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倾听声响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倾听声响

发布时间:2019-01-19 04:05:05 影响了:

  阅读教学是教师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由表及里多层次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涵咏品味,唤醒文本中沉睡的字词,咀嚼文本中隐含的意韵。那么,如何有效引领学生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引发其对语言的敏感呢?
  
  1 在词语辨析中历练
  
  文论专家南帆指出:“细读文本就是要沉入词语。”也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关键词句,对那些看似普通的细节反复推敲,才能在文本微言处历练语言,感受到文本所传递的款款深情,逐步达到心领神会的境地。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次》时,我让学生深情朗读“蜘蛛结网”一段。一激动,一个学生把“结了断,断了结”读成了“断了结,结了断”,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笑出了声。
  师:(故作糊涂)“断了结,结了断”好像也可以呀,反正就是断、结、结、断,反反复复。
  生1:不行!蜘蛛网还没结呢,怎么就先讲丝断了呢?
  师:有点道理,顺序变了,不太符合事实,讲不太通了。
  生2:“断了结,结了断”最后一个字是“断”,读起来好像没有希望的感觉,不带劲。
  生3:“结了断,断了结”是说屡败屡战,让人感觉到有信心,不放弃。
  师:体会得真好,不抛弃,不放弃!“断了结。结了断”就变成屡战屡败了,看来词序变了,意思也就跟着变了!
  语无惊人处,情有千千结。“断了结,结了断”看似平常,却又不同寻常,短短6个字,承载着“第八次”的深刻内涵。学生在辨析、推敲中,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领略到了文字背后隐含的情愫。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那些看似貌不惊人的语言――或许是看似寻常却不同寻常的字词,或许是表现形式特殊的句子,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标点……在这样的细微处细读慢品,字斟句酌,从“小弦切切”中,挖掘细微声响背后特有的点睛神韵,带给我们的将是领悟文本的“别有洞天”,这就是王尚文先生所说的“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当然,我们也并不提倡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细读,所谓“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 在行文留白处开掘
  
  文本语言的留白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完结或无奈,恰恰是不忍点破的韵外之至、只可意会的弦外之音、布局谋篇的匠心独运。在貌似简单的文本留白处适时开掘,是教师设计提问、引发思考、发现落差、达成理解的关键之处。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课文《金子》里有这样一段话:“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这里的用“全部精力”培育就是一个留白,它将激发学生无尽的联想。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留白后,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一句话,短短37个字,怎能说清楚彼得的努力与奋斗?请你静下心来读一读,结合插图想一想,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境。
  学生开始默读静思,在想象中链接自己的生活经验。他们敏锐的语感透过文字的表层意义,激活了语言的内在张力,填补着文本的“言不尽意”之处,于是,学生浮想联翩:
  生1:我仿佛看到,彼得蹲着身子,在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花苗。
  生2:我仿佛看到,彼得每天早出晚归,精心侍弄着花苗,又是锄草浇水,又是松土施肥,他忙得不亦乐乎,但心里却是美滋滋的。
  生3:我仿佛看到,彼得在烈日炎炎下四处奔波,销售他美丽娇艳的鲜花。
  师:短短37个字,彼得却走过了整整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彼得确实是在用他的全部精力来培育花苗。这一句话,让我们想到了太多太多。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彼得的花圃吧!(出示图片)从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见百花盛开,有粉红的玫瑰,紫色的蔷薇,金色的郁金香……这里成了花的世界。
  生2:我看见小蜜蜂在花丛中忙着采蜜,小蝴蝶扇动着漂亮的翅膀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生3:我闻到了阵阵花香,我看到了人们络绎不绝地来购买鲜花。
  师: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什么?
  生1:成功是靠劳动换来的。
  生2:泥土是慷慨的,只要你勤劳,它就会奉献出你需要的财富。
  生3:只要辛勤耕耘,再荒凉的土地也会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师:现在彼得和你一定都知道了,真金属于怎样的人?
  生1:真金属于辛勤劳动、爱动脑筋的人。
  生2:真金属于勤劳有智慧的人。
  在上面的案例中,文中“精心培育”时、图中“鲜花绽放”时、心中“今昔回望感慨”时的开掘,使文本一如浓缩的干枣,尽情浸涨,变得丰富饱满,文本的意蕴如一泓清泉汩汩流淌。学生在想象、体察、冥思中感受到文本细微声响处的动人魅力,而且,师生、生生间不同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鉴赏水准,更是让各自所听到的“声响”汇成了丰富的乐章。
  
  3 在困惑矛盾处咀嚼
  
  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呈现的言语的困惑矛盾处,精研细读,咀嚼品味,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
  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百舸争流的长江,在李白的眼里只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在议一议辩一辩中,学生的思维触角更深入地触摸到了文本的深处。
  生1:江上的确有很多艘船,但他对其他的船都视而不见,因为他心里只有自己的朋友,所以眼里也只看到自己朋友的船。
  生2:我从“孤”字中读出了李白对王维的感情。他看到王维孤零零的船不断前行,心里在为朋友担忧。
  生3:诗人孤身伫立江岸,望断春水,殷殷祝愿、依恋牵挂伴随着东去的友人远行千里,人孤独,但心不孤独。因为他们虽远隔千里,但心心相连。
  好一个“人孤独,但心不孤独”!任何语言都只是一种表象的存在,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往往隐藏在语言这一面纱之后。揭开“孤帆”的面纱,追随着诗人一起伫立江边,一望再望,用心倾听“孤帆”背后的呢喃细语,诗人的惆怅别情,美好祝福,一切尽在不言之中。在文本的细微声响中,学生漫步于“不言情而情自涌,不道别而意深长”的意境中,品味到了诗人浸润于“孤帆”的生花妙思。
  再如,《珍珠鸟》一课有这样一段话:“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教学中,有一位学生提出:“第三句话中的‘忽然’用词不准确,应该用‘果然’。”这个问题一下子得到了不少学生的应和――联系第一句,作者猜测的结果是正确的,理应换成“果然”。我要求学生读书讨论,马上,学生又有了新发现。
  生1:“探”是小鸟在试探,如果看到什么陌生东西可能就很快把头缩回去。而“忽然”一词表明时间非常短,正好和“探”相呼应。
  生2:有了雏儿是“我”意料之中之事,但小脑袋从叶间何时“探”出,是“我”无法预料的,所以用“忽然”。
  生3:为了赢得鸟的信任,平日里“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小脑袋从叶间“忽然”“探出”带给我无限惊喜!
  生4:“正是它们的雏儿”中的“正是”,已经回答了作者在第一句中的猜想,没有必要再把“忽然”换成“果然”。
  至此,很多学生都点头称是。“忽然”,一个抽象的文字,因为学生的困惑而被瞬时放大。
  “忽然”处的驻足品读,激活了思维,擦亮了语言,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总之,只要教师善于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抓住文本语言的寻常处、留白处和困惑矛盾处,设置文本细读的有效落脚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些关键点品读、理解、欣赏,开掘言语的多元内涵,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世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成就的不仅仅是那浓浓的语文味,还有那精彩的语文人生!
  (作者单位:南通市海门育才小学,江苏南通,22610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