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是实现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的关键|消防工程师挂靠 骗局
 

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是实现企业继续教育创新的关键|消防工程师挂靠 骗局

发布时间:2019-01-21 03:58:10 影响了:

      一、企业教育工程师的基本含义   相对于普教系统的“教师”和近来面世的“企业培训师”而言,所谓企业教育工程师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角色定位的创造性。教师是指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属知识传授型。培训是指按照一定社会、一定组织的要求传授知识、技术的人,当属技能示范型。企业教育工程师应指按照企业的一定要求,独立完成某一技术任务和教学项目的设计、实施并承担知识传授、技术指导的专门人员,属创造型。
  第二,工作范围上的外延性。教师、培训师的工作更多局限在整个培训过程的中期环节,即开班后的授课。企业教育工程师则需从培训流程的前期开始介入,包括培训立项、调研、招生等,直至培训项目后期全部任务完成,包括所辖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估、反馈、总结等。
  第三,能力上的多面性。一般来说,教师的主要功能在于“教”,突出的是其良好的知识吸收与再造和语言表达能力。培训师的角色要务是“训”,更强调其动手能力。企业教育工程师的任务除了“讲解”、“传授”:了解培训需求,确定培训项目,设计培训内容,提出实施方案,培训工作总结、评价及反馈等也是他们的重要职责。因此,在诸多能力中,特别需要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并且富有独创见解,能够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等过程中;需要相当的研究与创新能力,既能完成理论课或专业课教学任务,又能参与相关项目的科研,发现新的知识并将其及时充实到课程与案例中,以胜任培养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工作。
  二、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的必要性
  首先是形势所迫。先从企业角度看,人世后的竞争环境,将企业不可避免地推向经济全球化的架构中;更新硬件是企业相对较为容易实现的与全球接轨的一个方面,而在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上,绝没有近路可抄。拥有快速反应与立即作战能力的专业团队,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经营战略,是企业未来驰骋商战的必要条件。
  今天,国企改革已进入新阶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的呼声日趋强烈,企业对于教师的要求将从知识型或专家型转向知识型+技能型+教授型+研发型,这正是“企业教育工程师”的角色功能。
  再来看培训市场形势,其激烈、残酷、白热化的竞争迫使企业的培训机构出新招,闯新路。据有关资料统计(《教育时报》2002.3.21),全国从事职员培训的公司约有10000家,这个数字是2001年的两倍多。加入WTO后,国外的培训机构蜂拥而至,原有的培训格局正在被打破,教育资源重新配置,教育市场重新瓜分。未来的企业培训机构,靠什么生存?这个问题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笔者以为,具有整合资源和自身研发能力并具备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或品牌课程,才能使企业的培训机构有别:r社会其他培训机构,独具特色,难以替代;这就必须拥有一批既对企业有相当感情又有创新意识,既有很高专业素质,还要有良好培训技能,融教师、培训师与工程师于一体的“多面手”。有了这样的群体,才可能实现教育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获得生存土壤。因此,建设一支企业教育工程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其次,是人才发展规律所求。继承基础上创新成才规律,即在继承的基础上善于创新,这是人才成长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反映了历史与逻辑的高度统一,同时也给企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课题,即如何使企业职工的创造目标与职业目标一致,如何帮助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创造成才,即“在职成才”。
  《人才学》把创造性列为人才素质的重要特征之一。我们知道,成才的途径有两条:一条主要从事理论工作,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一条主要从事实际工作,解决改造世界的问题。在人才培训方法中,相对于送到大学、国外、先进企业里培训或委托培训公司培训而言,以岗位为基础的企业内部培训依然是最直接、最经济的。根据岗位、层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实施分岗位分层次培训,由了解企业的企业教育工程师们来实施,是最有条件,也是最实际的。我国的企业职工教育也应寻求企业发展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的协调一致,随职工岗位转换、职务晋升提供相应的教育,将企业教育延伸到职工的职业生涯计划中。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企业培训长期以来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与教育模式等已严重滞后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弱化了现代企业培训所具有的经常性、超前性以及培训效果的后延性等特性,不能及时地使企业员工:得到连续的充实和长期的积累,以帮助他们保持技术上的先进地位,获得最大的技术开发潜能。
  企业培训对象是成人,成人在理性思考以及自身专业程度上已达到一定水准。只有确实转变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才能适应人才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在职成才本身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成才教育的实施要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创新教育能为人才的拓展和深化引领方向。因此,我们的工作思路应该是:在全面实施岗位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以创新教育为重心,尽可能缩短在职成才进程。
  再者是继续教育自身性质所定。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以往的继续教育停留在知识的一般性补充和扩展上的时间多于企业生产经营、技术进步、新产品研制开发的全过程,使得办学效果往往与所期望的办班目标不一致。
  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把知识、技能及观念有效地转移到实际工作中,使其培训对象获得质量与效益的最优化。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维持其职业生命力所应具备的科技能力的主渠道;对于企业而言,继续教育是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因此,继续教育的质量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无论对个人,还是对企业,乃至对社会,都显得至关重要。
  此外,继续教育本身也需要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它具有生长性,也需要改革和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保持它的生命力和自身活力,保持发展和前进的势头。随着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逐步成熟及学校改革的全面铺开,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改革的成败与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否能得以真正实现。其关键在于具体实施者――教师。只有教师综合水平提高了,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人们更加关注起教师的发展,学校也都纷纷致力于建设优质的教师群体。
  目前,国内企业培训机构的硬件设施可谓达到了一定高度,而软件情况却存在着明显不足,特别是为学生传道授业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师资队伍的组成多为三部分:一是科班出身的普教老师。他们一般经过良好的教学技术训练,但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和市场竞争的摔打。二是企业本土的成教师资。他们虽见过市场风浪,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在理论系统性和教学方法上缺些火候。三是高薪聘请的外部人员。为了体现办班的高水准,许多企业培训机构不得不从国内甚至境外聘请“高官”、“专家”、“教授”。这些主讲人虽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论以及国际化的观念,但他们对企业或对国内市场了解并非十分全面和深入,即使忽略授课成本极高等问题,培训中出现教与学的沟通隔阂也在所难免,这势必会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要想使企业的培训实现高产出低投入,唯一的途径就是让现有教师或培训师练好内功,成为能文能武,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教育工程师。如果把临时外聘高层次师资之举看作为“输血”,那么,培养自己的企业教育工程师则是在为企业、为企业培训机构“造血”。
  无庸讳言,我们的不少教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面对不断涌现出的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往往感到无暇应及而难以率先学习,更难以谈及针对企业需求设计培训项目。在继续教育已由知识本位向素质本位转变的今天,重视个性,重视实践已是大势所趋。如果不尽快突破瓶颈,现有教师或培训师中的大部分人在承担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时仍然心力不足,那么,创新企业继续教育,保持并提高教育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的实施思路
  (一)瞄准一个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当前企业继续教育的内容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完整型模式”,目的是通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使他们保持知识水平的先进性、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另一类属于“应用型模式”,目的在于推广应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或带着技术难题进行研讨,从而提出解决方案,直接为企业技术进步服务。实践中,我们应将重点放在“应用型模式”的课题上,同时兼顾“完整型模式”课题,积极发挥继续教育与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中介作用,充分体现继续教育与先进技术的纽带作用,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企业的继续教育只有与企业的科学技术经营相结合,与企业技术创创目结合,切实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才会有生命力,这是业内同仁的共识。要以企业教育工程师为主体,尽快构建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继续教育服务支撑体系,如信息咨询、技术培训、专题研修等。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时间、方法、手段等要精心策划、统筹安排,要结合企业实际,把高新技术内容贯穿其中,既要有适应科技进步和发展趋势的先进性、前沿性和前瞻性,又要有立足企业的针对睦、适用性和实践,睦。
  美国通用公司CEO曾说过:我为员工拿出1美元的培训费用,他能给我30美元的回报。多少实践已经证明:继续教育一旦直接有效地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服务,与先进生产力保持同一水平时,就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产生出显著的效益。
  (二)开辟一个通道――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
  要改变产、学、研各自为战的局面,使其有机结合,如建立定期的“产学研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教学生产联合体”等,为培养企教工程师提供组织上的保证。可为符合条件的教师建立“科研导师”制,让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带头人同步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便在最短时间内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培训项目,扩大受众。其中,尤其要重视课题调研,因为这是控制继续教育过程质量的起点。课题必须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应做到不经调查研究的项目不开题,没有摸清需求的培训不立项,以确保通过调研、论证所产生的培训“菜单”体现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体现企业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刺激继续教育的需求和消费。
  (三)完善一项制度体系――造就专门队伍
  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积极推进企业教育工程师上岗资格证书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企业培训机构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科研、调研、教研、教改能力不断增强,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参与科技研发,还能指导生产实习的“一体化”的教师人数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专兼职相结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平、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队伍。
  要开辟多元化师资来源渠道。以年轻化、知识化、多能化为原则,采取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方法,把那些既热爱企业,忠诚于企业,认同企业文化,又了解企业,具有较高专业水平、3年以上工作实践经验,热爱教育工作,具备较高政治思想觉悟、高尚道德品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职能处室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人员选聘到企业教育工程师岗位上来。同时,可尝试教师的交流使用并逐渐加大交换范围,实现师资力量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保证各类培训任务的完成,切实推进企业继续教育创新。
  要建立定期考核、竞争上岗的激励机制。定期对企业教育工程师综合素质进行岗位考核,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考核结果应作为竞争上岗、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优秀企教工程师评选制度,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显著成果者给予奖励,并优先考虑其有关待遇,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综上所述,培养企业教育工程师是势在必行,明智之举。企业教育工程师是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传播载体,通过他们可以为企业实现创新蓝图打通一条“绿色通道”,将直接促进企业的高成长,通过他们可以提升学员学习价值,降低学习成本,提高教育的成本效益之比,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夺得人才优势,使企业教育走出补文凭的“原始阶段”,缩短听命式培训的“低级阶段”,转向直接与企业发展命脉接轨,真正回归到应有的科教兴企的战略地位上来,同时教师肩负担子份量加重,自觉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己任,促使企业教育创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软
  作者单位:北京住总集团管理人员培训中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