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1-23 03:58:43 影响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明确学法   1.揭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我国古诗宝库中,尤以唐代的古诗最著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唐诗。
  2.回顾。过去,大家都学了不少古诗了,怎样来读古诗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3.小结。(可以根据注释、查工具书、查资料、请教等)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通过“怎样来读古诗”一问,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启发,明确阅读古诗的基本方法,有助于顺学而导。
  二、合作学习,弄清诗意
  1.自由阅读两首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个别抽读,齐读。(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读音)
  3.自学古诗。(用小结的方法弄清诗句的意思,先个人自学,再小组内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检查学生对这两首诗内容的理解。
  ⑴《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说说题目的意思,哪个字是“到、去”的意思。②说说整首诗的意思。③齐读。
  ⑵《送元二使安西》。①说说这首诗的意思。②齐读。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环节围绕一个“读”字进行:一是读准,二是读通,三是读懂。在读的过程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为了让合作学习更为有效,注意了以下三点:第一,先自学再合作,使合作学习的根基牢固;第二,合作学习有任务,有分工;第三,合作学习的效果有检测,这样的学习能落到实处。
  三、想象画面,深入玩味
  1.创设情境。伴随着古典乐曲,教师描述每一首诗的具体背景,声情并茂地范读这两首古诗。让学生闭目想象画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学习。探讨:这两首古诗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
  3.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捕捉阅读深入点“送”,因为“送”是两首诗共同的理解点。可在学生多元、零散思索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同样写“送别”,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指导学生抓住诗篇中的关键字词去品味。
  ・不同点:送别的地点不同;送别时天气、情景不同;送别时心情不同……
  ・相同点:同是写送朋友;同是写朋友离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
  (结合学生体会,启发、指导学生对比着入情入境地朗读,在理解中反复咏叹这两首诗)
  【设计意图】乐曲声由开始第一首时的明快、激越,转为第二首时的舒缓、低沉和悲凉,再加上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这样便可很快让学生入情入境。与此同时,把两首古诗放在一起朗读,在相互对比、相互映衬中形成了一种阅读磁场,有利于学生去品味、去研读。虽然两首诗有那么多不同的地方,但友情是相同的。让学生在不同中求相同,启发学生比较、研讨,在比较中发表真切感悟,反复咀嚼,品尝诗“味”,并通过学生的想象、朗读以及对字词的品味,来丰富学生内心的诗意世界,层层深入,读出情味!
  四、切己体察,余音绕梁
  1.背诵。播放古典乐曲,学生自由背诵。
  2.写话。李白和王维的这两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不舍之情,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浓浓的友情。联系个人经历,说说自己对友情的感触,或亲身经历的难忘友情,再写下来。
  3.引入。这两首古诗仅仅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两粒很小很小的“沙子”,在中国古代还有许多情真意切的古诗名句,请看: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请大家课外去找找,去读读,再背一背。
  【设计意图】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读文本,而是读自己。因此,读书要切己体察,让学生联系个人经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课文结束前,补充课外资源,让学生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热情,可谓回“味”无穷。(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朝阳中心小学)?茺□本栏责任编辑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