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影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法综述 中国 大学英语 教学法
 

影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法综述 中国 大学英语 教学法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4:36 影响了:

  摘 要:本文研究了近20年来发表在我国外语类主要期刊中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法的文章,分析、总结了国内教学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并对这些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评述。   关键词:外语教学法;大学英语教学;学生
  
  外语教学法是一门研究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的学科。长期以来,外语教学界最为重视的就是外语教学法,因为“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束定芳等,2004)。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了许多教学法流派的影响。本文以近二十年来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中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法流派研究的重要文章为依据,分析、概括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法研究现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
  
  一、影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流派
  
  1.语法翻译法
  语法翻译法始于18~19世纪,是外语教学中历史最悠久、使用范围最广的方法之一,中国早期的大学英语教学也主要采用此方法。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以语法为纲(李荫华,2001)。不过,自80年代起,由于交际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日益广泛的推广和运用,语法翻译法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但调查表明,语法翻译法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郑树棠等,1996;戴炜栋等,2001)。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中有关此法的文章不多,但其中的多数文章分析了此法的长处,如罗立胜等(2004)总结了语法翻译法对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鉴于语法翻译法在外语教学中有许多优势及其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广泛存在的事实,不少学者认为不可完全抛弃此方法,而应当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以使其更能适应并促进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温厚一(1998)、罗立胜(2004)、郝兴跃(2004)、张香存(2005)等都认为应把语法教学和交际法结合在起亚,在交际中教语法。即将语言的意义与形式结合在一起,语言教学以交际为中心,但又不忽视语言形式的学习。
  
  2.认知法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在语言学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以皮亚杰等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取代了行为主义并在心理学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认知法主要是受到了上述两种理论的影响而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认知法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等方法的片面性、机械性,克服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的种种弊端,使外语教学方法更加科学。不过,此法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不大,国内英语界有关认知法的研究很少。聂清浦等(2002)提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认知法。而且,他们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即提问一讨论式语篇教学模式。通过此模式,教师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相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地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交际法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此法主张以交际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从80年代以来,交际法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大量出现。其中李予军的《交际法研究在中国:问题与思考》(2001)对交际法在中国的研究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概述,文章将交际法研究分为三个时期:
  (1)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交际法理论介绍引进时期。
  (2)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交际法的研究的特点正如李观仪所说“最初新奇、茫然、疑虑,经过学习、思考、研究、讨论,再结合我们的实际经验,基本肯定了交际法英语教学的原则……。”
  (3)90年代:进入90年代以来,国内有关交际法的研究规模更大,研究范围更广,水平也更高。
  自本世纪以来,有关交际法研究的文章不多。其中孔燕平(2004)、王丽萍(2004)等的文章具有代表性,这些文章更注重交际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分析国内交际法方面的文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交际法在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影响巨大。关于交际法研究的文章出现频率最高。第三代及第四代大学英语教材都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李荫华,2001;夏纪梅,2002)。
  第二,多数研究文章在肯定交际法的同时也指出了交际法在中国大学英语实际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董晓红(1994),高圣兵(1994),辛斌(1995),李瑛等(1998),韩彩英(1999),李祥坤等(1999),武和平(1999)等的文章具有代表性。上述文章所分析的具体问题可归纳如下:(1)学生的需求分析。交际法要求外语教学首先要分析学习者的兴趣和需求,并尽可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但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需求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及模糊性等特征。而且,随着这几年大学的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水平更加参差不齐,这就使得教学很难满足众多学生的兴趣需要。(2)如何处理准确与流利的关系。交际法对教师在交际活动中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使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感到很棘手。(3)如何处理语法。只重视交际而轻视甚至忽视语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也有碍交际能力的培养。交际中杂乱无章地接触语法的方式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传统因素及测试。中国长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交际法有效地实施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中国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运用能力的测试也阻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5)师资。交际法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语言能力方面,而且体现在教师的观念、组织能力等方面。与高要求相反的是中国的许多英语教师水平有限,尤其是广大偏远地区的英语教师。(6)交际法没有有效地解决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片面强调输出,在课堂教学中用大量时间进行会话便是证明。然而,输出并不一定比输入更有效(秦洪武等,1998)。
  第三,关于交际法的实验很少,如何在教学中结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特殊环境运用交际法的研究亦不够,尚未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顾桂菁等(1992),李瑛等(1998)在这方面做了较长时间的实验。而大多数文章仅限于理论介绍,或关于交际法得失方面的分析。
  
  4.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交际法被广泛采用的历史背景下,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为基础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国内多种大学英语新教材的编写都借鉴了任务教学法,国内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相关文章也日渐增多。覃桂修等(2004),岳守国(2002),袁昌寰(2002),夏纪梅(2001),丰玉芳等(2004)等文章主要涉及到任务的界定、任务的类型、任务教学法的定义及优势、任务的设计原则等方面。
  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文章多对任务方法持肯定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度,只有覃桂修等(2004)指出了实施任务法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尤其是对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精力的投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班普遍人数偏多,具体实施过程中则可能难度更大。
  国内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文章目前尚处于引进、介绍阶段,大多数文章未能结合中国外语教学的具体情况来探索如何在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更缺乏这方面的实证性研究。这些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应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5.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自80年代在美国出现以来,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广泛关注,有关整体语言教学的研究文章多对其持肯定态度(唐力行等,1998)。但是,有关整体语言教学,语言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观点,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戴炜华,2001)。尽管如此,国内的许多文章就整体语言教学的规则进行了探讨(唐力行等,1998;戴炜华,2001;卢凌,2002;周红,2005)。但国内对整体语言教学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尤其是缺乏实证性研究。
  
  6.折中法
  过去的几十年里,受到国外外语教学法频繁更迭的影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也出现过不少方法。然而,“过去二、三十年对外语,第二语言教学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研究,都未能提供一种普遍认为是‘最佳的’外语教学方法,于是人们开始支持一种折中主义的观点”(樊长荣,1999)。
  折中法即博采各家之长,根据每一阶段的具体目标及学习者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方法,融合各教学法的长处。国内主张在教学中运用折中法的呼声也很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要求“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但“也要充分考虑和合理继承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国内最新的几套大学英语新教材的编写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折中的。例如,夏纪梅(2002)以《“五性”与“五法”的综合体现》为题来评价《大学英语》(全新版)。国内主要外语刊物上也发表了不少有关折中法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对折中法持肯定态度。
  国内有些学者在文章中探讨了折中法产生的原因(戴炜栋等,2001;饶振辉2000;郝兴跃,2001);有些学者强调折中法并不是各种教学方法无原则的拼凑,而是各种方法的优化融合。如何做到优化融合,樊长荣(1999),咸修斌(1999),张治英(2000),罗立胜等(2001)都在文章中探讨了一些总的原则,他们都指出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结构与功能、传统法与交际法的侧重应有所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方法也应不同。
  有关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折中法的实证研究极少,也缺乏对折中法在运用中所存在问题的研究。这些都制约了折中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好的运用。
  
  7.写长法
  “写长法”是王初明教授(2000)首先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几年来,王初明(2000,2001,2005)多次撰文阐述了“写长法”的教学理念、具体实施步骤及实施意义等。“写长法”是以写的方式促进外语学习的方法。“写长法”不同于传统的外语写作教学,因为前者是针对学外语多年而不会运用的困境,以设计激发写作冲动的任务为教学重点,给学生提供一个操练外语的平台,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愿意写,能够写,写得长,“写长法”是一种新颖的外语教学方法,几年来小范围的实验(方玲玲,2004:郑超,2005)结果证明它为改变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外语教学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实验范围的逐步扩大,“写长法”将会进一步推广和完善。
  
  8.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始于80年代初,到了90年代末,西方语言学界及语言教学界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在广度与深度等方面几乎可以与80年代流行的交际法不相上下(彭金定,2002)。《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也提出“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国内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章也越来越多。高吉利(2005)检索了1991至2003年国内主要外语期刊,有关自主学习的文章共二十篇,多发表在后几年。国内的研究多集中在自主学习的界定(华维芬2001;惠亚玲2003:王笃勤2002:魏玉燕2002:彭金定2002:外语自主学习的必要性(王笃勤,2002;惠亚玲,200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黄月圆等,1996:魏玉燕,2002:王笃勤,2002:惠亚玲,2003:华维芬,2003)等方面。还有些文章探讨了自主学习在实施中所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高鹏等,2005)。
  尽管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遇到了种种困难,但从一些教师的实证性研究来看,学生赞同自主学习,而且他们的实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王笃勤,2002:彭金定2002:华维芬,2003;高鹏等,2005)。随着有关自主学习研究的深入,自主学习外部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自主学习将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广泛地开展,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评 述
  
  通过对国内主要期刊有关大学英语教学法文章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以语法翻译法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法影响力依旧巨大。几十年来,各种教学法流派对传统教学法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传统法仍广泛地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教学法有其很大的优势,此外,传统教学法对教师的语言水平要求相对较低。而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已习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转变尚需时日。简而言之,传统教学法将继续在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发挥作用。
  2.博采众长,各种教学法的优化融合可能会成为未来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趋势。过去几十年,各种新的教学法并没有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实使教师认识到外语教学是没有灵丹妙药的,每种方法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缺陷。重要的是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种教学方法的优势。
  3.外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已由研究教转向研究学,即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这一变化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也是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和挑战,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4.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已不再是完全照搬国外的教学法。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开始在教学中把国外的教学法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中对国外的教学法加以改进。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王初明教授所首倡的“写长法”已被一些教师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正在对多媒体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在方法上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折中化、本土化、学生中心化和学习自主化,这些变化促进了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及相关的教学法研究尚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一定程度上盲目地崇拜、照搬国外的方法,脱离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对国外的教学流派引进得多,但实证性研究少;对国外的方法盲目赞扬者多,而客观的分析、批评者少。结果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法方面的研究比较空洞,缺乏说服力,未能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应有的支持,做出应有的贡献。大学英语界的广大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与研究中克服上述问题。在充分吸取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等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外语学习的特殊性、师资水平等,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目标和环境,探讨和设计出符合不同水平层次、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需求的教学方法。敢于直面现实,敢于创新,敢于打破“唯上”主义,敢于突破教条主义,敢于突破现有教学体制所造成的诸多限制(束定芳,2005),努力探索出符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推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责任编辑:陈立民]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