可通过写读书心得、定期召开读书汇报会、规定学生每周推荐一篇文章、文学知识测试等方法对课外阅读情况进行检测。除了设计专门的指导课进行读书方法引导外,还可结合阅读课、作文课以及口语交际课等,让学生学习方法,积累经验,增强迁移运用、触类旁通的能力。只有这样及时到位的检查,学生才会克服课外阅读随意、无恒心的毛病。
  三、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
  1.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生,就需要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师。“经师易做,人师难当。”人文精神教育要求教师要能承担人性化教学角色,成为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新课程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必须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整体素质。作为语文教师,既是语文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德育培养,情感孕育,意志砺炼的精神引领者,更应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学生从教师那学习的,除了书本知识,还有教师言谈举止所表现的操行和道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而职业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更加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与高雅的情操的教师的引领。没有人文素养、缺乏人文精神的教师就不可能充分理解人性,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的教师又怎么能教育好学生,感动学生的心灵,促成学生的转变和成长呢?
  2.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策略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师。而教师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经师甚至名师。
  (1)善于读书,学会学习,才能具备广博精深的业务素养。新课标中说“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面对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各学科间的横向交叉、渗透和融合趋势日趋明显,这必然要反应到语文教学内容上来,市场经济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但应精通所教授学科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相关学科的知识;要掌握必要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只有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处在较高的层面。因此“一杯水与一桶水”的关系不再时髦,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演变为“一杯水与一条河”的关系,而且这条河里的水必须是活水。要做到这一点,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业务素养,才能将教学引领到行云流水般的化境,才能将古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理想活化为“生动感悟砺行”的心灵撞击与熏陶,才能实现师生真正平等的思想对话。而教师无论是要努力提高自己业务素养,还是提高对文学的感悟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都要养成勤耕不辍、终身学习的习惯。常读、常思才能有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创造融洽和谐的教育氛围,以利于获得教育的成功。学习是人类永恒的课题,教师的角色更是一个永远需要学习的职业。因而教师应通过广泛、深入、持续的阅读来增加信息量,要学会学习和读书,在博览群书中思考、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拓宽文化的视野,提高思想的高度,加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尤其要阅读经典,与人类的思想家、教育家对话,学习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精神。只有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才能使语文课堂闪现文学光彩,才会有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机智,信手拈来的潇洒,才能构建起丰富的精神世界。
  (2)善于思考,与时俱进,才能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素养。常思常想,悟出问题的实质,悟出事物的真谛,才能引出创造的火花。延续反复,便会沉淀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经验、观点。涉及自己学科的知识,更要精深老道。教师的职业性质,特点以及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充满激情而富有创造力的工作者。作为语文教师,这一点也犹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中创新,在教研中创新,学习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了解当前教育新形势,了解市场新需要,及时调整拓展所教学科内容,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技术人才。教学是一种探索活动,教研则是教学基础上的理论升华。只有从教研角度出发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教育问题,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水平。
  (3)善于实践,以身作则,才能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的身教和传教者。教师直接面对学生,对学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师良好的师德和人格形象是学生学习榜样和人格示范。作为语文教师应有着崇高道德情操才能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准则。更要热爱教育,没有真诚的爱就没有真挚的教育。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仁者爱人”的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仍有具大的指导意义。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敬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身教重于言传,一个教育者,既是德育规范的宣扬者,知识的传授者,更是道德的实践者,优秀文化的体现者,人文精神的展示者,是学生了解自然、体味人生,洞察社会,克服困难,创造未来,体验成功,获取幸福的典范与楷模。教师应把人类人文精神的每个细节、每个方面、每件成果都应以亲身的实践展示给学生,演绎给学生。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从而使学校和教师的管理更有效,教育更成功、更有智慧,更加人性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