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勇于开拓,善于创新_以创新为主题800字作文
 

勇于开拓,善于创新_以创新为主题800字作文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4:07 影响了: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音乐院校艺术生就业问题成为了新焦点,传统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与当今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突显。文章认为应转变观念,寻找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教育新模式,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方院校 音乐教育 广东音乐 院团结合
  
  我国的音乐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随着时代的变革,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更进一步说明了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感。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招生制度改革,鼓励高等学校适应就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术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由此可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大趋势。
  
  一、目前地方院校音乐教育现状与改革思路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基本是照搬前苏联音乐教学模式而形成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这种传统的音乐课程模式对于我国音乐教育走向规范化、系统化起到了重大作用,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校音乐教育的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这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针对地方院校音乐教育的培养模式,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和音乐教育的作用上来重新认识,探寻具有本土特色的音乐教育新模式,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音乐教育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二、探索地方院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音乐教育改革是音乐教育寻求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教育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跨越时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也越来越多地被教育界所接受。作为地方院校的音乐教育,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在强调建立科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强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探寻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育之路。
  地方院校是高等音乐院校本(专)科教育的主要基地,办学特色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笔者所在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积极寻求适应地方化、个性化和综合化课程发展的最佳途径,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地方院校音乐教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加强传统的、有价值的课程的同时,增设应用性和富于时代性的课程,建立一种新的学科教学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自身的办学特色。
  (一)探索地方音乐院校与地方音乐文化的课程体系。岭南音乐文化是广东地区音乐教育的宝贵资源,有着相当深厚的历史积淀。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吕文成、何柳堂等著名音乐家对广东音乐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创造了具有鲜明南国艺术特色又广为流传的音乐品种。2010年,广州成功举办了第16届亚运会,具有浓郁岭南风情的歌曲《落雨大》《月光光》被选入开、闭幕式的主要旋律,更是将广东音乐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学院在加强地方音乐文化课程建设中,通过引入本土音乐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把广东音乐文化内容的教学作为重点。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学院已先后开设了客家山歌、岭南音乐的历史与文化、广东音乐及其演奏、港澳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地方戏曲及其演唱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成为学院的办学特色之一。
  (二)扩大专业选修课范围,增加专业选修课比重。音乐是一门表演艺术,音乐活动离不开经常性的舞台艺术实践。以往的教学课程虽然设置了合唱与指挥、舞台表演基础、形体与舞蹈创编、艺术实践等课程,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并没有脱离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为期一至两周的艺术实践课,也仅仅是为了毕业演出而进行排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学院在确立“强化实践意识,丰富实践内容,提高实践质量”新思路的同时,对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程进行了调整和重构,增设了舞台化妆、表演、舞台表演基础、合奏等,以此加大专业选修课程的比重,达到强化应用性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三、探索“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广州市的专业文艺单位广州芭蕾舞团、广州市歌舞团、广州市艺术学校�简称“两团一校”�划归广州大学,率先在国内推出了文化体制与专业文艺院团改革的新模式,这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平台,也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的一个崭新亮点。近年来,学院在“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和研究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为了加强学院师资力量,建设开放性的师资体系,学院聘请了“两团一校”高水平专家讲学、演出以及指导艺术实践。学院将“两团一校” 作为实践基地,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进行观摩和交流,“院团结合”为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二)实践课程和教学评价的建设。在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对原有艺术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每学年推选出优秀节目,定期到全国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巡演,让师生积极地融入社会,既能有效地促进实践教学,也有利于扩大社会影响。
  在教学评价方面,以艺术表演形式进行定期考核,要求他们必须达到实践课程的标准。“院团结合”为学院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对于解决目前地方院校艺术生的就业问题,无疑也是很好的途径之一。
  (三)科研、实践成果。“院团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使学院的实践教学有了 跨越式的提高。近年来,学院在省、市各类音乐比赛中频频获奖,如“迎亚运,师情飞扬”广州市第二届教师艺术节比赛一等奖、广东省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等。同时,学院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全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有校级以上科研立项11项等。目前,学院全体教师都在不断地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创办“南中国一流艺术学府”而共同努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音乐教育的大众化,注重专业实践、培养创新型实干人才是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学院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创新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结果。“院团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国内尚属少数,因此,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很大的思考空间,希望能给地方院校音乐教育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参考文献:
  [1]王九筛,孙云.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音乐,2009(4):164
  [2]徐希茅.地方院校音乐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第二届全国音乐教师教育学术研讨会文集:2007.9:2.
  [3]张欢,王生耀,王茗,等.在艺术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J].中国音乐,2003(4):94.
  [4]曹广平.创建中国南方文学艺术新流派[J].广东艺术,2003(4):16.
  [5]马达,董�.“院团结合”音乐舞蹈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J].人民音乐,2011(1):47.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曹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